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欣
摘? 要:大學生正處于“三觀”塑造的關鍵時期,面對當前復雜的形勢,分析大學生網絡道德所存在的主要問題顯得尤為重要?;诖耍瑥男聲r代大學生網絡道德建設的內涵及表現形式、網絡對大學生道德的影響機制及新時代大學生網絡道德建設的新模式這3個方面出發,對新時代大學生網絡道德建設展開研究,為新時代大學生的網絡道德建設的實踐提供了方法。
關鍵詞:網絡道德建設? 大學生? 新時代? 內涵
中圖分類號:G641?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21)02(b)-0126-03
Research on College Students' Moral Construction of Network in New Era
LIU Xin*
(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210023? China)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are in the key moment that their world views, their philosophies and their values
are shaping. In the face of the current complex situations,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analyze the main problems of college students'network morality. Based on this, starting from three aspects: the connotation and manifest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moral construction of network in new era,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network on college students'morality and the new mode of college students'moral construction of network in new era, this paper studies college students'network moral construction in new era. It provides a method for the practice of college students'network moral construction in new era.
Key Words: Moral Construction of Network; College Students; New Era; Connotation
在當前疫情之下,互聯網成為了更重要的集體性遠程辦公和學習的方式,互聯網在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不利的因素。國內學者楊素平研究表明網絡對當今大學生思想道德觀念正在產生巨大的影響[1]。國內學者周義順也認為要建立健全的網絡公益事業的制度化模式,為新時代大學生進行道德活動提供更加便捷和開放的服務平臺[2]。并認真研究落實新時代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徑,從而能夠幫助大學生提高自身抵制誘惑的能力,讓大學生遵守提倡的網絡道德,樹立遠大理想[3],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1? 新時代大學生網絡道德建設的內涵及表現形式
網絡道德包括人們在互聯網社會生活中應該遵循的規范、要求和準則,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要想保障這個社會有序、健康地發展,網絡道德是重要的前提。已有部分學者認為網絡與道德教育是包含或者被包含的關系,其實二者并不是簡單的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網絡道德教育,需要結合道德教育固有的屬性及網絡這一特殊環境下的道德問題來研究其教育活動。網絡具有多重功能,需要從家庭、學校、社會3個層面構建健康的網絡環境,形成對新時代大學生健康發展有利的網絡道德環境。家庭層面,家長要積極引導學生利用網絡來拓展知識面;學校層面,不能簡單地說教,可以結合實際中典型的案例,引導學生利用網絡平臺培養正確的價值觀;社會層面,需要建立相關的法規來凈化網絡環境,同時還可以規范學生的行為。
新時代大學生在面對網絡世界的紛繁復雜,其道德行為呈現出不同的形式,具體表現為:大學生在網絡上生活方面更加便利,如在網上購物、在線充值、與遠方的親人視頻聊天、隨時查找所需的資料,了解國內外新聞,同時豐富的網絡資源帶來了便捷,容易使大學生產生惰性和依賴心理,不再獨立思考深入探究和挖掘知識。與傳統社交相比,網絡環境下大學生的社交方式發生了改變,在網絡的虛擬世界當中運用匿名與網友在網上直接交流思想,沒有心理負擔,但也容易肆意發泄情緒,任意發表不當言論,沉浸于虛擬的網絡世界中。探討新時代大學生道德行為在網絡環境下的表現形式,有助于規范新時代大學生在網絡環境中的行為,對其存在的不當行為的改正提供便利。隨著社會道德水平的日益提高,網絡技術已經成為人類新的交往方式和工作方式,這就要求社會道德建設也要在發展的過程中進行相應的提升。
2? 網絡對新時代大學生道德的影響機制
新時代大學生網絡道德建設的發展同和諧社會的建設質量密切相關。從現實狀況來看,大學生由于三觀都還不夠成熟,正處于身心定性的關鍵時期,容易放松對自己的道德要求,產生網絡道德失范行為[4]。因此,要加強大學生的網絡道德教育并提出相應的對策,進一步推動大學生網絡道德理論上升到新的臺階[5]。網絡對新時代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有積極和消極兩方面的影響。一方面,網絡使得大學生視野更加開闊,獲取知識的途徑更加豐富以及獲取知識的教育空間也更加寬闊,大學生可以在網絡上獲取更多的信息資源,以此來擴大知識面,了解國情,認識社會。新時代大學生可以通過學校的講座、大學生沙龍、辯論會等多種活動形式獲取更多的知識,也可以通過網絡更快地接受新信息。另一方面,當前的網絡環境下,大學生受到網絡亞文化浪潮的影響,容易對他們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6]。如大學生在網上獲取信息資源時,存在大量的不良網絡信息,容易使他們沉浸在虛擬網絡環境中從而導致心理問題,給他們的健康成長帶來負面影響[7]。特別是,大學生由于自身的心智發展還不夠成熟,自控力不夠,在接受大量的知識和信息的同時,也容易因網絡環境的影響、網絡立法的不完善等情況讓大學生受到不良影響,在面對社會熱點和突發事件中,很容易未經深思熟慮隨意在微博、微信或QQ空間等途徑發表或散播不當言論;或因網絡的隱蔽性,在接受大量的知識和信息的同時,還隱藏了很多不合適的內容,造成情感失控,容易對其心理健康等方面產生負面的影響,這也體現了部分大學生在網絡道德方面意志較為薄弱[6-7]。因網絡碎片化的傳播方式和思想觀點的多樣化,部分學生過度依賴網絡,經常瀏覽不健康的網站,對網絡道德相關的法律法規不是很了解,這些都是部分學生對網絡道德價值判斷和認知出現偏差的表現。
