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達
江蘇省常州市為規范安全生產技術服務機構的有序發展,積極探索實行“成長值”管理制度,打造出常州市中介機構監管新模式。
江蘇省常州市應急管理局結合常州地區安全生產技術服務市場現狀,全面加強安全生產技術服務機構(以下簡稱“中介機構”)監管,規范中介市場秩序,探索實行“成長值”管理制度,打造中介機構監管的“常州模式”。本文從4 個方面介紹提升中介機構監管成效的手段。
一是形成培育管理辦法。常州市應急管理局聚焦培育發展一批服務市場化、技術專業化、運行規范化的中介機構,不斷提升中介機構監管成效,穩步形成適應需求、自律誠信、競爭有序的安全生產社會化服務體系,并制定印發了《常州市安全生產技術服務機構培育和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覆蓋機構培育、機構管理、誠信考評、誠信運用、服務保障等內容,是常州市推進中介機構監管的基礎性指導文件。

常州市應急管理執法人員現場檢查中介機構服務質量
二是建立“成長值”管理制度。為進一步解決中介市場魚龍混雜、中介服務參差不齊等突出問題,常州市應急管理局制定印發了《常州市安全生產技術服務機構“成長值”管理制度(試行)》(以下簡稱《制度》)。堅持“放開市場準入、嚴格過程管控、強化誠信運用”原則,圍繞中介機構工作量、服務事項權重數、項目結果完整度、日常監管考評分“四個維度”,建立加權測算分析模型,形成“成長值”管理制度。
三是明確質效考評標準,生成“成長值”分值。根據《制度》《辦法》等文件精神,常州市應急管理局組織常州市、轄市(區)業務骨干和安全評價、安全生產標準化、安全設施“三同時”、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建設等領域的專家,先后制定、修訂了68 條中介機構考評標準,明確每條考評標準的具體分值。根據相應標準對中介機構進行考評扣分后,扣分分值將自動導入加權測算分析模型,生成該中介機構的“成長值”分值。
一是開發管理模塊。牢固樹立信息化監管的思維,在常州市應急管理指揮信息系統內開發運行“常州市安全生產中介機構管理信息系統”模塊,編制《常州市中介機構申請建檔具體要求和操作說明》。同步向常州市各中介機構、各級應急管理部門開放,覆蓋中介機構基本信息、項目信息、質效考評、數據統計等內容,中介機構全流程監管的各項要求、具體操作均在系統內實時運行、留痕備查。
二是基礎數據建檔。始終堅持“放開市場準入”“不見面建檔”原則,借力信息化系統平臺優勢,明確所有在常州市地區開展技術服務的中介機構提供資質證明、營業執照、用戶申請表PDF 件(蓋章)在系統內分類登記建檔,并將資質條件、專業力量、服務合同和服務成果實時上傳平臺,對社會全面公開機構相應基本信息,接受各級應急管理部門監管。
三是實時開展考評。常州市、轄市(區)應急管理部門在執法檢查、行政許可、查處事故、專項抽查時,同步調閱生產經營單位購買的安全評價、風險辨識、應急預案等安全技術服務,對其內容的真實性、措施的針對性和服務的有效性等方面在系統內進行考評、打分,動態形成中介機構的“成長值”。各中介機構按照“成長值”得分高低在常州市應急管理局官方網站首頁全面公開,供各生產經營單位自主選擇中介機構購買服務。
一是動態摸清底數。通過召開集中部署會、階段性工作推進會,常州市、轄市(區)、鄉鎮(街道、開發區)應急管理部門合力抓好中介機構監管工作,特別是在對企業開展執法檢查過程中,發現中介機構未在常州市安全生產中介機構管理信息系統內建檔的,將在現場進行政策宣貫,提供建檔渠道,督促中介機構完成建檔。常州市中介機構建檔數從最初45 家提升至189 家,動態摸清了在全市范圍內執業的中介機構底數。
二是常態上傳數據。以中介機構、技術人員為專屬標簽,在信息化系統中將個人與單位對應關聯,杜絕一人掛靠多家中介機構的現象。在常州市地區開展業務的中介機構,須按時上傳服務合同、服務成果和基礎數據。如發現項目應上傳數據未上傳的,將直接考評該中介機構;發現已上傳項目存在問題的,直接考評該項目;已上傳項目到期仍未完成數據上傳的,系統將自動考評,以此倒逼中介機構按要求上傳各類數據。
三是明確相關職責。各中介機構須對填報、上傳的基礎信息,以及服務成果的真實性負責,還要對相關弄虛作假、租借資質等行為負法律責任。常州市應急管理部門負責頂層設計、系統建設、專項督查、目標考評等工作,各轄市(區)應急管理部門負責日常執法檢查、機構質效考評等工作,鄉鎮(街道、開發區)應急管理部門作為宣傳員、引導員,重點做好政策宣貫、數據摸底等工作。
一是開展執法督導。將中介機構專項檢查納入年度監督檢查計劃,全年不少于15 家,其中,對當年已開展業務的安全評價機構實現全覆蓋執法檢查。2020 年,常州市應急管理局累計執法檢查安全評價機構11 家、咨詢輔導類機構15 家,行政處罰安全評價機構3 家,實現對各轄市(區)的全覆蓋督查督導,較好實現了“以執法督導促監督管理”的初衷。
二是強化案例通報。結合各輪次中介機構專項執法檢查、生產經營單位投訴舉報等發現的典型案例和突出問題,常州市應急管理局采取教育提醒、約談警示、公開通報、納入黑名單等方法,依法查處問題典型突出、服務質量較差的中介機構。2020 年,常州市應急管理局累計發布中介機構專項執法檢查通報2 批次、6 家,在全市對相關中介機構及其責任人員的有關違法違規行為進行了公開通報和嚴肅處理。
三是納入年度考評。中介機構的培育和監管作為常州市安全生產年度重點工作事項,予以專題部署和推進。2020 年,形成“每月執法檢查、有效考評中介機構不少于5家次”“嚴厲打擊、從重查處出具虛假評價報告、租借資質、轉包服務項目等違法違規行為、并消除社會影響”等可量化的年度考核指標,納入對各轄市(區)黨委政府履行安全生產工作責任考核的指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