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書鴻



摘要:目的:研究小兒肺炎患兒行霧化吸入機械振動排痰+抗感染藥物治療效果。方法:數據遴選連云港市第二人民醫院2019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200例小兒肺炎患兒,“隨機抽樣法”分參照組(霧化吸入抗感染藥物+人工叩背排痰,n = 100) 、研討組(霧化吸入抗感染藥物+機械振動排痰,n = 100) ,兩組療效比較。結果:治療前比較兩組肺功能無差異(P > 0.05) ;治療后與參照組比較,研討組FEV1、FVC、PEF、FEV1/FVC指標更高;癥狀緩解時間更短;研討組排痰有效率(98.00 %) 高于參照組(90.00 %) ,χ2 = 4.344,P = 0.037,P < 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結論:霧化吸入機械振動排痰+抗感染藥物治療小兒肺炎可改善肺功能、縮短癥狀緩解時間,提高療效、值得推崇。
關鍵詞:霧化吸入;機械振動排痰;抗感染藥物;小兒肺炎;臨床療效
臨床常見呼吸內科疾病為小兒肺炎,也是誘導我國住院患兒死亡的首要原因,是指不同病原體或其他因素(如吸入羊水、油類或過敏反應等) 所引起的肺部炎癥,具患病率高、起病急及預后差等特點。與成年群體比較,嬰幼兒因年齡偏小,身體器官組織發育不成熟,肺部易被細菌、病毒侵襲,顯著增加感染風險,經流行病學顯示[1],此病在冬春季節最常見,分析病因較復雜,可能與室內居住擁擠、通風不良、空氣污濁、致病微生物增多以及低出生體重兒、營養不良等因素有關,患病后呈發熱、氣促、咳嗽及呼吸困難等癥狀表現,經胸部X線檢查顯示為肺部有致密陰影存在,若疾病持續加重,則增加心力衰竭、膿氣胸等患病風險,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早期根據患兒體征、癥狀,如何提供針對性治療,成為兒科領域所關注熱點。彭津[2]證實,霧化吸入抗感染藥物+人工叩背排痰為常規治療內容,經濕化氣道、達到稀釋痰液目的,人工叩背排痰可促進痰液順利排出、保證患兒呼吸道通暢,雖能減緩不適、穩定病情,但效果有限、不利于達到遠期療效,未獲得患兒家屬青睞滿意。鑒于此,本文選擇200例小兒肺炎患兒為研究對象,分析小兒肺炎患兒行聯合治療的價值,匯總。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連云港市第二人民醫院2019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200例小兒肺炎患兒納入研究,研討組(100例) 男女比例58∶42,年齡6月~9歲,均值(3.21±1.12) 歲;病程1~6 d,平均(2.89±0.54) d;胸部X線表現:點狀陰影38例,斑片狀陰影32例,均勻模糊陰影30例。參照組(100例) :男女比例59∶41,年齡7月~10歲,均值(3.69±1.28) 歲;病程1~7 d,平均(2.92±0.65) d;胸部X線表現:點狀陰影40例,斑片狀陰影35例,均勻模糊陰影25例。P > 0.05,可比較。患兒家屬知情、簽署“知情同意書”,經倫理委員會審批同意。
納入標準:(1) 與《兒科學(第9版) 》[3]診斷標準相符,經胸部X線片檢查確診;(2) 支原體抗體呈陽性;(3) 入院近2周未行抗生素治療;(4) 年齡6個月~10歲、病程≤1周;(5) 有完整性資料。
排除標準:(1) 伴哮喘、先天性肺內外病癥;(2) 重要器質性功能異常;(3) 重癥支原體肺炎;(4) 伴其他呼吸系統疾病;(5) 胸腔積液、內分泌系統異常;(6) 用藥禁忌證;(7) 精神異常;(8) 中途退出研究。
1.2 方法
參照組(霧化吸入抗感染藥物+人工叩背排痰) :患兒單次霧化吸入0.5~1 mg布地奈德混懸液、250 μg異丙托溴銨氣霧劑,2次/天,霧化吸入期間注意控制氧流量為8 L/ min,禁忌在氧氣濕化瓶中用水稀釋所用藥物。聯合人工叩背排痰,協助患兒取側臥位或半坐臥位,站立于患兒背側、將五指并攏,微彎曲五指、保證手指呈自然中空樣,角度以120~150度角適中,從患兒肺底、借助腕關節力量,從外向內、從下至上進行規律及勻速叩擊,胸部叩擊時間為每側1~3 min,速度以40~50次/分鐘較適宜,2次/天。
研討組(霧化吸入抗感染藥物+機械振動排痰) :霧化吸入抗感染藥物同參照組,聯合機械振動排痰治療,涉及儀器為醫用振動排痰機(廠家:淄博芙萊特醫療設備有限公司;型號:PTJ-300A型) ,設定程序為手動模式,根據患兒年齡情況、酌情對振動頻率作調整,6個月~3歲患兒將振動頻率設置為10~15 Hz, > 4歲患兒將振動頻率設置為15~20 Hz。結束排痰治療后,協助患兒取引流體位,專業護士一手固定患兒、另一手拿著排痰機把柄,借助2號叩擊頭于患兒體表緩慢移動,并結合實際,酌情適當延長叩擊時間,注意從上到下、從右到左、從外向內叩擊整個肺野,叩擊時間為10 分鐘/次,振動頻率為每秒20~50周,2次/ 天。所有患兒持續治療時間均為5 d。
