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醒花
新課改背景下逐步對小學數學教學理念與教學策略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數學學習過程作為培養小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方法。小學數學教學中,大部分學生無法深刻認識與理解所學的數學知識點,由于小學生智力尚未發育成熟,造成教學效果不佳。
一、新課改后小學數學教學理念
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只有保持積極向上的教學理念,才能為實現教學目標帶來助力。新課改背景下,提出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過去的教學中堅持運用應試教育,教師所有的教學都是圍繞著提高學生考試成績出發。此種教學方法不能真正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班級中大部分學生容易失去學習數學的信心,學習成績直線下降。新課改為了培養出適宜國家發展的人才,提倡學生為主體的理念,重視學生主體地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教學中兼顧學生性格特點,結合學生實際展開教學,通過變革教學方式與內容,實現小學數學真正變革的目標。
二、新課改背景下優化小學數學教學的策略
1.游戲教學法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游戲教學法屬于一種能夠增強學生學習效果的有效措施。在設計游戲當中需要堅持把實現教學目標作為核心要素,從教學大綱提出的要求出發,設計出合理的游戲形式。從而幫助學生在玩游戲中掌握所學數學知識點,促使學生主動思考,加強學生數學學習的分析能力與理解能力。與此同時,學生要深入理解與認識所學內容,在無形當中增強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趣味程度,調動起小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例如:小學數學教師在為學生講解有關“位置和方向”這部分內容時,教師能夠為學生組織有關的游戲,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意愿站到教室的不同位置上,主要是要求學生站到教室四個拐角的位置,幫助學生更順利地分辨方向;教師接著選擇另外四名學生,將他們的雙眼用手絹蒙住,這四名學生分別按照教師給出的指示,找到目標位置,整個過程教師要確保參與游戲的學生周邊環境的安全性。一旦在尋找位置的學生在規定時間里成功找到位置,那么就要給予學生獎勵。結合學生游戲的情況,教師適當加入教學內容,向學生提問“站在四個角落的學生,如果以某一個學生作為中心,其他三人的方向是怎樣的?更換一位學生呢,另外三位學生的方向又是怎樣的?”這時候,學生們在玩游戲中思考問題,加深對所學內容的印象,加上教師的引導,學生就能快速掌握好方向與位置的內容,從而讓學生從游戲當中學習到數學知識點,從游戲當中意識到數學知識與實踐生活之間的關系,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
2.多媒體教學法
多媒體具有比較強的交互性的特征,教師要發揮出多媒體的這一特征,給學生呈現出豐富多彩的數學內容,利用多媒體教學法幫助學生更多地學習數學知識,從而增強學生學習效果。比如:小學數學教師為學生講解有關“三角形”的內容時,由于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經常會看到三角形,讓學生可以從實際生活經驗出發,學習數學知識,在課堂當中教師要發揮出學生的主體性,從學生實際生活出發,利用多媒體給學生直觀呈現出三角形的圖片、視頻資料。先帶著學生仔細觀察三角形的特點,讓學生認識到三角形的種類,深入引導學生學習三角形的特性。通過多媒體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更清晰地了解有關三角形的知識點,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讓學生更高效地掌握數學知識點,從而提高教學有效性。
3.小組合作學習
新課改背景下,小組合作學習成為了一種備受歡迎的教學模式。小學數學中高段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完全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與思維水平,準確掌握好數學教材知識點,為學生設計出具有啟發性、發散性的問題,提供給學生展開探討,并提出合理的要求,促使學生展開合作,加強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比如:小學數學教師為學生講解有關“圓的認識”這方面的知識點時,向學生們提問:同學們在游樂園中玩耍,有沒有見過用圓形塑料圈套圈的游戲?學生紛紛表示見過。教師繼續向學生提問:如果在這一個套圈游戲中,一群人站在相同一條直線上,或者一群人站在正方形的各條邊上,或者是站在圓圈邊上,哪種方式比較公平呢,是否能夠說出原因呢?學生們立即進行激烈的討論,有的學生說直線,有的學生說正方形的各條邊,有的學生說圓形。教師之后為學生提供引導:“學生們,想想站在哪里距離中心目標最為接近呢?”有部分學生得到啟發,立刻與其他學生展開研究:“是否能夠通過判斷人所站位置和中心點間的距離來判斷哪種方法最為公平,若是距離都相等,所套到的幾率一樣;如果距離不等,那么所套到的幾率就不同。”經過分析,學生們得出圓形套圈更為公平的結果。教師讓學生們經過小組合作討論獲得“圓中心到圓上任何一個點的距離相等”的結論,讓學生認識到相關圓形的知識,提高教學有效性。
綜上,新課改下優化小學數學教學策略,教師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提出多種教學策略,提高學生學習能力,讓學生真正成長為具有數學素養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