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玉蓮
班主任是對學生影響最大的教師。為了充分發揮班主任工作的作用,班主任在處理日常事務時要把握三個原則。
一、班主任工作要把握“真”的原則
1.投入真實情感
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投入真情實感,才容易和他人建立聯系。班主任在管理班級時也應當投入自己的感情,將每個學生都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愛護、管理。對于學習感到困難、心理比較敏感脆弱的學生,教師要投入真實感情,感化他們。對于學習成績比較優異的學生,班主任應當給予他們肯定,讓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比如,我從事班主任工作時,會格外留心關注班級內學生的生日。對于學生來說,在生日當天收到父母、老師、同學的祝福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每當班級里有學生要過生日的時候,作為班主任的我都會非常用心地策劃。比如,小明同學今天過生日,我事先聯系班上的班委。文藝委員在小黑板上畫出美麗的圖案,并寫上“祝小明同學生日快樂”的生日標語,五顏六色的色彩和可愛的圖案營造生日的氛圍。班長和組織委員則提前利用班費為小明同學訂了一個小蛋糕。當天,我提前告訴學生,放學后要進行一個短暫的班會,要求大家留一下。當班上學生都聚集在一起時,我便和班委一起把這個小蛋糕推進教室,帶領大家一起唱生日歌。小明同學看到此情此景非常感動,師生之間的感情變得更深厚了。
2.真心與學生為友
班主任要盡可能地和學生做朋友,并且真心和學生做朋友。班主任的身份是管理者,而學生的身份是被管理者,這種身份的不同有利于班主任在班級內樹立威嚴,卻不利于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很多學生有困難時,不愿意麻煩班主任老師。有些學生心理有問題時,不愿意和班主任溝通。舉一個常見的例子,有些學生由于學習壓力大,在學習一些比較困難的學科知識時,很容易產生緊張、焦慮的情緒,甚至影響到自己的睡眠。當學生有這種困擾后,他們愿意和自己的朋友訴說這件事情,卻很少愿意向教師尋求幫助。可能是由于年齡的差異,學生覺得教師沒有辦法感同身受,所以不愿意和教師溝通。但是,如果教師和學生成為了朋友,這種問題就可以得到有效解決。我在做班主任的時候發現,學生最開始都不愿意和教師面對面溝通,即使班主任抽出課間時間和他們交流,也只是匆匆結束,草草了事,沒有獲得良好的效果。現在,互聯網十分發達,我們可以非常輕松地實現網上交流、網上溝通。所以,班主任可以先和學生在網上進行溝通交流,了解他們喜愛的事物,一步一步接近他們,和他們做朋友。
3.堅持真實自律
班主任應當堅持真實和自律,制訂學習計劃,堅持終身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和能力。比如,學生上自習課完成作業時,教師也可以完成專業知識的學習。學生看到老師如此認真地學習,學習動力會增強,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自習課上發呆、溜號、說悄悄話的現象。此外,班主任也要在學生面前樹立一個真實的形象。很多學生認為教師是全能的,其實不然,教師和學生一樣,也會遇到各種各樣新的問題。班主任可以和學生分享一下自己的生活和教學情況。比如,遇到一些未知的問題時是如何分析、處理和解決的,考試之前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如何高效地完成家庭作業,怎樣和父母更好的交流溝通,等等。這些曾經也是班主任的煩惱。這種真實的形象很容易搭建起教師和學生之間溝通交流的橋梁。
二、班主任工作要把握“善”的原則
1.善于把握教育時機
在處理班級事務時,班主任需要關注三個非常重要的時期。(1)剛開學的那段時間。這個時期學生積極性非常高,希望在新的學期有新的收獲,取得一個良好的成績。班主任就要趁熱打鐵,幫助學生制訂學習計劃,指導學生做好這個學期的安排,養成珍惜時間的觀念。(2)教學中期。這時,學生的心情會比較浮躁。每天都處于學習中,學生開始感覺疲累,開始厭煩學習,作業完成率和作業質量都不如開學初期。為此,班主任要更加嚴格,制定一些規章制度,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除此之外,班主任可以經常鼓勵學生,給學生觀看一些勵志的小視頻,激發學生的斗志。(3)學期末。一到這個時間段,很多學生的心思開始不在學習上,而是規劃自己的假期。班主任要立馬“穩固軍心”,幫他們收心,做好本學期的收尾工作,爭取一個漂亮的收尾。班主任可以定期開展一些交流會,引導學生關注自己的學習,將關注點和注意力放到重要的事情上面。
2.善于創新教育方式
