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東雪
圍絕經期異常子宮出血是臨床上常見的生殖系統疾病,該病是由于卵巢功能衰退導致垂體促性腺激素的反應性低下所致,從而使雌性激素刺激子宮內膜,因此發生出血情況[1]。該病的癥狀為月經紊亂、經量增多或減少,嚴重可導致休克,對患者健康及生活造成嚴重影響。現今,該疾病在臨床上普遍采取手術治療和藥物治療。手術治療該疾病具有較大的創傷性,且并發生癥較多。為此,本次研究中對圍絕經期異常子宮出血患者采取曼月樂與安宮黃體酮進行治療,對比其治療效果。詳情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選取2018 年5 月~2020 年5 月本院收治的68 例圍絕經期異常子宮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圍絕經期異常子宮出血指征,服從研究安排。本研究滿足倫理委員會相關標準。將患者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34 例。研究組年齡最小43 歲,最大52 歲,平均年齡(47.54±3.21)歲;病程1~7 個月,平均病程(4.53±2.43)個月。對照組年齡最小42 歲,最大51 歲,平均年齡(47.64±3.72)歲;病程2~8 個月,平均病程(4.62±2.51)個月。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患者采用安宮黃體酮(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3020715,規格:2 mg×100 片)治療,在進行診斷性刮宮后15 d 開始服用,8 mg/d,服用10 d,待撤退性出血后于下周期予以治療。共持續治療3 個月經期。
1.2.2 研究組 患者采用曼月樂(Leiras OY,注冊證號H20020025)治療,在診斷性刮宮后第5 天使用曼月樂,定期予以隨訪。若患者治療效果顯著,且未發生不適癥狀,在其機體激素水平到達絕經時取出曼月樂。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治療效果及治療前后月經時間、月經量。療效判定標準: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均消失為顯效;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均有所改善為有效;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均無任何改善為無效[2]。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治療前后月經時間、月經量比較 治療前,兩組月經時間、月經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月經時間短于對照組,月經量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
表2 兩組治療前后月經時間、月經量比較 ()

表2 兩組治療前后月經時間、月經量比較 ()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圍絕經期子宮異常出血的原因較為復雜,這可能是由于調節患者生殖神經內分泌機制功能失調所致[3]。該病在功能障礙性子宮出血中的發生率較高,若不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則會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產生嚴重的影響,甚至可能引起各種并發癥以及休克,從而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安全。
現如今,治療圍絕經期異常子宮出血通常采取止血、減少月經量等對癥治療,采取止血過程中包含性激素止血、氨甲環酸和診斷性刮宮術等輔助治療。止血后調整患者月經周期的措施包括口服避孕藥、定期孕激素治療以及雌孕激素序貫治療[4]。安宮黃體酮是一種較為普遍的黃體孕激素,可采取注射或口服。其是一種接近天然的孕酮,可廣泛應用于子宮內膜異位癥及月經不調的治療中,月經后15 d 服用該藥物對抗雌激素會引起子宮內膜一定增生,可有效預防子宮內膜癌[5]。根據相關研究得知,安宮黃體酮盡管能夠起到顯著的止血效果,但其也有一定幾率引起突破性出血,對于重度貧血患者有著較大的影響[6]。曼月樂是一種宮內節育器,可以使子宮內膜局部孕激素濃度提高,進而造成子宮內膜萎縮及間質蛻膜化,使月經量明顯減少[7]。根據研究[8]表明,采取曼月樂治療的異常子宮出血患者的月經失血圖評分與治療前比較有顯著的降低,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在相關研究[9]中,采取曼月樂治療的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要高于安宮黃體酮治療的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的血紅蛋白(Hb)與子宮內膜厚度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相關研究[10]中了解到,采取曼月樂治療的功能失調性供血患者的月經失血圖評分法(PBAC)評分低于治療前,且患者的生活質量有著明顯的提高。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月經時間短于對照組,月經量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5.220、9.375,P=0.001、0.001<0.05)。
綜上所述,對圍絕經期異常子宮出血患者采用曼月樂治療,其治療效果較為顯著,可顯著改善患者相關癥狀,臨床可積極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