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小青
[摘要]本文以央企境外某輸變電工程項目遠程審計為例,總結其遠程審計模式的經驗,分析創新審計模式的得失利弊,并對遠程審計新模式提出改進思路和措施,積極推動遠程審計的發展。
[關鍵詞]疫情 ? 遠程審計 ? 境外項目
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已嚴重影響到各行各業的生產經營,對央企承攬的境外工程項目的影響尤為突出。受境外當地政府抗疫政策與條件限制,境外大部分工程項目在停工與復工間反復,地處疫情較嚴重區域的工程項目甚至處于全面停工、進出受限的狀態,直接影響到項目履約與經濟效益,為央企境外項目的審計監督帶來了較大困難和壓力。面對疫情影響,積極創新內部審計模式,以非現場遠程審計方式代替現場審計,顯得尤為重要。
一、央企境外工程項目遠程審計概述
雖受全球疫情影響,但不能對境外項目放松監督、放寬條件、降低標準,應緊跟國家和企業發展戰略,按照“境外資產三年輪審工作方案”的要求,合理計劃,有序安排,實現境外工程項目內部管理標準統一、外部管理合法合規的目標。根據公司年度審計計劃,公司審計部對承建的安哥拉某輸變電工程項目開展了完工清算審計,按照公司《內部審計工作實施細則》《內部審計工作實施綱要》的相關規定,利用已有在線審計作業系統,公司審計部首次采用遠程審計方式對該輸變電工程項目進行了完工清算審計。
因該輸變電工程項目工期較長(歷時4年),涉及的經濟事項較多,通過遠程審計需要審閱、核實、分析的數據與電子資料量大、內容龐雜,公司審計部通過審計準備階段、實施階段、報告階段和審計跟蹤階段四個階段,有條不紊地完成了審計與整改的全套流程工作。
一是準備階段。制訂審計計劃,完成被審計項目立項;確定審計組,完成審前調查;編制審計實施方案;下發審計通知。該階段歷時8天。
二是實施階段。審計組將正式版審計公告掃描件下發至被審計單位,要求張貼于被審計項目部現場辦公區域,并提供審計期間的問題線索舉報專用電子郵箱,審計組與被審計單位現場主要領導、管理人員召開審計進點視頻會議,簽認審計承諾并提交簽字蓋章掃描件,要求被審計單位提供所需的現場照片與視頻,開展個別人員視頻談話,查閱電子資料,集中答疑,并完成底稿編制。該階段歷時12天。
三是報告階段。完成審計報告初稿編制,并下發審計報告征求意見稿,經與被審計單位充分溝通后,完成審計報告終稿,下發審計意見。該階段歷時7天。
四是審計跟蹤階段。按照審計意見與要求,對被審計單位上報的審計整改內容進行核實,保證審計發現問題整改落實到位,并積極推動審計結果得到有效運用。該階段歷時30天。
遠程審計過程中,審計組通過查閱電子資料、抽查取樣、分析計算等方式,對該輸變電工程項目在審計期間的全部經濟事項及被審計期間的經營指標完成情況、合同履約與項目盈虧情況、工程質量與安全管控情況、“三重一大”的執行情況以及項目管理的得失利弊予以重點關注。對該項目采取的遠程審計為被審計單位梳理了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的方向,審計結果得到有效運用,對于立行立改的事項及時整改到位,對于“木已成舟”“既成事實”的事項,在被審計單位承建的各在建工程項目中全面排查,實現了舉一反三的整改效果。同時,本次遠程審計成果也為公司領導提供了有效可靠的決策依據。
二、遠程審計取得的實效
遠程審計的創新嘗試實現了預期目標,體現了內部審計“監督與服務并重”的宗旨,切實發揮了內部審計的職能作用。
一是實現疫情防控與內部審計“雙落實、雙見效”。通過遠程審計,在境外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嚴峻的現實狀況下,真正做到了“零接觸審計”,審計人員與被審計單位的人員均避免了攜帶、傳播疫情的可能,不僅確保了個人的健康與安全,而且積極響應了國家疫情防控的號召。同時,公司內部審計工作并未因疫情影響而亂了陣腳,依然采取遠程審計等多途徑、多方法完成既定審計任務,并達到了預期效果。
二是進一步規范了審計信息傳輸的安全意識和行為。傳統現場審計中,對于較大容量的審計文件、資料,審計人員要求被審計單位對口管理人員通過U盤拷貝或QQ、微信客戶端發送等方式傳遞,存在網絡病毒入侵及關鍵資料泄露的風險。遠程審計中,對需要傳送的電子資料,均要求采用專用審計系統上傳,對于超大文件資料無法通過專用系統上傳的,經指定郵箱或第三方網絡軟件發送前,必須將核心資料單獨上傳至專用審計系統,其他資料嚴格按照公司信息化管理要求進行病毒查殺后加密傳送,以保證遠程審計資料的安全性。
三是實現了降本增效的目的。通過遠程審計,不僅大大節約了審計人員赴境外工程項目出差途中的汽車、火車、飛機輾轉的行程時間,還切實降低了赴境外工程項目出差審計的差旅費與接待費等成本。同時,審計人員辦公不受環境限制,實現了辦公室與居家兩種場所辦公,且辦公過程中可通過網絡語音、視頻等途徑與被審計單位人員進行溝通、聯系,保證了工作的連續性。
四是加快了內部審計信息化進程。針對境外工程項目采用遠程審計形式,實現了施工企業內部審計逐步從傳統審計方式向審計信息化的邁進,同時也通過內部審計模式創新逐步推動施工企業從傳統財務審計向以經濟效益為核心的管理審計轉變。
