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英,杜康力,劉佳月
高校學生作為祖國的青少年一代,在進行體育鍛煉的同時,要認清體育是一把雙刃劍,在帶給學生們健康的同時也可能因為運動而發生運動損傷。作為每一個進入到高校進行繼續深造的學生來說,公共體育課程是學生們的必修課程,不管是愛運動還是不愛運動的學生都必須修得大學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學分才能順利取得畢業證。而上公體課的學生個體差異大,因為上體育課而造成運動損傷的學生不在少數。而運動損傷的發生不僅會影響學生的身體健康還會因為運動損傷而影響到學生的學業。
功能性運動篩查(Function Movement Scream)簡稱FMSTM,是用來檢測評估個人基本運動模式的工具,其目的是檢測和評估個人在成型的運動模式中,基本運動能力的薄弱環節,如肌肉柔韌性、肌肉力量以及關節靈活性不足和身體不平衡等。通過功能性篩查出來的人體基本運動能力薄弱環節會發生一定程度的代償,從而保持運動模式的進行,長此以往的代償行為,會導致運動性損傷或者是潛在的運動性損傷風險。
在2019-2020學年第一學期,在新入校的普通大學生中隨機抽取兩個班級,兩個班級的人數一樣n=40,男女比例一樣F=15、M=25,專業背景一樣(學生都來自國際商學院),從而保證了實驗組和對照組人員的一致性。所有參與實驗的學生簽署自愿參與實驗同意書。受試者的情況如表一所示。所有實驗組的學生接受課程前的FMS測試,通過得分情況,對學生進行評估。制定安全有效的體能訓練計劃,對訓練計劃進行難度的分級,分級低級、中級、高級三個等級,上課中,教師安排課程內容,宣布課程計劃,學生們依據自己的得分情況,以及自我感受,對課程內容的等級進行選擇,教師在課中對學生進行引導并幫學生進行正確的體能動作練習。另一個班級的同學不進行任何刻意的安排,體育課的內容以傳統的跑跳投基礎運動形式展開。

表1 受試者情況表
1.2.1 FMS測試
FMS的測試由7個不同的動作模式組成,受試者在測試員的監督和指導下分別完成這7個動作,測試員通過肉眼觀察、視頻慢動作分析以及量尺的測量,對受試者每一個動作的完成情況進行打分。通過分數的統計和分析,得出受試者的運動模型薄弱環節,為了讓受試者不因為自身運動模型的薄弱環節而產生更多的身體運動代償,來制定普遍適合于受試者的體能訓練計劃。測試包括:(1)深蹲,(2)跨欄步,(3)直線引弓箭步,(4)肩部靈活性,(5)主動支腿抬高,(6)軀干穩定性俯臥撐,(7)軀干旋轉穩定性。評分標準:0分(做任何動作都發生疼痛,無法正常完成任何動作),1分(在運動模式出現代償的情況下,動作依然無法完成),2分(能夠完成動作,但動作過程中有代償行為),3分(動作能夠很好的完成,并沒有疼痛的感覺)。FMS的總分范圍數值在0-21之間。
1.2.2 根據測試結果實施干預計劃
1.2.2.1 制定干預計劃的原則
(1)先靈活性后穩定性原則;(2)排查確定原;(3)整體性原則;(4)個性化原則;(5)功能性恢復原則。
1.2.2.2 干預計劃的內容
制定安全有效的體能訓練計劃,對訓練計劃進行難度的分級,分級低級、中級、高級三個等級,上課中,教師安排課程內容,宣布課程計劃,學生們依據自己的得分情況,以及自我感受,對課程內容的等級進行選擇,教師在課中對學生進行引導并幫學生進行正確的體能動作練習。體能鍛煉完成后在進行傳統的跑跳投技能練習。另一個班級的同學不進行任何刻意的安排,體育課的內容以傳統的跑跳投基礎運動形式展開。
對實驗組的學生進行干預持續時間為15周,每周在正常上課的時間進行。干預計劃由任課教師進行講解和指導,讓學生兩人一組,一個輔助一個練習,自己選擇適合自己等級訓練方式(以自我感覺為主),并督促學生按時按量完成訓練計劃。該計劃主要針對學生的髖關節、踝關節和肩關節的靈活性及穩定性進行展開。詳細訓練計劃見下表。以上表格中,表一是大概的訓練計劃大綱,表二是具體的訓練內容。首先是針對同學們的關節靈活性進行改善,再者每周對同學們進行一次力量性的訓練以提高其穩定性。

表2 體能訓練計劃

表3 體能訓練內容詳細動作

表4 訓練前后FMS平均得分比較
從表4可以看出進過系統的體能訓練,同學嫩的FMS的得分平均值都有一個穩固的提升,這說明處在18至19歲的同學們的身體素質潛力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提升空間的前提是經過專門的指導和訓練才能有效地達到。

