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珊紅
摘 要:扮演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一種游戲形式,扮演區是幼兒園游戲區的主要內容之一,是幼兒“自娛自樂”的活動區域,在這里,孩子們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努力去營造快樂的氛圍,與同伴交往并獲得快樂的體驗。扮演區也常常會成為語言、音樂等活動的延伸區域,孩子們在短暫的語言、音樂活動中沒有扮演盡興時,就會在扮演區中繼續進行扮演游戲。
關鍵詞:扮演區;創設;環境
一、不斷搬家,確立扮演區的位置
(一)扮演區初現
在初設扮演區時,考慮到扮演區的活動性相對較高,幼兒在扮演的過程中會比較吵鬧,于是,我們將扮演區放在了午睡室進門處的走廊里。這樣一來,既保證了扮演區里孩子們的游戲不會被活動室里其他區域的孩子所影響,又使得扮演區里的孩子和活動室其他區域的孩子能及時互動。很快地,我們便在游戲的過程中發現了問題,幾個孩子來扮演區玩了一會兒就離開了,我請孩子們說說中途離開的原因。心心表示:“我們的舞臺太小了。”舟舟說:“我們的扮演區也太擠了!”
我們反思:是否需要將我班的扮演區搬家?如果要搬家的話應該要怎么搬?搬到哪個位置比較合適呢?
(二)扮演區搬家
這一次,我們讓孩子們參與進來,請孩子們來說說他們的想法。幾個孩子覺得午睡室里老師辦公桌前面的那塊場地挺寬敞的,而且離活動室也不遠,提議說可以把扮演區搬到這里來。搬好后,知道扮演區場地更寬敞了,孩子們都來體驗扮演區新的大舞臺了,表演了一會兒,然然突然說:“我記得媽媽帶我去看演出的時候舞臺上是有幕布的,我們這怎么沒有呢?”
(三)扮演區再搬
我們請孩子們說說哪里可以布置扮演區的幕布。“我們可以把扮演區放在鋼琴這邊,在鋼琴和生活區中間做幕布。”“在美工區里邊畫畫邊聽音樂很舒服。”“在生活區里邊串項鏈邊聽音樂也很舒服。”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紛紛表示要把扮演區搬出來,認為搬出來后和其他游戲區不會相互影響。我們聽取孩子們的建議,將扮演區搬出了午睡室,把扮演區的幕布以斜角的方式固定在鋼琴和生活區旁邊。扮演區里有了幕布,小演員們表演得更盡興了。他們在演出沒開始時,會將幕布放下來,在幕布后面排練;等到排練好了,他們又會將幕布收起來,進行表演。
二、多次商討,調整扮演區的區域劃分
(一)兩區域
我們在扮演區幕布后面的場地鋪上了一塊紅毯,在幕布前面的場地放上了幼兒座椅。這樣一來,扮演區就劃分為了表演區和觀眾區。小演員們看到有觀眾,興奮不已。曉曉和凡凡準備表演故事給觀眾看,“那我來彈首歌曲給觀眾聽吧!”心心說,“你們先表演,我還要練一練。”演了一會兒,凡凡和曉曉有點不滿地說:“你能不能到旁邊去練,影響我們了。”“可是鋼琴就在這邊呀。”心心有些無奈地說。
區域環境的創設就是在“幼兒游戲—發現問題—進行調整—再次游戲—再看問題—再次調整”的過程中變得越來越適合幼兒的發展。從這次的游戲中,我知道,將相同的表演形式放在一個區域進行表演,可以有效避免演出時的擁擠現象。
(二)三區域
和孩子們商討后,我們決定將扮演區劃分為表演區、樂器區和觀眾區。我們將靠近鋼琴附近的場地設為樂器區,剩下的場地則是表演區。在表演區里,孩子們自制了頭飾、木偶若干;我們還在臨近的生活區的游戲柜上放置了一片網格片,用來掛孩子們自制的表演背景。在樂器區里,我們放了一個可移動的游戲架,用來擺放孩子們和爸爸媽媽一起自制的樂器,有用礦泉水瓶和豆子制作的沙錘、用廢紙板制作的吉他、用小木棍和卡紙制作的鼓等。除此之外,我們也在樂器區的墻面上放上了網格片,用來掛孩子們自制的可移動節奏圖。我們還在樂器區創設了一面“節奏墻”,上面掛上了家長們收集的廢舊鍋碗瓢盆。
(三)四區域