三、遠程審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遠程審計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公司審計部通過積極學習先進審計單位的經驗,創新審計模式的嘗試,雖然實現了預期目標,但審計過程中也存在一些需要加強和改進的方面,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遠程審計中存在無法直接獲取材料的問題,如憑證附件、現場原始簽認材料、“三重一大”紙質材料、簽認的結算報表等大量數據支撐與佐證的原始材料,以及現場大量的實物資產,需要現場專業對口人員發送掃描件或通過照片、視頻反饋,需耗費被審計單位一定的人力、物力,增大了被審計單位現場的工作量。
二是因境外項目地理環境的特殊性,開展遠程審計不像現場審計那樣直截了當,對存在的疑問無法實現實時溝通與反饋,審計人員需要將大量的疑問進行階段性匯總,充分考慮國內與國外的時差問題(如被審計單位所在國與國內時差為7小時),進行集中聯系溝通、答疑解決,對開展遠程審計的工作效率產生一定影響。
三是部分關鍵電子資料的可信度甄別較困難,存在一定的審計風險。采用遠程審計,審計資料全部為電子資料,因目前信息化硬件與軟件的飛速發展,部分關鍵電子資料的真實性、可靠性難以快速甄別,審計人員要花費更多的精力進行梳理,通過大量的比對分析、核實驗證,得到部分結論的準確性對審計結果仍然存在一定的影響,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外部審計風險。
四是處于境外發展相對落后國家的工程項目,地理位置偏遠,現場自然環境差,網絡覆蓋不全,時常出現斷網、斷電情況,給遠程審計的聯絡、溝通帶來極大不便,且延長了遠程審計的時長。
四、進一步完善遠程審計的思路與措施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內部審計工作要積極推進公司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并給予建設性意見和建議,竭力將項目管理系統、財務系統、內部審計系統有效融合,逐步使審前調查、審計實施、審后跟蹤等重要環節實現信息化一體化操作,以促進內部審計質量與效率的提升。
一是進一步提升各級領導對遠程審計的重視程度。遠程審計更需要被審計單位的重視,尤其是得到各級領導的足夠重視,得到被審計單位的認同與積極配合,開展遠程審計方能實現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不斷加大遠程審計的覆蓋面,實現審計團隊的與時俱進。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長期影響,所在單位承建的重大工程項目、問題項目不僅處于境外,部分也處于國內“疫情高中風險地區”。公司審計部后續將從境外工程項目的遠程審計中不斷總結、完善經驗,對疫情期間無法趕赴現場的境內、境外工程項目實現遠程審計的全覆蓋,以積極踐行“以審代訓”,不斷提升內部審計人員的信息化工作能力,實現內部審計團隊信息化水平的與時俱進。
三是強化制度保障體系,實現責任追究跟人跟崗,確保遠程審計質量。實施遠程審計過程中,雖然被審計單位負責人對提交電子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進行簽字確認,但不排除電子資料中存在虛假數據信息的可能,這將對審計結論產生較大影響,還可能帶來外部審計風險。鑒于此,公司審計部將加大對審計責任追究制度的進一步完善和細化,將遠程審計納入內部審計制度體系,針對遠程審計中存在的弄虛作假行為,審計時未發現但后續審計或外部審計時發現的,將對遠程審計期間的項目負責人及上一級負責人給予嚴肅追責處理,不論原負責人是否在崗、是否晉升,均要進行追責。同時,將遠程審計的結果作為干部推薦、提拔的重要參考依據之一。
四是逐步推動遠程審計常態化。公司審計部將根據三大系統融合進程,每年至少保證境外與境內各有一個項目采用遠程審計,并著重對關注度高、風險突出、問題多的項目實施過程開展遠程審計,針對開展過遠程審計的項目,適時開展赴項目現場的后續跟蹤審計,確保重點關注項目的審計質量。
公司將嚴格按照國資委、集團公司對所在企業承攬的境外工程項目采取“三年輪審”(2020—2022年)的要求,充分考慮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通過認真分析、研究、總結,多途徑、多舉措創新內部審計模式,積極助力公司內部審計成效穩步提升。
(作者單位:中國水利水電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郵政編碼:810007,電子郵箱:89293257@qq.com)
主要參考文獻
馮首臣,王利志,黃振.新冠肺炎疫情下內部審計轉型思考[J].中國內部審計, 2020(7):10-11
胡靖.互聯網時代企業內部審計轉型發展的思考[J].中國內部審計, 2016(3):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