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勝孟 陳文慧 林會泳
癌癥是現階段世界上對人類生命有著極大威脅的疾病之一,在目前的醫學水平下,癌癥是一種比較難治的疾病,原因在于癌癥早期沒有明顯征兆,80%的病人發現時已經是中晚期。癌癥患者面臨著不同程度的疼痛,心理上也受到一定程度的痛苦,降低了患者的康復信心,對患者的生活造成了嚴重影響,阻礙了患者的康復[1]。由于高額的治療費用,患者家庭也面臨著沉重的經濟負擔。癌痛是晚期癌癥患者的主要疼痛因素,采取適當的藥物治療,減輕患者的疼痛,是治療中晚期癌痛患者極為重要的方法[2]。經研究表明,鹽酸嗎啡緩釋片與華蟾素膠囊的止痛效果較好,常用來治療中晚期癌癥患者。本院針對鹽酸嗎啡緩釋片聯合華蟾素膠囊治療癌痛的療效進行了研究,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9 年9 月~2020 年9 月收治的60 例癌痛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在患者入院時對其進行編號,奇數號為治療組,偶數號為對照組。兩組患者的年齡25~85 歲,且經診斷,兩組患者均確診為惡性腫瘤,疼痛均直接由癌癥引起,評分為中度癌痛及以上,且兩組患者均無精神疾病,腦、心、腎、肝均無其他重大疾病。治療組中男20 例,女10 例,年齡25~85歲,其中肺癌13例,肝癌5例,胃癌5例,乳腺癌3例,宮頸癌3 例,膽囊癌1 例;對照組中男18 例,女12 例,年齡25~85 歲,其中肺癌14 例,胃癌4 例,肝癌4 例,乳腺癌4 例,宮頸癌4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單獨使用鹽酸嗎啡緩釋片(西南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30078)治療,口服,q.12 h.,10 mg/次,在治療過程中,根據藥物的鎮痛效果調整患者的服用劑量。
治療組在對照組的治療基礎上,聯合使用華蟾素膠囊(陜西東泰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50846,規格:0.25 g×20 粒)治療,口服,3 次/d,2 粒/次。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止痛起效時間、止痛持續時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療效判定標準:①顯效:經過治療后,患者的疼痛完全消失,或患者的疼痛有明顯的減輕現象,幾乎不對生活產生影響;②有效:患者的疼痛程度較前有所減輕,但仍對生活略有影響;③無效:未達到顯效或有效標準為無效。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n(%)]
2.2 兩組患者止痛起效時間、止痛持續時間比較 治療組患者的止痛起效時間(46.2±4.2)min 短于對照組的(58.2±6.9)min,治療組患者止痛持續時間(39.9±5.1)min 長于對照組的(31.1±4.5)min,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t=8.137、7.087,P<0.05)。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治療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6.7%(8/30),低于對照組的40.0%(16/3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444、P=0.035)。
現階段已知癌痛的原因共三種,分別為腫瘤直接引起的疼痛、腫瘤間接引起的疼痛與癌癥治療引起的疼痛,其中患者大多是以腫瘤直接引起的疼痛。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可能癌癥患者出現的疼痛并非是癌痛,如肺癌患者由于腿部拉傷造成的疼痛,醫生需其進行嚴謹診斷,明確患者疼痛的類型[3]。腫瘤直接引起的疼痛中主要包括:①腫瘤潰爛,長時間未得到治愈,發生了感染情況,導致患者疼痛。②組織損壞:患者腫瘤已侵害到其他部位,導致患者疼痛,如肺癌若侵及胸膜,可導致患者產生胸痛。③張力:患者原發及肝轉移腫瘤生長速度較快,使肝包膜超限度伸展,可導致患者右上腹產生劇痛。腫瘤間接引起的疼痛可能是由于患者自身免疫力較低,導致身體其他部位感染產生疼痛。腫瘤治療中引起的疼痛是指在治療中,患者產生的并發癥,如患者接受化療后,出現帶狀皰疹,導致患者產生疼痛[4]。
