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婧垚 王之風 張語涵 楊菂 肖俊祎 趙萌 張晶格













摘? 要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各高校響應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教學模式由傳統線下授課轉為線上網絡教學,對學生、教師以及高校帶來全新的挑戰。以遼寧省H高校部分學生為研究對象,調查大學生在疫情期間線上學習的適應度及狀態、學習自主性及課堂參與度變化,探究線上考試的特點,多層次、多角度進行分析,綜合歸納線上教學的優缺點,以期為“互聯網+教育”模式發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 大學生;線上學習;線上考試;學習適應度;課堂參與度
中圖分類號:G434? ?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21)07-0124-04
0 引言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在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的要求,全國高校在極短的時間內組織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上線課程最多、覆蓋人數最廣的線上教學活動,參加在線課程學習的學生多達11.8億人次。在此背景下,針對大學生線上學習適應度及特點展開深入調查勢在必行。通過調查適應情況、學習狀態等方面的現狀,直觀反映大學生線上學習效果,為教師改進授課方式提供借鑒,為高校改善教育體系奠定基礎。
1 調查對象基本情況
以遼寧省H高校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研究生五個年級學生作為調查對象,開展關于大學生線上學習的多角度研究,采用線上發放調查問卷的方式,問卷共計13題,涵蓋對H高校大學生線上學習過程中使用設備、適應情況、課堂參與度、線上考試感受等多方面調查,共收回有效問卷501份。
線上學習工具多種設備混合使用特點突出? 大學生在進行線上學習時使用的設備呈混合并用的顯著特點。如圖1所示,選擇多種設備混合應用的人數高達284人,占比最高,為57%;其次,使用手機進行線上學習的學生人數為138人,占比27%;選擇用電腦的學生人數占11%;僅有5%的學生使用平板電腦進行線上學習,所占比重最小。
線上學習使用軟件多樣化? 如圖2所示,大學生線上學習使用到的軟件或平臺種類豐富、涉及甚廣,占比從大到小依次為“學習通、知到”(83.23%)、“釘釘、騰訊課堂、WeLink、Zoom”(67.47%)、“QQ/微信”(57.09%)、“雨課堂、藍墨云班課”(22.75%)。由此可以看出,大學生線上學習渠道呈現多種線上學習平臺、軟件交互使用的特征。
2 大學生線上學習適應度與效果分析
整體適應度較好,多法并用提高學習效率
1)大學生線上學習的適應性。如圖3所示,大學生對線上學習的整體適應情況較為樂觀,表示非常適應以及較好適應的學生占比達到61.48%;不太適應和無法適應的學生占比相對較小,總和不到10%。其原因為線上教學開展已經有一段時間,學生逐漸接受該教學方式。同時,這與學生本身的自律性,教師的耐心教導密不可分。
2)大學生線上學習方法。大學生在逐漸適應線上學習的同時,已經找到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如圖4所示,使用“課后復習+作業”這一學習方法占比最高,為71.46%;其次為“記筆記”,占59.28%;其余方法占比依次為38.72%、29.14%、26.75%;“無其他方法”的學生占比僅為8.38%。
綜上,學生在線上教學中均呈現較好適應的特點,且大部分學生具備高效的學習方法,但仍存在無法適應線上學習及無學習方法的情況。對于此類學生而言,他們首先應努力適應新的學習環境,充分利用線上學習時間地點靈活、錄播課程可反復觀看等優勢,根據學習任務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習目標;其次在遇到疑難問題時與同學和老師多加溝通,提高對課前預習的重視程度,多種學習方法相結合提高學習效率,以盡快適應線上教學這一新模式。
視頻觀看體現出較為明顯的主觀選擇性? 大學生在觀看線上授課視頻時,體現出較為明顯的主觀選擇性。如圖5所示,不論年級高低,“根據課程重要程度選擇性觀看”這一選項均達到最高占比,其中研究生占比達到55.26%,最低的大一學生占比也達到了43.38%;“認真聽講、反復觀看”這一選項在各年級占比均處于第二位;“以完成任務點為目的”占比最低,均在15%左右。
綜上,各年級學生在線上學習時呈現出略顯消極的態度。若要改善此情況,學生應當做到個人的自律,重視任何一門課程;任課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喜好優化教學內容,提供內容更為精煉、講解更加清晰且更富有吸引力的教學視頻。
3 大學生線上學習自主性與參與度變化特點
大學生線上學習自主性有所提升? 大學生在線上學習期間,學習自主性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如圖6所示,有57.08%的學生反映,在疫情期間線上學習對自身的學習自主性有不同程度的促進作用,但仍有15.37%的學生表示自主學習能力沒有變化或效果不顯著。
綜上,線上教學的局限性、學生的學業更多依賴于自身的主觀意愿,這是影響大學生學習自主性提升的主要原因。教師適時地對學生進行教學引導,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愿,提升高校大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是對學生學習能力方面質的改變,不管未來的教育發展為何種模式,學生都能快速適應并收獲頗豐。