3? 構建新時代大學生網絡道德建設的新模式
大學生在網絡道德教育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在發現問題、重視問題的同時,要加強對大學生的網絡道德教育,找到切實的解決方案和基本途徑,因此,培養更多具有優秀網絡道德的新時代大學生,并找到解決網絡道德教育中所存在問題的方案和途徑尤為重要。新時代大學生面對網絡文化的沖擊,在網絡道德教育中既有新的機遇,同時也引發了很多負面的問題,因此在探討新時代網絡對大學生道德影響機制的問題上,以實際案例為基礎,并從制度、法律、教育以及大學生自身修養等方面構建新時代大學生網絡道德建設的新模式。
(1)為新時代大學生建立健全的網絡公益事業制度化模式,為新時代大學生道德教育創造更為便利的交流平臺,培養新時代大學生優良的道德觀,進而形成正確的道德模式和道德行為。
(2)開展科技治理,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防火墻等現代信息技術對網絡不實信息進行預警和預判,建立一個安全的網絡環境,為信息屏蔽和監管提供技術的保障,充分掌握網絡輿論主動權,對于網絡中的不良信息進行初步的審核,做好網絡服務平臺的監督工作,運用主流媒體在網絡上傳播正能量。
(3)要營造和諧的網絡氛圍,增強網絡的過濾功能,加強互聯網的監管,健全網絡法律建設,共同增強信息的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法律防御機制,通過相應的法律機關進行監督和管理,堅持公正執法,嚴格制止違法犯罪的網絡道德行為,確保網絡能夠安全運行,對大學生進行網絡法規教育,強化新時代大學生的法治觀念,并對部分不符合法律規范的網絡道德行為進行初步判斷,構建健康的網絡道德行為。增強新時代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并對網絡犯罪給予嚴厲處罰,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健康的網絡觀[8]。
(4)要回歸教育的根本,弘揚先進文化,實行道德治理,學校要全方位地完善新時代大學生網絡教育體系,在教育實踐中激發新時代大學生的道德情感,健全懲戒和激勵機制,規范校園的網絡系統,對校園網進行嚴格的管理,保證校園網能夠安全運行,對新時代大學生在網絡道德教育中關于網絡熱點和突發的事件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有針對性的教育。學校要建設高素質的網絡道德教育的師資隊伍,定期開展輿情安全、網絡道德、新媒體技術等方面的講座和培訓,隨時關注學生的微博、QQ動態及微信等社交網絡平臺,了解學生的日常動態,并有針對性地對新時代大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從中解決學生的實際困難,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意識,激發學生的道德情感,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感和民族認同感,使他們從內心認同與尊重本國文化。培養學生良好的學風,開拓他們的思維模式,使學生形成良好的網絡道德行為,能夠積極傳播網絡正能量,并嚴守網絡的道德底線,遵守網絡法律法規。注重當下輿論引導,密切關注學生的網絡言論,給予及時的、正確的道德引導,加強對網絡時代大學生思想狀況的研究和探討。同時可以適當加強大學生黨員隊伍道德建設,利用大學生黨員的凝聚力發揮其的導作用并帶動整個大學生群體養成良好的網絡道德行為[9]。在網絡道德教育中要注重加強家庭教育,讓家長以身作則,在生活中主動遵守網絡道德,學習掌握一定的網絡知識,健康文明的上網,及時監督子女的網絡動態信息,發揮家長對新時代大學生的監督和引導作用。同時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便自身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為他們的健康成長提供保障[10]。
(5)新時代大學生要積極地進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在自我教育的模式中進行自我克制,對自己的言行負責,嚴于律己,塑造良好的人格,促進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思想的形成。加強自我控制能力,堅持抵制住不良的文化誘惑,避免沉迷網絡,提升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塑造良好的人格、正確的價值觀和思想道德的形成,通過網絡平臺組織開展有益于大學生健康的活動,培養大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和良好的道德觀,加強大學生的責任感和自律性,鼓勵新時代大學生利用網絡擴大榜樣作用,積極投身到有價值的社會實踐當中去,從而讓新時代大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國情,并在社會實踐中增強自身的責任感,最終能夠樹立正確的新時代大學生網絡道德觀念。
4? 結語
該文通過分析新時代大學生網絡道德建設的內涵,進一步探討網絡對大學生道德的影響機制,在此基礎上探索新時代大學生網絡道德建設的新模式,為新時代大學生的網絡道德建設的實踐提供了方法。
參考文獻
[1] 楊素平.網絡時代的大學生道德問題研究[J].常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1):49-52.
[2] 周義順.新時代網絡空間道德建設的制度化路徑[n].光明日報,2019-12-03.
[3] 曹恒剛.網絡時代大學生道德發展問題研究[J].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12,22(6):12-14.
[4] 李奎剛,韋珂.新時代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的探究[J].理論觀察,2015(3):137-138.
[5] 王慶林.對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的探討[J].科技信息,2011(20):626.
[6] 黃若林.網絡亞文化對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的研究——以網絡流行語為例[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0(12):84-85.
[7] 鐘卉邑.網絡環境下職業高中班級德育工作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27):121-123.
[8] 向嫻華.網絡文化對大學生道德信念的影響及預防機制[J].浙江萬里學院學報,2014(1):112-116.
[9] 薛峰,崔璨,姜楠.新時期大學生黨員道德建設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0(7):17-18
[10] 霍宏健.大學生道德品質的特點和重要性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5(26):22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