和孩子們討論后,我們決定將化妝區設置在午睡室門后面。剛好我們有多余的水杯架,就將它擺在午睡室門后面當作化妝臺,在水杯架里,我們放置了孩子們收集的擦臉油瓶子及孩子們自制的“化妝品”。就這樣,我們又把扮演區劃分為了表演區、樂器區、化妝區和觀眾區四個區域。我們還和孩子們一起用平時收集的PVC管自制了一個衣服架,把它也放在了化妝區里,上面掛滿了家長和孩子們利用垃圾袋、紙盒、報紙等自制的演出服。
這樣的扮演區激發了小演員們的表演欲望,每次游戲,小演員們都賣力地為觀眾們表演,而小觀眾們也都看得不亦樂乎,常常舍不得離開扮演區。
三、逐步優化,增加扮演區的活動體驗
要創設適宜性的扮演區環境,必須要考慮到它的教育性。因此,我們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們在扮演區里進行語言活動、音樂活動及半日主題活動等延伸活動。同時,我們也對扮演區的環境進行了進一步的優化,根據相應的表演內容,將相關教具投放到扮演區,引導孩子們制作相關的表演道具及服飾。
案例一:為了讓孩子們對新冠肺炎有所了解,我們學習了故事《病毒與小貪》。學完后,我引導孩子們制作了新型冠狀病毒的頭飾、小貪的頭飾,并將其掛到了表演區。我們還和孩子們一起用白色卡紙制作了護士帽和醫生的白大褂。最后,靈靈扮演吃蝙蝠的小貪,毛毛扮演新冠病毒,凡凡扮演病人,欣欣扮演護士,辰辰扮演醫生。
案例二:學完歌曲《買菜》后,我播放伴奏,同時將活動中奶奶的頭飾、拐杖和菜籃投放到了扮演區。另外,我還在扮演區里用網格片制作了一個展示架,在上面掛上了歌曲《買菜》的圖譜。小演員們看到后,決定要進行歌曲表演《買菜》。只見小憶拄著拐杖,彎著腰,半蹲著小步向前走著;小魚兒邊唱“我和奶奶去呀去買菜”邊挎著菜籃蹦蹦跳跳地向前走;辰辰和寧寧在樂器區給他們伴奏。
案例三:在端午節半日主題活動結束后,我引導孩子們在扮演區里表演《端午節的由來》。為此,我們和孩子們一起用廢舊報紙制作了袍服,用平時收集的織布邊角料制作了粽子。哲哲扮演屈原,淳淳扮演楚王,子墨和詩遠扮演楚國人民。
四、結語
正如《0—8歲兒童學習環境創設》一書中所說,要創設一個可讓兒童參與改變的環境。在我們創設扮演區環境的過程中,我們全程讓孩子們參與進來,以孩子們為主,聽從孩子們的想法,努力創設出一個適宜的扮演區環境。陶行知先生說過:“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因此,在扮演區材料的投放上,我們基本上也都是利用孩子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廢舊材料自制而成。現在,我班的扮演區越來越像真的大劇院,孩子們的參與度也越來越高。但是,我們的環境創設不能止步于此,還需要根據之后孩子們的游戲情況展開更加深入的思考和實踐。
參考文獻
[1]劉興玉.淺談新課程理念下幼兒園表演區的創設與指導[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6(30):66-67.
[2]徐瑩暉,王文嶺.陶行知論生活教育[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90-100.
[3]吳曉丹.蒙臺梭利教育思想與方法[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
[4]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36.
[5][美]朱莉·布拉德,0—8歲兒童學習環境創設[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108.
[6]徐瑩暉,王文嶺.陶行知論生活教育[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