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新華
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對于每一位小學語文老師來說都是一直追求的目標。那么在小學語文教學的實際工作中,老師就要對這項教育事業傾注自己的感情,在教導小學生的過程中,對學生和教學事業都要有感情傾入,要全身心地投入對教材的鉆研、學習方法的總結和反思,還有對學生擴展學習能力的探索等等,進而有效地引導小學生和老師一起進行教學效率的提升。以我自身作為小學語文老師的經驗來談,只要老師和學生能夠互尊互信,保持一致的目標,便可以使小學生學習成績、能力和創新學習得到全面發展,老師更可以達到教學質量提高的效果。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多年的教學經驗告訴我,良好、穩健的班風和學風是提升教學質量的前提,因為教學質量的提高與每個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息息相關。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學生擁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才能專心聽好課。因此,每學期開學前兩周最為重要,這兩周要著重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形成良好的班級學習氛圍,才會有較高的課堂教學效率。當然,學生需要養成的語文習慣較多。首先在識字、寫字方面,培養下列習慣:主動識字、規范書寫、提高寫字速度;自覺預習、適時筆記;使用文明禮貌語言、耐心傾聽;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積累習作素材等。我們若能根據課程設置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將這些習慣的培養,分布于幾個學期各個階段,我們就會發現,學生在習慣的養成下學習起來格外輕松,有規律就有信心,而教師也會由此獲得更多的寶貴時間來組織更高層次的教學,這樣的語文課堂教學質量必定提高。
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尤其是對于小學生來說,興趣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由于小學生的年齡低,他們很難靜下心來進行長時間的學習。因此,要使課堂教學順利開展,教師就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懷著好奇與求知的心理學習。語文是一門工具學科,對學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難,在這樣一種大環境之下,要教好語文,就要讓學生喜愛語文,讓他們對語文產生興趣。為此,在教學中,我非常注重增加語文學習的趣味性,比如盡量多講一些文化生活故事,課堂語言力求簡潔明快,生動活潑,幽默風趣,經常運用豐富多彩的直觀教學用具,引進多媒體教學技術,開展與語文有關的競爭活動……通過種種方式,讓學生更加了解語文,更加喜歡學習語文。
注重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
我深知語文教學必須重視積累運用,只有學生對知識有了一定積累之后才能運用。為了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我開展多種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一是優秀書籍的閱讀。通過老師推薦,學生主動進行課外閱讀,學生閱讀量增加的同時,必然收獲許多東西。二是好詞佳句的收集。在不斷收集整理的過程中,學生的詞匯積累有了明顯增多。三是開展各種語文活動。如辯論、演講、小表演等等。學生在活動中增長了知識,訓練了動腦、動口、動手的能力。
嚴中有愛,教好每一個學生
要想讓學生取得好成績,我覺得還應該做到嚴中有愛。小學生的自我約束力很差,需要對他們嚴格要求,讓他們知道什么是該做的、什么是不該做的。比如課堂上必須認真聽講,家庭作業是必須做完的,寫作業時寫字必須認真等,想讓他們自覺地、主動地學習,就需要對他們關愛。對學生的愛一方面就體現在對他們的表揚,因此我在課堂上及時鼓勵學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利用晨讀課時間,對學生的表現情況進行總結,以獎勵表揚為主。
備好、上好每一節課
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節。備學生,又要備教法,還要把握每篇課文的重難點。備課不充分或者備得不好,會嚴重影響課堂氣氛和課堂效率。意識到備課的重要性,每天我都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備課上,認認真真鉆研教材和教法,不滿意就不收工。雖然辛苦,但事實證明是值得的。以讀為主是當今語文課堂教學的主旋律。教學中我把朗讀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我認為學習語言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外部語言不斷內化的過程,實現這一內化的過程,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就是朗讀。所以我在平時教學一篇新課文時,學生讀不好書我是不會開講的。學生讀書能力差別大,為了照顧班內的學困生,每天晨讀課我就找好學生領大家讀,或者我范讀,然后找學困生讀,直到把課文讀熟為止。課堂上,我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兩項結合,課堂教學效率大大提升。
總之,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是每一位語文教師的主要教學目標。在新課標的教學理念下,教師在教學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結合課堂教學的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環節,并讓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使其成為課堂的主人,進而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構建優質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
(作者單位:山東省棗莊市嶧城區劉村張店聯合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