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莉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閱讀興趣;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34-0111-02
Let Interests Lead Students to Reading
——Exploration of Effectiveness Strategies of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LI?Xiaoli??(Affiliated City Junior High School,Kangle County,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The teaching of Chinese read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is the key teaching content in classroom teaching,and determines the effect of the growth of students' various abilities. When teachers develop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they need to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reading,let the interest lead students to read,and achieve a multiplier educational effect. How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reading is a key research topic in teachers' reading teaching. Teachers need to continuously innovate teaching strategies to keep students' interest in reading in the best state,so as to devote themselves to reading and achieve the goal of reading teaching.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Teaching reading;Reading interest;Teaching strategy
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一直是各學科教師課堂教學中第一步先要達到的目的,原因是只有學生對課堂教學的內容產生興趣,才能全身心投入學習中并充分發揮出學生的思維能力。初中語文與小學語文相比較,其難度、深度、教學目標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如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未能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會受到初中語文知識難度與深度的影響而抵觸學習,在影響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的同時也不利于學生的穩定及快速發展。因此,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應重視學生興趣的培養,并讓學生帶著興趣開展閱讀,提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1.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重要性
(1)可促進學生喜愛閱讀。閱讀教學的目的是幫助學生豐富語言詞匯、提升理解能力、掌握閱讀方法、開拓學生視野、掌握寫作方法的重要教學內容。而要實現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閱讀教學中這一目標,需要學生喜愛閱讀,除了可以讓學生全身心跟隨教師學習閱讀知識外,還能夠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閱讀更多的書籍并在此過程中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注重學生閱讀興趣培養并有效實施,可以讓學生對閱讀產生喜愛之情,并能夠利用閑余時間投入閱讀中,進而通過閱讀的過程不斷豐富學生各類知識,達到閱讀教學的目的,并促進學生更好地成長。
(2)可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快速成長。在各學科教學中都已經注重起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原因是學生的思維能力決定著其他各項能力的成長質量。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應用了多樣化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快速成長的同時也達到了教育目標。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實施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措施可以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原因是學生產生閱讀興趣后可以在全身心投入閱讀的過程中積極運用自身的思維,并在思考的過程中通過教師有效地引導,可以讓學生再次思考并挖掘出正確的答案,在顯著提升學生思維能力的同時也達到了教育目標。
(3)可充分發揮出學生的想象力并實現個性化成長。語文閱讀教學的目標已經從以往的引導學生思維朝著統一答案思考的方式轉變,以培養學生個性化思想,實現當前學生個性化成長的教育目標。將培養學生閱讀興趣應用于語文閱讀教學中,可以達到提升學生閱讀欲望的目的,并且在閱讀中可以運用自己的思維能力、想象力去思考閱讀內容,進而達到理解閱讀內容的目的。在此過程中,學生除了思維能力得到了成長外,學生的想象力也得到了培養并充分發揮了作用,可以讓學生在閱讀中產生自己個性化的理解與認知,進而達到促進學生個性化成長的教育目標。
2.現階段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現狀
(1)實施的策略較為單一化。無論哪個層級的學生對于新鮮事物都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并且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能夠全身心地研究新鮮事物。因此,語文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中采取的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策略也需要具有新鮮感,如果采用的教學策略已經被學生完全熟知且反復運用,學生的學習興趣會逐漸降低并會影響閱讀教學的有效性。而當前閱讀教學中卻表現出教師應用的教學策略反復性應用,并且過多地依賴于多媒體技術而降低了學生的閱讀學習欲望,學生的閱讀興趣也沒有效保持而降低了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2)學生缺乏教學活動參與興趣。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會設計各種閱讀活動達到提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目的,要實現閱讀活動的目標,需要學生具有參與的欲望,并在參與中能夠積極跟隨教師的引導運用自己的思維能力思考。但是當下學生在參與時并未表現出積極參與的興趣,只是為了完成學習任務而參與,分析原因與閱讀活動內容未能引起學生興趣密切相關。同時,閱讀教學受到課堂時間的限制造成教師過多注重教學任務的完成,進而導致應用于閱讀教學中的策略未能全面地開展而影響了學生參與欲望。