醫生在了解患者病情的過程中,需明確患者疼痛的部位,了解患者癌痛是軀體痛、神經痛、內臟痛的其中哪種類型,并告知患者疼痛的等級分類,協助患者用語言表達出自己的疼痛等級,且了解患者自身疼痛對其生活的影響程度[5]。醫生在對患者進行疾病診斷時,要與其他癥狀相似的疾病鑒別開,可根據患者以往病史與影像學檢查確定是否為癌性疼痛。此外,醫護人員應對患者及其家屬普及抗腫瘤治療的相關知識,如抗腫瘤治療可能導致患者產生一定的副作用,幫助患者自行判斷疼痛的原因,并及時上報給醫護人員,使用醫療器械進行診斷,同時,若患者經檢查,顯示為陰性,并不能代表患者腫瘤未出現轉移或復發現象,不可因檢查結果放松警惕,否認患者存在癌痛[6]。在日常生活中,防止癌痛出現的根本方法是注重防治癌癥,若患者已患癌癥后,應同時注重癌癥與癌痛的治療,治療癌痛可緩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在采取治療前,醫生需全面分析患者的自身情況,選取合適的治療方法。目前針對癌性疼痛患者,主要為藥物治療,醫生需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確定患者的使用藥物與藥物劑量。若給予患者止痛藥治療,需遵循治療原則,分為以下幾點:①藥物的選取與劑量需針對患者的自身情況確定;②可聯合使用抗抑郁、抗焦慮等藥物,以此提高治療效果;③盡量采取口服用藥,可減少患者的藥物依賴性;④有規律地按時用藥;⑤采取“三階梯療法”用藥。其中“三階梯療法”是指根據患者的病情程度,采取相對應的藥物進行治療,并對患者自身情況進行分析后,酌情采用輔助藥物,即抗抑郁、抗焦慮等藥物。鹽酸嗎啡緩釋片主要用于晚期癌癥患者鎮痛,在醫生確定患者使用該藥物前,需明確診斷患者的疼痛等級,同時,孕婦與哺乳期婦女及兒童禁用藥物,老年需慎用該藥物[7-9]。在患者單獨服用鹽酸嗎啡緩釋片時,有著出現不良反應的風險,如惡心、嘔吐、嗜睡、水腫等反應,且隨著患者持續用藥,患者的不良反應也會有所加重,對患者的生活造成嚴重的影響。若患者出現突然昏迷、瞳孔極度縮小等癥狀,可能是急性中毒的表現,需要注意的是,若患者為急性中毒,則面臨著死亡的風險,故應盡可能減少該藥物的使用,并告知患者遵循醫囑的重要性。華蟾素膠囊的主要功效為解毒、止痛、消腫,適用于中晚期癌癥患者,可降低患者初級感覺神經元的興奮性,抑制腫瘤的生長,以此減輕瘤體對患者周圍神經的壓迫,達到止痛、鎮痛的作用,此外,使用該藥物的過程中,患者出現成癮現象的可能性較低[10]。本次研究中,本院采用華蟾素膠囊與鹽酸嗎啡緩釋片聯合治療,治療效果顯著,患者的止痛的效果時間有所增加,患者出現不良反應的現象明顯減少。
本次研究中,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0.0%(24/30)高于對照組的53.3%(16/3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患者的止痛起效時間(46.2±4.2)min短于對照組的(58.2±6.9)min,治療組患者止痛持續時間(39.9±5.1)min 長于對照組的(31.1±4.5)min,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t=8.137、7.087,P<0.05)。治療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6.7%(8/30),低于對照組的40.0%(16/3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444、P=0.035)。
綜上所述,鹽酸嗎啡緩釋片與華蟾素膠囊聯合治療對癌痛患者具有更好的臨床治療效果,治療總有效率高,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在臨床進一步的推廣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