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海關技術中心,山東煙臺 264000)
輻射與人體相互作用可能造成器官或組織的損失,所以輻射安全一直備受人們關注。為了判斷和估計工作場所和周圍環境的輻射水平及對人體可能照成的危害,對電離輻射進行輻射防護監測成為必要。本文通過對某涉源公司放射源庫的輻射防護監測,對其輻射水平進行評估,供同行從業人員參考[1]。
測量使用便攜式X-γ劑量儀,儀器型號為RadEyeNBR,儀器經過計量溯源。儀器測量范圍:1nSv/h~100μSv/h;能量范圍:60keV~3Mev相對響應之差<±15%(相對于137Cs參考γ輻射源);準確度:<20%(針對137Cs,劑量率大于 100nSv/h);探測效率 : 2000cps/μSv/h(Cs-137)[2]。
依據《輻射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61-2001)的要求,在放射源箱表面5cm處、四周50cm處和放射源庫四周距墻30cm處,防護門外及門縫30cm處共選擇檢測點位14個,監測布點示意圖詳見圖1。

圖1 檢測地點示意圖
按照《環境地表γ輻射劑量率測定規范》(GB/T14583-93)的要求和方法進行現場測量。便攜式X-γ劑量率儀開機后預熱15min以上,儀器探頭質心離地1m,每個測量點讀取儀器顯示的5次數據,取其平均值和標準偏差[3]。
根據《輻射源室屏蔽設計與評價》(第2002-12-07-044號,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資料,北京市放射衛生防護所,P5)“建議對于經常性的輻射源(裝置)工作和一般工作環境,屏蔽設計以2.5μSv/h為控制目標”;結合《工業X射線探傷放射防護要求》(GBZ117-2015)“關注點最高周圍劑量當量率控制水平不大于2.5μSv/h”、《工業γ射線探傷放射防護標準》(GBZ132-2008)“要求探傷室屏蔽墻外30cm處空氣比釋動能率不大于2.5μGy/h”。綜合考慮,本文章評價采用2.5μSv/h作為劑量率目標控制限值[4]。檢測結果見表1。

表1 某公司源庫檢測結果/μSv/h
該公司放射源庫周邊輻射水平處于正常值,放射源受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