1.3 觀察指標
(1)肺功能:肺功能儀檢測FEV1(第1 s用力呼氣容積) 、FVC(用力肺活量) 、PEF(呼氣峰值流速) 、FEV1/FVC,嚴格按照儀器說明操作[4]。
(2)癥狀緩解時間:記錄兩組高熱消退、發紺消失、心率恢復及濕啰音消失時間。
(3)排痰情況:顯效,排痰良好,肺部無濕啰音;有效,排痰一般,聽診顯示雙肺有濕啰音;無效,病情加重[5],有效率 = (顯效+有效) /100例×100 %。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Excel表整理,SPSS 22.0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均數±標準差(x±s) ,t檢驗。計數資料構成比[n(%) ],χ2檢驗。檢驗水準P = 0.05。
2 結果
2.1 肺功能
治療前比較兩組肺功能無差異(P > 0.05) ;與治療前比較,治療后FEV1、FVC、PEF、FEV1/FVC指標增加,且研討組高于參照組(P < 0.05) ,見表1。
2.2 癥狀緩解時間
與參照組比較,研討組癥狀緩解時間更短(P < 0.05) ,見表2。
2.3 排痰情況
與參照組比較,研討組排痰有效率更高(P < 0.05) ,見表3。
3 討論
有文獻報道[6],霧化吸入抗感染藥物+機械振動排痰用于小兒肺炎治療中具有可靠性,分析發現:(1) 前者涉及抗感染藥物有:布地奈德混懸液、異丙托溴銨氣霧劑,其中布地奈德為糖皮質激素,抗炎、抗過敏效果良好;異丙托溴銨可舒張大中氣道,減少氣道分泌物、過敏介質釋放,松弛支氣管、減緩不適癥狀,上述抗感染藥物經霧化吸入用藥可抑制呼吸道炎癥,減緩呼吸道高反應性。(2) 機械振動排痰是新型的治療方案,將機械振動產生的能量向肺部傳遞,促進患兒順利排出痰液,具有無創、恢復快及效果良好等優勢。其提供2種力量開展治療,即為:與體表垂直叩擊、與體表平行的震顫,借助叩擊作用可液化并松動肺泡表面、支氣管、氣管上黏附的黏液栓子及代謝物,促進順利排出附著黏液,且借助震顫作用可沿著細支氣管-支氣管-氣管,將已液化、脫落痰栓、分泌物向主支氣管排出,最后經咳嗽順利排出。(3) 機械振動排痰的力度適宜、節律及頻率穩定,實際操作時不會誘導患兒出現不適感,提高治療依從性,且治療時可緩解患兒支氣管平滑肌痙攣,對機體肺部血液循環加以改善,預防并發癥,縮短療程,因此聯合治療可相輔相成,發揮各自優勢,促進疾病恢復,效果較理想[7]。
本研究示:(1) 研討組FEV1、FVC、PEF、FEV1/FVC指標高于參照組(P < 0.05) ,究其原因在于:上述指標是較常見肺功能檢查指標,其可客觀反映患兒肺功能強弱,準確判定疾病嚴重程度,為疾病治療提供參考,本研究提出聯合治療方案,起到相輔相成作用,松弛支氣管平滑肌、改善患兒肺功能,可達到改善預后目的。(2) 研討組癥狀緩解時間短于參照組(P < 0.05) ,究其原因在于:此病患兒表現為肺部啰音、發熱等癥狀,不同程度影響生長發育,故提供聯合治療可起到協同輔助作用,縮短療程,減緩不適癥狀,并促進心率早期恢復,達到穩定疾病作用。(3) 研討組排痰有效率較參照組更高(P < 0.05) ,說明本文與黃慶美[8]文獻相似,因此聯合治療可達到預期排痰效果,促進疾病恢復,具有實踐價值。
綜上所述:小兒肺炎患兒行霧化吸入抗感染藥物+機械振動排痰治療可減緩肺功能受損程度、減緩不適程度,縮短療程,提高排痰效果,療效顯著。
參考文獻
[1]鄢富貴.霧化吸入機械振動排痰輔助抗感染藥物對小兒肺炎患兒的臨床療效評價[J].抗感染藥學,2018,15(5):902-904.
[2]彭津.霧化吸入聯合機械振動排痰輔助治療小兒肺炎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21,27(16):140-141.
[3]王衛平,孫錕,常立文.兒科學(第9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
[4]陳麗冰.穴位貼敷聯合機械振動排痰機治療小兒肺炎喘嗽的療效及護理對策[J]. 中醫外治雜志,2021,30(2):48-49.
[5]宋香平.霧化吸入聯合機械振動排痰對小兒肺炎的治療效果觀察[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9,26(19):46-47.
[6]梁妤.霧化后機械振動排痰輔助治療小兒肺炎的臨床價值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8,8(22):57-60.
[7]李艷娜.機械振動排痰輔助治療小兒肺炎的臨床療效觀察[J].醫藥論壇雜志,2017,38(7):70-71.
[8]黃慶美.排痰輔助聯合藥物治療在小兒肺炎中的臨床治療效果觀察[J].當代醫學,2020,26(30):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