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飛
摘 ?要:信息時代的發展推進使得現代知識教育逐漸向其領域擴展延伸,高中教師在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中,除基本課程教學任務之外,應立足于學生的現實發展趨勢展開教學,因此,實踐技能及其訓練課程的組織則必不可少。在此過程當中,教師可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促使學生展開自主實踐學習,以從中不斷提升其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增強其對于信息技術技能掌握的興趣及有效性,從而高效落實課程教學。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合作學習;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3.6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35-0114-02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Teaching Model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SUN?Fei??(Suqian Middle School of Jiang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and advanc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age makes modern knowledge education gradually extend to its field. In the teaching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urses,in addition to the basic course teaching tasks,se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should be based on the realistic development trend of students to carry out teaching. Therefore,the organization of practical skills and training courses is essential. In this process,teachers can adopt the way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to promote students to carry out independent practical learning,so as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i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bility,enhance their interest and effectiveness in master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kills,so as to realize the efficient implementation of curriculum teaching.
【Keywords】Senior high school;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Cooperative learning;Teaching mode
信息技術課程的設立是為順應時代的發展,為培養適應時代的人才。現如今大多處于高中階段的學生都已接觸智能信息設備,具備基本的信息技術意識。而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不僅在于設備的應用,更是為發展具備專業技術的人才,通過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開展,能夠實現這一培養目標,使得學生在自我學習與實踐中獲得成長。1.依據學生實際合理劃分小組
合作的教學模式并非隨意指派學生組成合作團隊,必須通過科學合理的劃分設計,進而為學生組建適配的小組,使其能夠更好地融入合作學習當中。因而信息技術教師在開展這一教學方式時,須注重小組的合理劃分,考慮學生的各個方面。由于其是以培養學生實操能力為主,因而不僅要考慮學生的基礎知識情況,還要結合其個性、性格喜好等各方面因素,立足于學生實際,為其構建更為科學的合作學習團隊,以確保其更好地參與其中,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長處,在與同伴的合作努力下共同完成學習任務目標,以切實有效地提高其綜合素質。例如,在演示文稿中制作動畫插入部分的技能方法時,其須借助演示文稿的相關基礎知識加以運用,因而在合作指派中,教師須結合學生的現實能力水平進行分組,比如,將這部分內容操作不熟練的學生與相對較為熟練的學生安排到一起,將基礎知識扎實的學生與基礎薄弱的學生安排到一起,使其能夠在此過程當中相互合作,以能力較好的學生帶動能力較弱的學生。同時,各個小組之間的綜合能力水平應當為均衡關系,以避免有的小組綜合能力較好,而有的小組綜合能力較低,導致學生的合作實踐效果反差較大,難以實現學生能力的共同推進。
在制定小組合作學習目標時,還要從教材入手。因為教材是教學開展的重要依據,所以必須全面分析每一節課的課堂教學目標。例如“表格數據的處理”,這節課要求學生分析信息加工的重要性,掌握如何利用excel處理數據,學會從不同的角度挖掘表格、數據所蘊含的信息。這是基礎的知識目標。能力方面的目標,要求學生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因此在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就要著重從這些方面入手,設計相應的活動。比如給學生提供某企業某一月份的銷售情況,其中有銷售量、銷售額等多項數據,但是比較雜亂。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來分析,談談感受,這是對應認識數據處理重要性這一目標。像這樣,有了明確的目標,才能據此設計有效的課堂活動,學生才能在小組學習中方向更明確,進而有更多的收獲。3.先單人個體學習然后合作學習
在開展小組合作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展開個人學習,每個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既是以團隊角色存在,也是以個體角色存在,如果沒有個體學習,那么學習習慣不好的學生很容易隨大溜,別人說什么就是什么,別人動手操作這個學生只能看著,這樣勢必會影響到學習較差的學生,因此,在開展合作學習的時候,應重視單人學習。也就是說,將單人個體學習放在整體學習前端,先讓學生以個體為單位,展開獨立學習,完成學習目標,例如一個“宣傳生態環境保護”的PPT制作,可以讓學習小組中每個人都現行制作一組有關生態環境保護主題的PPT,然后以小組為單位,賞析多個學生的作品,找出每一個作品中的優缺點,將多個素材或優點組合在一起,或者在多個作品中選出最優秀的作品。另外,就算是多人協力完成的學習,每個人不用完成整個作品,只是完成每一個環節或細節,那么也必須科學合理地分配學習角色和學習任務,例如一個“家鄉美景”PPT,學生協力完成,那么要求每個人提供家鄉美景3張圖片,分別撰寫文案,將任務劃分,每個人制作屬于自己的部分,最后多人合作探討、對比。
強調先個體學習,后小組學習,主要是由于一部分學生在組內不發言,最終,小組合作,也只是少數人的合作。另外,有一些思維較為活躍的學生,他們面對一些知識時反應靈敏,會迅速說出答案,這會導致其他學生不敢說出自己的答案。故,先個體,再小組,必須落實。比如在“表格數據加工的多元化”這一課中,就可以先讓學生自主探索并掌握利用表格軟件處理數據的方法,結合圖形化來表示。借此揭示事物的性質、特點及變化規律。先讓學生以個人為主體,掌握這些基礎知識,隨后進入小組,就是負責引導,可以通過設置情景來分析數據,總結歸納,實現提升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比如可以創建一個購物情景,將學生分成小組,選擇買家,賣家角色。買家需要對當前的網絡購物網站進行比較,再結合自己買的物品選擇合適的平臺。賣家則是看到網上購物的前景較好,所以也想開一個商鋪,但是賣什么呢?他們必須分析市場上各類產品的銷售情況。學生在通過個體學習之后,會對數據整合有自己的認識,因而在小組中也會積極表現。比如同樣的數據,可以有多種表示方法,如柱狀圖、餅狀圖、表格等。學生在組內應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可以針對同一組數據嘗試用不同的方式去表達,最后對比,看哪一種方式更直觀。只有先個體,再小組的形式,才會讓小組合作的作用最大化地發揮,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高中信息技術課堂上得到充分的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