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體都是由糖分子、脂肪和氨基酸組成。比如人類以及食物。一個成年人體內的骨骼肌和肝臟里儲存了約500克的糖原分子,以便隨時為人體供能。而就算是肉類,里面也含“糖”,即一定比例的碳水化合物。
相信不少關注健康的朋友對碳水化合物并不陌生。事實上,碳水化合物就是糖分被廣為認可的叫法。糖分子構成的糖鏈結構如果比較簡單,像葡萄糖和蔗糖,嘗起來具有明顯的甜味口感。如果糖鏈結構復雜,比如谷薯類食材里所含的淀粉,嘗起來則不甜。天然食物中合有的糖分是人體維持生命活動所必須的。大腦、神經系統、心肌都主要以葡萄糖為能源。

不少人認為碳水化合物是發胖的元兇,因此對主食避之不及,卻覺得果汁十分有益健康,其實大錯特錯。從數量級別來講,吃一個蘋果和飲用一杯蘋果汁,人體攝入的糖分是一樣的。區別是,果汁中的葡萄糖、果糖等會在數秒鐘內進入血液。這么多的糖分同時進入人體,就像扔進一個“血糖炮彈”一樣,會導致血糖值飆升,胰島素瘋狂涌出。當糖分被肌肉細胞和脂肪細胞“吸”走后,血糖值則像坐過山車一樣落到谷底。由于這個過程速度很快,血糖雖然升高,但大腦根本來不及分泌相應激素,給出“飽食”信號。
而我們吃一個蘋果,如果認真咀嚼的話,至少需要5分鐘。不僅葡萄糖、果糖可以較為平穩地進入血液,同時進入身體的還有不產能、不會刺激胰島素分泌的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這會令餐后血糖的“升落”曲線更為圓潤、平緩。

正因為如此,不少飯量小的女孩吃一個蘋果就會覺得很飽了。有研究表明,如果把每天飲用的果汁替換成白水,可以降低8%的糖尿病患病風險。
如白糖(甘蔗、甜菜等提取出的蔗糖)、冰糖、紅糖、葡萄糖、蜂蜜、果糖、麥芽糖漿、鮮榨果汁里的糖分等。
游離糖會加大膳食的總體能量密度,致使能量過剩。而通過飲用含糖飲料攝入游離糖,會降低更適合當營養熱量食品的攝入,導致不健康飲食,體重增加,并加劇非傳染性疾病患病風險。此外,游離糖過量攝入還會導致蛋白質、優質脂肪、礦物質、維生素、植物化學物質,甚至是水分(吃十塊餅干比吃一碗米飯攝入的水分要少很多)等青少年生長亟需的營養素攝入不足,引發一邊發胖一邊營養不良的怪現象,導致生長發育延緩。學術研究也證明,“嗜甜”可以明顯提高齲齒的患病概率,導致腸道菌群平衡失調,令“壞菌”占上風,使益生菌生存堪憂而引發便秘或慢性腹瀉等問題。

人們偏愛甜食,因為供能快、味道好。當電影《瘋狂原始人》中的“咕嚕家族”來到“現代人”的水果農場后,那種幸福的感覺可以溢出屏幕感染每一位觀眾。
事實上,未經研磨、壓榨提取的天然形態的天然食物中有很多都能給我們以甜蜜的口感。春天的草莓、桑葚;夏天的西瓜、荔枝;秋天的葡萄、石榴;冬天的山芋、栗子,都能給你充滿想象力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