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亭婉
“萬丈高樓平地起”,低年級是學習語言文字的黃金時期,是打好語言基礎的關鍵。識字教學貫穿于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是教學過程中的重點、難點,也是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的基礎。那么在當今語文課堂中,識字教學的現狀是怎樣的?存在著哪些問題?我們又該如何快速高效的達到識字教學的目的呢?這是本篇論文所要探究的。
關鍵詞:識字教學? 語言? 情景? 合作
一、識字教學的現狀
現如今,低年級新教材的識字量比以前增加很多,每篇課文要求識字少則七八個,多則十幾個,并且字形復雜。根據這一階段兒童的心理特征:他們活潑好動,不能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喜歡具體形象的東西。常常是學一些忘一些,老師帶領反復識記、背誦,也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結果往往是學生苦不堪言,老師更是感覺身心俱疲,達不到教學目標,很難完成教學任務。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已經表現出各種不同程度的閱讀興趣,閱讀習慣。有的孩子一下課就去讀書角閱讀課外書,而有的孩子則很少去翻閱書籍。這常常是由于識字量的缺乏,造成學生在課外讀物時的語言障礙,從而形成理解障礙,最終導致閱讀興趣的下降。語文學科的學習重在閱讀二字,尤其是課外閱讀,然而閱讀的質與量都與識字量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這就使得我們的識字教學,成為了不容忽視的研究話題。從古至今,對識字教學的研究從未停止。面對眾多的教改經驗和異彩紛呈的教學教法,我們應該集百家之長,綜合、靈活地運用多種識字教學方法,給孩子們創造一個不一樣的趣味課堂。
二、識字教學存在的問題
識字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以后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的基礎。在新課程的引導下,識字教學遵循了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培養學生的識字興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但是,目前低年級識字還存在一些問題。
(一)教師的問題
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起點,但現在仍存在著許多問題,面臨著嚴峻的考驗。教師的識字教學問題主要體現在:
1.教學階段特點不明確
教育的每個階段都要有清晰、明確的教學目標和教學特點,教師對教學階段的教學特點不明確,直接影響教學效果。這不僅是教師對自己的不負責任,更是對學生產生十分嚴重的影響。低年級的教師總認為一味的進行漢字教學簡單枯燥,沒有深度,顯示不出語文功底,于是不顧及低年度階段的教學特點。這樣只能使學生難以打好語文功底,對孩子以后的閱讀、作文等產生十分不良的影響。
2.教師教學理念陳舊
目前一個普遍的現象是教師過于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學生的學習自主性、積極性,導致了學生學習被動。教師過分要求學生遵循統一的教學程式,沒有給學生自己積極學習思維活動的空間,不能主動地去識字、記字。在過去的很多年間,傳統的教學方式使得識字很機械、甚至枯燥,只是簡單的重復,這樣的環境中往往是師生都失去興趣。
(二)學生的問題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段要求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學習獨立識字。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學會用音序檢字法和部首檢字法查字典。而目前低年級學生的識
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學生缺乏識字興趣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語文課堂應該是夢幻的、發散的、充滿情趣的,但是國內的課堂往往忽視兒童的心理和情感上的需要,片面追求成績、紀律,使得課堂氣氛過于嚴肅,不僅違背低年級語文的教學規律,而且也沒有達到識字教學本身的內在要求。
2.學生識字效率低
中國的學生學習負擔長期過重,而且新課標對于學生的寫字姿勢、寫字習慣都做出要求,書寫盡量要規范、端莊、整潔。學生有時往往為了這些而忽略了效率;教師為了讓學生能夠記得住、記得牢,要求學生機械的、重復的抄寫,久而久之,學生精神會有些麻木,思維與下筆不同步,根本談不上練習,只是寫字的機器,不僅沒有很好的掌握生字,甚至還會出現終生錯字的弊端。
三、低年級識字教學實施的對策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第一學段是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寫字的愿望。為了提升小學生的識字量,提高小學生識字質量,提升學生寫作能力,有以下幾種對
策可供參考。
(一)重視識字教學,明確階段目標
在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中,要明確教學目標,明確的落實一至二年級的教學重點,緊抓識字環節,不能為了閱讀、理解而識字,不能蜻蜓點水式的處理,并且教師要在教學時間、教學環節、教師指導、學生認記等方面給予保證。
1.明確課時目標
識字是以至二年級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必須引起教師的高度重視,教師必須在高度重視的基礎上合理分配教學任務。 一般課文的教學都安排兩課時,其中第一課時應將重點放在認識生字上,指導學生從音、形、義三個方面去識記生字,既要有感性的認識,又要有理性的認識。要多分析字形,突出重點。對重點的生字、部首還要進行寫字指導。
2.鼓勵學生自主識字
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也沒有兩個完全一樣的學生。每個人的理解能力不同,興奮點不同,有的資質較高的學生一堂課會吸收很多知識,有的卻只能掌握很少一部分。因此,對于學生自創的獨特的識字方法,教師要多加鼓勵,有時即使學生編得和想得不夠好,不夠完整或者不夠正確,教師也要鼓勵他們獨特的思維,同時,在方法上對他們進行指導。
3.激發識字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調動學生積極興趣的調味劑。有了興趣,學習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當學生也認為是一種享受時,就會愿意去發現知識的奧秘,就會樂于學習,而不是被迫的接受。低年級學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能夠順應孩子的心理特點,能夠結合生活和實際,教師巧妙的創設有趣的情景,經可以使學生更有興味的投入學生中,更樂于學習。
總之,識字教學不能千課一面、千篇一律,讓學生覺得是一種負擔,而應讓學生在積極主動中,在體驗成功與樂趣中,讓一個個方塊漢字,化為一個個有個性、有生命、充滿智慧的東西,進入孩子的世界,走進孩子的心里。只要我們多去探索,發揮教師的主導地位,引導學生去挖掘漢字中的奧秘,通過各種教法,各種途徑,使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熟練地掌握所學的生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識字學習由枯燥變為有趣。讓他們獨立探索、大膽想象,去想各種各樣的巧妙辦法,這樣,識字教學會變的很容易,學生必定能夠越學越輕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