表5 訓練前后發生運動損傷的概率比較

表6 訓練前后發生急性運動損傷的概率比較
從表5和表6中可以看到,同學們在進行一學期的專門設計的體能訓練后,綜合運動損傷率和急性運動損傷率都有明顯的降低趨勢。急性損傷的發生,基本上都是由于技能的不熟練和協調穩定性差造成,導致手肘撐地肌肉拉傷,還有就是運動幅度是自身柔韌性承受范圍之外,導致韌帶損傷,等等。
FMS功能性測試普遍在美國的康復領域和體適能領域得到開展,這種測試手段的優點是,空間的局限性不大,在任何空曠的地方都可以進行測試。而且這種方式比較簡單而且安全。所需要的器材也很容易得到。人體運動生物鏈中,由于肌肉力量發展的不平衡、身體核心部位的不穩定以及由于柔韌性的阻礙而導致的身體的不靈活,都是進行運動展示時的障礙。尤其是當自身的不平衡、不穩定以及不靈活而需要非動力肌肉群去代償完成的情況下,是最容易發生運動損傷的。FMS功能性測試中的7個動作,能很好測試到被試人員的關節肌肉障礙點。根據被試者不同的得分情況,可用運用不同的體能鍛煉方法和手段來對被試者進行正確的肌肉記憶矯正。在實際的生活中,人們覺得體能訓練比較枯燥、單調,所以更愿意在熱身后就直接進行各種技能的練習。但實際上,長期的代償性技能練習,可能暫時會讓你看到訓練效果,但是長此以往的訓練,會導致運動者出現慢性運動損傷以及更加嚴重的急性運動損傷。損傷出現后,運動者的運動壽命會減少,運動技能的提升空間也會得到壓縮。筆者在設計體能訓練計劃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到被試者的年齡階段是處于身體素質都還沒有完全定型的階段。在這個階段接受功能性篩查評估,并用科學的體能鍛煉手段進行有效的介入,不僅豐富了大學公共體育課的課程內容,還能讓學生在技能的練習中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
大部分的學生并沒有專項運動經歷,更多的是廣泛的運動興趣愛好。從過頂深蹲、肩關節靈活性、軀干穩定性俯臥撐、旋轉穩定5個動作的得分來看,被試者的運動生物鏈中的肩關節、核心腰腹關節、膝關節和髖關節的靈活性和穩定性都很薄弱。這種結果的可能是因為被試者都是剛經歷高考的學生,在高考的巨大壓力下,學生們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學習文化課上,對身體的鍛煉已經長期出忽略的狀態。久坐加不良的伏案看書,從而導致了運動生物鏈的不連貫-腰部和腿部的肌肉長期處于緊張狀態,髖關節在久坐中的不到很好的鍛煉,從而導致穩定性差。在經過髖關節、肩關節的專門體能訓練,學生在傳統的運動技能跑跳投中發生運動損傷的概率明顯降低了。
每周一次傳統跑跳投項目練習之前進行專門的體能訓練,訓練計劃針對學生的柔韌性、核心穩定性、關節靈活性展開,學生的FMS得分值有了顯著的提升。尤其是軀干穩定俯臥撐測試和旋轉穩定測試的分值。訓練計劃中的特點在于,訓練計劃中有包含瑜伽體位動作的鍛煉。瑜伽體位動作練習的益處是集柔韌、力量、協調性一體的鍛煉手段。
4.1.1 在進行體適能訓練的過程中,如果身體某些關節受限,運動功能不足,則較容易出現動作代償的情況,如果長此以往進行訓練會導致運動損傷的出現。
4.1.2 通過文中的結果表明,功能性動作篩查可以檢測在進行過體適能訓練的普通大學生自身存在的弱鏈環節及錯誤的動作模式,結合測試的結果對弱鏈環節及錯誤的動作模式進行糾正訓練,減少再往后訓練過程中出現運動損傷的危險,并且提高其運動能力。
4.1.3 文中通過FMS測試的結果可以發現,女性的肩關節靈活性及下肢韌帶的柔韌性比男性的要好,而男性的上肢力量及核心力量比女性的要好。
功能性動作篩查是一項能夠有效地評價人的動作情況及發現錯誤的動作模式,所以我們應該將功能性動作篩查融入體育課中當中,讓高校公共體育課學生群體能夠了解自身容易出現的錯誤的動作模式,避免出現運動損傷的危險,以提高其在運動技能中的運動表現。針對自己所出現的問題能選擇適合自己的體能訓練手段和訓練方法,以期達到技能水平提高的同時又能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