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艷民


摘要:目的:探討康復治療儀聯合盆底訓練在初產婦產后康復護理中的作用。方法:選取于我院分娩的68名產婦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4名。對照組給予盆底訓練,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使用盆底康復治療儀,比較兩組盆底肌肉張力、尿失禁評分以及產后相關并發癥的發生情況比較。結果:觀察組盆底肌肉張力評分高于對照組,尿失禁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康復治療儀聯合盆底訓練應用于初產婦產后康復護理中的效果顯著,可明顯改善盆底功能,減少產后并發癥的發生,促進產婦產后康復。
關鍵詞:康復治療儀;盆底訓練;產后康復護理
妊娠、分娩均屬于女性一生中較為重要且神圣的時刻,而妊娠過程中隨著孕婦子宮體積逐漸增大,其盆底肌在重力作用下會造成軟組織損傷的情況。加上分娩過程中,初產婦對于分娩知識的缺乏,其體內雌性激素、孕激素等多種激素代謝異常,致使其產后出現子宮縮復不良、子宮脫垂等盆底功能障礙,臨床需采取相關的干預措施進行有效治療和護理[1],促進產婦產后康復。本研究旨在探究康復治療儀聯合盆底訓練在初產婦產后康復護理中的作用。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于我院分娩的68名產婦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4名。觀察組年齡21~36歲,平均((28.63±2.11)歲;孕37~41周,平均(39.58±0.47)周。對照組年齡22~38歲,平均(28.82±2.30)歲;孕37~42周,平均(39.48±0.55)周。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
納入標準:均為初產婦、單胎足月妊娠,經陰道分娩;產前檢查提示母胎狀況良好;認知、溝通能力正常;產婦及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在盆底康復治療儀使用禁忌證者。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盆底訓練:協助產婦取仰臥位或站立位,指導其持續收縮盆底肌,收縮時產婦用較大的力量快速進行,每次收縮1~2 s,然后讓肌肉充分放松5~10 s,15~20 min/次,2~3次/d,并指導產婦放松下肢及臀部肌肉,避免上述部位肌肉酸痛而影響鍛煉效果。
觀察組采取康復治療儀聯合盆底訓練,具體內容如下:將康復治療儀的陰式探頭頻率設置為8~80 Hz,脈寬設置為20~740 μs,根據產婦盆底肌肉感覺調整電流設置,之后可以將電刺激次數和強度不斷增加,使其能夠感受到敏感程度;指導產婦將膀胱排空后采取仰臥位姿勢,對其進行常規的消毒處理后將耦合劑涂抹于康復治療儀的電極處,在治療過程中充分保持電極與皮膚之間的充分接觸,并完成儀器中所設置的固定模式;部分產婦在治療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定的麻木感和針刺感,醫護人員需要耐心向其解釋康復治療儀的工作原理,并做好復位工作;如果超出產婦的耐受度出現疼痛現象,則需要立即停止治療,并進行相關調整,2次/周,20~25 min/次??祻椭委焹x操作需在惡露排凈后進行。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盆底肌肉張力、尿失禁評分以及產后相關并發癥的發生情況比較。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對采集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盆底肌肉張力、尿失禁評分比較
觀察組盆底肌肉張力評分高于對照組,尿失禁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產后盆底功能障礙的主要表現為盆底肌松弛、尿失禁、性功能障礙等,病因為妊娠或分娩過程對盆腔組織、肌肉及神經造成的不同程度的損傷。隨著病情的發展,可能影響機體安全。因此,指導產婦進行積極有效的產后盆底功能鍛煉十分必要。產后盆底功能訓練屬于一種盆底肌加強訓練,產婦有意識地對盆底肌進行收縮,使肌肉的收縮功能和肌張力有效提高,以便提升肌肉強度,避免膀胱器官出現脫垂情況,最終促進產后陰道收縮能力和盆底肌張力迅速恢復。生產結束后,由于在妊娠過程中長時間的擴張腹壁肌肉,會使腹壁肌肉出現松弛無力情況,增加膀胱的儲存量,腹壁對膀胱壁存在較小的壓力,尿量增加而存在較弱的腹部感受壓力,會使尿液大量的聚集于膀胱內,加強對腹部肌肉的訓練能夠促進腹部肌力不斷增強,使膀胱的壓力作用增大,從而加快膀胱排空。
盆底康復治療儀是一種新型的康復理療儀器,可通過電刺激產婦的盆底肌,促進神經細胞功能恢復,提高神經肌肉興奮性,從而增強產婦盆底肌的收縮能力,改善陰道動態壓力及盆底肌張力,促進盆底功能恢復,減少尿失禁、盆底器官脫垂、痔瘡、性功能障礙等產后并發癥的發生。使用康復治療儀能夠對盆底神經肌肉細胞的興奮性產生刺激作用,通過電刺激能夠重新活躍因擠壓而喪失興奮的神經細胞,使神經細胞的功能有效恢復,進而對神經傳導通路產生興奮作用,使膀胱括約肌和尿道括約肌的收縮能力不斷增強,最終使產婦實現自主排尿。同時,還可以使盆底肌肉的痙攣程度降低,對下尿路功能異常能夠產生緩解作用,從而促進產婦自主排尿能力顯著提升。本研究數據顯示,觀察組盆底肌肉張力評分高于對照組,尿失禁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康復治療儀聯合盆底訓練應用于初產婦產后康復護理中的效果顯著,可明顯改善盆底功能,減少產后并發癥的發生,促進產婦產后康復。
參考文獻
[1]黃慶.康復治療儀聯合盆底訓練對產婦產后康復的影響[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9,25(23):114-115.
[2]高經緯.康復治療儀聯合盆底訓練對產婦產后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9,25(20):67-68.
[3]束文.康復治療儀聯合盆底訓練在初產婦產后康復護理中的應用[J].醫療裝備,2019,32(17):181-182.
[4]劉松凡,連超玉,王明華.早期盆底功能訓練聯合康復治療儀對產后患者盆底功能及尿潴留的影響[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9,32(11):1785-1786.
[5]陳煥卿,張曉雁,張海容,劉海玲,徐夏英,黃思瑩,陳玉燕,李雪英.盆底康復治療儀在產后盆底康復的療效研究[J].中國醫藥科學,2018,8(14):87-90.
[6]陳惠禺,陳益瓊.產后盆底康復治療儀聯合盆底肌訓練治療對盆底肌肉張力及盆底功能的臨床影響評價[J].中國實用醫藥,2018,13(6):12-13.
[7]楊靜.康復治療儀聯合盆底訓練對初產婦產后康復的影響[J].醫療裝備,2018,31(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