(3)學生的思維未積極參與閱讀教學。在閱讀教學中要實現教學有效性,需要學生的思維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出來,進而能夠對閱讀內容產生深層次理解并快速掌握教師傳授的閱讀知識,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應用有效的教學策略激發出學生積極運用思維的興趣。但是實際教學中卻表現出學生的思維并未全部應用于閱讀教學中,導致學生對閱讀知識的理解只停留在淺層化而降低了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分析原因與兩方面相關:一是教師設計的教學策略未引起學生的參與興趣;二是學生學習能力不足而未能有效理解,這兩方面的因素需要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引起重視。
3.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興趣提升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1)采用猜謎的方式培養學生閱讀興趣。教師在培養學生閱讀興趣時可以采用猜謎的方式達到培養目標,并且在學生共同猜謎的過程中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可以感染所有學生參與教學,為后續閱讀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教師在實施猜謎活動時,需要采取與學生共同探究的方式,達到拉近自身與學生之間距離的目的,讓學生喜愛自己的教學方式,以達到提升學生閱讀興趣的目的。
例如,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帶領學生閱讀學習人教版教材中的《走遍天下書為侶》課文時,教師可以利用謎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在學生積極參與的過程中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進而感染每位學生,使他們都能夠喜愛語文課堂,并產生閱讀學習積極性。比如,教師可先面帶微笑地詢問學生:“在今天閱讀學習之前,我們來猜一組謎語如何?看看你們能不能猜出來?你們可以搶答喲!”學生對解謎有較高的興趣,在教師提出這一要求后可快速地將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師身上,達到了集中學生注意力的目的。然后,教師可以走到學生中間,讓整個課堂的氛圍發生改變,拉近師生間的關系并營造出快樂的氛圍,進而讓學生喜愛課程并提升學生閱讀欲望。教師走入學生中間后向學生提問,并且采取緩慢語速讓每位學生聽清楚:“一人身子直,右長兩個駝,頭上一只眼,孔子家里多。”教師在闡述后要觀察每位學生的狀態,并與學生產生互動實現共同探究的過程。比如教師可以先從最后一句引導學生思考:“你們覺得孔子家里什么最多呢?”學生了解孔子的身份會想到“書”最多,但是想到前面的內容很難與“書”產生關聯。教師可以走到黑板處將每句話的含義書寫在黑板上,比如可應用小人側面筆直站立、背面畫上兩個駱駝的駝峰、在最上面畫上一只眼睛,畫完后再讓學生觀察其外形,學生能夠看到是“書”字。通過這一過程,學生感受到了課堂學習的快樂,也產生了期待后續學習的思想意識。最后,教師引入本節課的閱讀內容《走遍天下書為侶》,能夠讓學生積極投入閱讀學習中,進而提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2)根據閱讀內容營造情境并讓學生積極思考。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培養學生閱讀興趣時,可根據閱讀內容營造出相應的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設計出相應的問題讓學生自主思考。同時,讓學生在思考后進行實踐,并在此過程中產生親身感受,再進入到本節課的閱讀教學中,可以讓學生感受到作者當時的情感,進而實現本節課的閱讀教學目標。
例如,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閱讀學習人教版教材中的《竊讀記》課文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書店中學生喜愛的故事書籍展示給學生,并為學生創設出與閱讀內容相應的情境。比如,教師可詢問學生:“假如你沒有錢買,又想看這本故事書,你要怎么做呢?”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組并由小組內學生進行思考,并通過演繹的過程完成實踐的過程。在小組學生完成實踐后,讓表演沒錢看書的學生將自己在演繹過程中的心情表達出來,目的是讓學生能夠產生強烈的情感。然后,教師引領學生閱讀《竊讀記》可以讓學生通過閱讀及應用自己的親身感受,進而達到快速理解作者情感的目的,并提升了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3)通過學生自主研究閱讀的方式激發學生閱讀欲望。在閱讀教學中需要將閱讀方法傳授給學生,進而能夠讓學生在閱讀各類文章時可以運用有效的閱讀方法達到有效閱讀的目的。教師在傳授學生閱讀方法時應采取學生自主研究閱讀的教學方法,原因是每位學生的個性不同、閱讀習慣不同,統一式的閱讀模式很難激發出學生的閱讀興趣,通過學生自主研究閱讀方式及教師幫助學生改善不足的環節,達到促進學生形成個性化的閱讀方式并應用于閱讀中激發出學生閱讀欲望的目的。
例如,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引領學生閱讀學習人教版教材中的《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課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研究有效的閱讀方法并總結出來。然后,教師根據學生的闡述列出相應的步驟,并讓所有學生共同分析這種閱讀方法存在的優勢與不足,在學生分析后并提出自己的見解后,教師則對學生存在的不足給出建議并表揚學生存在的優勢,讓學生將教師提出的建議應用于閱讀方法后可運用于本節課的閱讀學習中。在此過程中,學生會因自主研究閱讀方法而激發閱讀研究的欲望,而其他學生分析閱讀方法時可以受到啟發,再通過教師有效的引導幫助學生研究的閱讀方法達到有效性,將其應用于閱讀中提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4.結語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應重視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并設計有效的培養策略,在設計策略時要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并讓學生積極思考,進而能夠達到提升學生閱讀興趣及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高玉清.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興趣引導法的應用分析[J].中學生作文指導,2019(01).
[2]尹小云.讓興趣引領學生閱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1(14).
[3]張等利.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J].學周刊,2020(05).
[4]蔡聰.激發興趣,高效閱讀——淺談如何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J].語文課內外,20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