關鍵詞:快樂式教學;體育教學;排球;體育教師;對策
1 前言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現如今,隨著教育模式的不斷改革,“快樂體育”以“在體驗運動樂趣中學會運動知識與技能,發展身體素質”的優勢成為體育課堂教學改革的趨勢。將“快樂體育”與“課堂體育教學”融合是提高體育課教學質量的重要方法。以往學者習慣于從“快樂體育”的特點、運用原則、在體育課堂中的運用方法三個維度淺談“快樂體育”教學在體育課堂中的應用,對象模糊,對策不夠有針對性,沒有實踐性的具體的方法。因此,本文將從初中排球的體育教學切入,結合初中學生的特點,分析“快樂體育”教學模式在排球課堂中的應用方法,著重從初中的排球課教學中探討策略。
2 “快樂體育”教學模式的概述
“快樂體育”源于20世紀70年代,是針對學生厭學體育的現狀,并為實現學校體育教學與終身體育的連接而提出并發展起來的。[1]“快樂體育”教學模式是依據游戲理論,將枯燥單調的體育課變成充滿趣味性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掌握運動技能,發展身體素質的同時,并體驗到運動和體育學習的樂趣。
3 “快樂體育”的教學模式在初中排球教學中應用的策略
對于“快樂體育”教學模式在初中排球課中的應用,教師要結合中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有目的、有針對性、有方法的結合實際進行應用。
3.1 有針對性的快樂的游戲熱身
人類的許多游戲活動,沒有明確的目的,缺乏明確的價值,但這些游戲活動可以使大腦分泌出胺多酚,繼而調節人的情緒,緩解人的心理壓力,使人產生愉悅的快感。處在中學階段的青少年具有穩定的游戲意識,具有強烈的游戲需求。[2]因此體育教師在教授排球課前,可以根據初中生的心理特點,采取有針對性的熱身游戲,以此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課堂做好準備。以教授“排球正面雙手墊球”為例,教師可以通過“報數墊球”的游戲進行熱身,在游戲中讓學生初步建立墊球手型的概念。游戲方法為每個同學依次進行報數,一個同學站在圈中間,其余圍成一個圈,中間的同學墊球后報數,被報到數的同學進入圈內通過墊球的方式接球,若球沒落下則繼續報數,若沒接到球,球落下則其余同學跑,等中間同學喊停后,則將不動,中間同學需要將球砸中同學,否則要表演節目。這種以游戲形式開始的熱身,既達到了熱身的目的,又能讓學生初步的體會排球墊球,達到更好的導入課堂的目的。
3.2 讓學生在闖關比賽中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
以教授“排球正面上手發球”為例,在解決完拋球和擊球部位與時機的問題后,教師可以設置發球闖關游戲。教師在距離球網由近到遠依次畫三條線,每條線都是一個關卡。第一條線距離網最近,學生只有站在第一條線成功發過網后才能進入第二關,退到第二條線,在第二條線也成功發過網后才能后退至第三條線,進入第三關,三條線都發過后,即為闖關完成。在闖關過程中,學生會碰到“第一條線發過去了,第二條線卻發不過去”的情況,教師就可以利用這個情況,引出“怎樣發的遠,怎樣用上力”問題,在學生自主探究后,指導學生在引臂時身體要成反弓,揮臂時要由下至上發力,手臂要做鞭打動作。通過探究,我們不僅要讓學生學會動作,還要明白這個“做這個動作是為了什么,解決什么問題”。比如,引臂至耳后,是為了增加引臂的距離;身體成反弓就能讓我們更好的蓄力;鞭打動作是為了增加我們球出手的速度。如此,讓學生在挑戰中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驗運動和學習的樂趣。
3.3 在個體差異內評價法中建立自我效能,體會課堂樂趣
個體內差異評價法是以被評價對象自身某一時期的發展水平為標準,判斷其發展狀 況的評價方法。在體育課堂中適當采用個體內差異評價法,不僅能促進學生個體發展,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3]以教授“排球正面雙手墊球”為例,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堂的開始階段通過自主嘗試對墻墊球,并記錄個數以及自身存在的問題,而在經過課堂學習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再測試一次,讓學生通過這個自我的評價,看到自己的進步與成果,以及問題解決的成就感,以此建立自我效能感,體會到課堂的樂趣。
4結語
在初中排球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游戲熱身的形式激活學生的學習動力;通過在闖關比賽中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課堂前后個體內差異評價讓學生觸摸學習成果,建立自我效能感。以此讓“快樂體育”的教學模式融合于初中排球教學中,讓學生在掌握運動技能,發展身體素質的同時,并體驗到運動和體育學習的樂趣,達到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毛振明.體育教學論(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153.
[2] 張順強. 淺析如何發揮游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構架作用[J].吉林:考試周刊,2021:106-108.
[3] 葉曉慧. 淺析個體內差異評價法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河北:學周刊,2012:44.
作者簡介:楊倩倩(2001.07),女,漢,溫州,本科,研究方向: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