課堂互動方式豐富,學生參與較為積極? 在線上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多種方式增強課上學習氛圍,增加與學生的互動,包括隨機提問或搶答、建立討論組、與學生探討疑難點、輔導完成課后作業等(見圖7),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有所提高。如圖8所示,參與調查的學生中共有超半數的學生認為線上課堂的參與度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表示有一定程度增加和明顯增加的占比分別為38.12%和13.97%;27.15%的學生表示沒有明顯變
化;還有20.76%的學生表示有所下降。
綜上,課堂互動及參與度的上升有助于提升大學生的課上專注度,使其注意力時刻保持在課堂上。教師應抓住學生心理弱點,增加課堂互動方式,并適當設置獎勵機制,以此來鍛煉學生思維的敏捷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升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4 大學生線上考試特點分析
大學生對待線上考試的態度? 整體而言,大學生面對線上考試態度端正,備考認真。如圖9所示,在參與調查的學生中,有72%的學生表示面對線上考試會認真復習,仔細作答;9%的學生抱著隨便考考的無所謂心態。由此可見,大多數學生能快速適應線上考試,積極備戰期末考試,這是學生、教師、學校三方共同努力的結果。
大學生對線上考試評價方式的效果認知? 如圖10所示,由于在線上學習中,學生對知識把握不牢靠,面對考試的壓力多有上升,有此感受的學生占比39.32%;由于在家時間可自由支配,有36.73%的學生表示復習的時間充裕性有所上升;線上網絡的不穩定性、網絡平臺中視角的局限性以及一些外界因素的干擾,都對此次線上考試的公正性造成或多或少的影響,這直接導致35.13%的學生認為此次考試的公正性降低。
首次大規模的線上教育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一種挑戰。面對線上考試出現的問題,學生應做到自覺遵守考場紀律;教師要通過線上班會等方式,增強學生線上考試自覺性;學校應使用官方平臺,嚴肅考試紀律;線上授課平臺也應不斷完善監考功能,使線上考試的公平性、真實性得到保障。
5 大學生對線上學習的綜合評價
線上學習優缺點綜合分析? 線上學習優勢明顯的同時也有不容忽視的缺陷,亟待改進。如圖11所示,“學習時間、地點靈活”“錄播課程反復觀看”“學習方式便捷”“學習資源豐富”這四個優點分別占比31%、29%、22%、18%。而線上學習的弊端包括“網絡不穩定,平臺切換煩瑣”“缺少學習氛圍,注意力不集中”“易引發用眼疲勞,身體不適”“缺乏師生互動”,分別占比68.66%、60.68%、59.48%、41.52%,如圖12所示。
綜上,學校以及任課教師應當不斷調整,充分運用線上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豐富且便利的資源,最大化發揮出線上教學的優勢。針對線上教學存在的弊端,校方應與教學平臺開展溝通,保障平臺運行的穩定性,同時整合教學資源至指定平臺或APP,降低學生操作的復雜性;對教學安排進行合理調整,并結合適當的體育鍛煉計劃,保證學生的身體健康。
大學生對未來學習模式的期望? 經調查發現,大學生未來更期待線上和線下結合的學習模式。參與調查的學生中有256人表示在疫情過后更希望采用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占比51%;單獨選擇線下或線上模式的學生占比相對較低,分別為33%、16%(見圖13)。線上線下教學相結合,可以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取長補短,為學生打造更加高質高效的學習模式,為未來教育模式轉型提供新的方向。
6 結語
通過本次調查,對大學生線上學習適應度以及特點等方面進行了深入分析。通過調查發現,多數大學生對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表現出更高的期許。該種教學模式不僅是對教師的全新考驗,也是對“互聯網+”、5G技術的結合與應用。在未來的教育中,期望可以做到多方齊力、多措并舉,開拓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新型教學模式,打造出優質的學習平臺,推動教育事業更好更快發展。■
參考文獻
[1]胡寶胤,劉潤民.大學生疫情防控期居家網絡課程學習行為調查[J].晉城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4):12-16.
[2]戴文純,于抒含.大學生網絡直播課堂學習的挑戰及對策:以新冠肺炎疫情為背景[J].科教文匯,2020(6):54-55.
[3]孟愛青,李曉莉,武珊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大學生線上學習心理狀況調查分析[J].德州學院學報,
2020(2):1-4,12.
[4]黃菁菁,袁世清.對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大學生線上學習的思考[J].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0(1):
102-103.
[5]牛潤萍,李浩.戰“疫”期間高校學生線上教育思考與探索[J].國際公關,2020(8):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