班主任要把新的觀念和理念運用到工作中,創新教育方式和管理方式。比如,班主任可以制訂一項專項計劃,利用課下時間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分析每個學生的弱勢和優勢,提前和各科教師打好交道,為他們量身定做一份學習計劃。比如,根據班級學生的自律情況,班主任將學生分為三個層次,每個層次選舉出一個小組長。教師不在時,這些小組長就需發揮引領作用,組織該層次學生的學習活動。每個小組長需要完成的任務并不相同。A組同學的自律性、學習能力比較強,組長經常借助課下時間開展小組探討,共同學習,共同成長;B層次學生的學習能力有待提高,組長會經常收集該層次學生遇到的問題和困擾,將它們提交給授課教師,尋找解決方法;C組學生的自律性比較差,小組長經常督促組員學習。
三、班主任工作要把握“美”的原則
1.落實美化環境
美化環境是一項簡單的工作,卻能夠收獲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環境效應在教學中的地位應該得到教師的重視。學生在一個舒適、溫馨的環境中學習,學習效率會得到提高;在一個嘈雜、煩亂的環境中學習,學習效率也會降低。對于班主任來說也是如此,班主任傾向在舒適的環境中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美化環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屬于班級建設的一部分。如何美化環境呢?班主任和學生可以在教室里面擺一些盆栽綠色植物,烘托教室的氛圍。班主任還可以張貼一些標語來激勵學生勤奮學習,比如“成功的唯一秘訣就是堅持到最后一分鐘”“你若喜愛你自己的價值,你就得給世界創造價值”等。除此之外,班主任可以在窗臺上放一些裝飾物,學生也可以從家里帶一些擺件放在教室里面,教室會變得非常溫馨,像家一樣。另外,班主任還可以在班級前方的小黑板上增設一處“每日提醒”,提醒學生“天氣”“家庭作業”和“最重要的事情”,教室后面設置榮譽榜和優秀作業展示區。音樂課和美術課中可能會涉及一些裝飾品的制作,課堂學習的成果可以直接用來美化教室環境。班主任要動員大家參與到美化環境的行動中,人人出力,教室美化不是班主任一個人的工作,是班級里所有學生的工作。
2.注重審美教育
一般來說,語文、美術、音樂學科的教師會格外注重學生的審美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情趣,讓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發現美、感受美和欣賞美,從而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而作為和學生相處時間最長的教師,班主任也可以為審美教育貢獻一份力量。班主任可以通過日常活動的開展,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尋找真、善、美。比如,我們班這個月就舉辦了一次“我是小小志愿者”的活動,要求每名學生利用課下時間完成一次志愿活動。學生可以幫助校園里的清潔工阿姨打掃衛生,做好校園的清潔工作;在家里整理自己不常用的衣服和書籍,捐獻給更加需要的人;參與社區的志愿者活動,幫助社區的管理人員進行宣傳。學生逐漸感受到了做志愿者的樂趣,決定發揚志愿者精神。當學生在社會生活中感受到人性的溫暖時,就會想成長為一個有溫度的人,為社會貢獻溫暖。班主任需理解審美教育的定義和審美教育的內涵,掌握審美教育的相關理論方法,領會審美教育的價值和功能,更好地助力學生的審美教育。
3.日常贊美學生
贊美是一門藝術,真誠的贊美使人愉悅,給人自信和力量,但不恰當的贊美往往會適得其反,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方法與技巧才能夠讓贊美更具魅力。班主任只有真誠地贊美學生,才能獲得學生的真心喜愛。班主任在贊美學生時要具體明確,不能只講套話。班主任的贊美應當指向學生的具體行為、品質和表現,比如熱愛勞動、樂于助人、積極發言、展示自我等。贊美得恰當,學生會更加努力學習;贊美得不恰當,學生很容易驕傲自滿或者憤憤不平。其次,班主任要把握贊美的時機,贊美要及時,一旦發現學生有值得表揚的地方,要及時表揚。最重要的是,要讓學生知道,教師會為學生這些表現感到驕傲、自豪和快樂。真誠的贊美能夠讓學生在學習中收獲簡單的快樂。慢慢地,班主任可能也會收到學生真誠的贊美,在互相贊美中共同進步。
班主任工作十分具有挑戰性,能夠鍛煉教師的能力和素質,也能夠交到很多學生朋友。每一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班主任會像發現寶藏一樣,發現一個又一個優秀的學生。
作者單位? 陜西省榆林市綏德縣明德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