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企洲



關鍵詞:胰腺癌;個體化護理;不良情緒;生活質量
胰腺癌是一種消化系統惡性腫瘤,常發病于胰腺外分泌腺,是一種惡性度高、隱匿性強的腫瘤疾病[1]。流行病學資料顯示,胰腺癌發病率逐年升高,已成為重大公共衛生焦點之一[2]。盡管腫瘤的預防、診斷、治療等技術手段快速發展,但由于胰腺癌患者在發病時大多已處于中晚期,治療預后較差,患者3年生存率仍較低。目前,外科手術仍是治療胰腺癌的首要措施,但胰腺手術切除的創傷大、手術復雜,患者多臟器受累,導致患者手術效果差,術后疼痛嚴重、并發癥發生率高、生活質量差,患者易引起極大的負性情緒,從而影響患者治療依從性,導致術后一系列配合治療的手段難以實施[3~4]。個體化護理是一種以“患者為中心”的新型護理模式,其目的是為患者提供一系列有循證醫學支持的規范化、個性化的護理服務,對疾病的改善和預后具有良好效果[5]。本研究探討個體化護理對胰腺癌患者應用的臨床價值。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于2020年11月至2021年3月入我院的112例胰腺癌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n=56)和研究組(n=56)。研究組男36例,女20例;平均年齡(61.32±5.26)歲;平均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25.37±3.71) kg/m2。對照組男37例,女19例;平均年齡(62.18±6.03)歲;平均BMI(25.89±4.03) kg/m2。兩組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P > 0.05)。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研究對象及其家屬均知情同意。納入標準:(1)患者均接受根治術治療;(2)術后病理診斷為胰腺癌;(3)患者知情同意;(4)無精神疾病;(5)年齡<75歲。排除標準:(1)采用保守治療;(2)依從性差;(3)存在其他器質性病變;(4)無法語言溝通。
1.2 護理方法
兩組患者胰腺癌根治術后常規藥物治療。對照組應用常規護理,主要有藥物使用指導、生命體征監測、并發癥監測等。研究組應用個體化護理,包括:(1)成立個體化護理團隊(包括醫生、臨床藥師、護士等成員);(2)制訂個體化護理方案(包括疾病知識宣教、健康教育、營養指導、健康訓練、心理疏導、疼痛護理、生活方式干預等)。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不良情緒、生活質量、疼痛程度及護理滿意度。不良情緒評價: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6]、焦慮自評量表(SAS)[7]進行抑郁、焦慮情緒評分,得分≥50分為出現抑郁或焦慮。生活質量評價:采用SF-36簡化量表[8]進行生活質量評分(包括生理功能、社會功能、精神健康及軀體疼痛),得分越高,生活質量越高。疼痛程度評分:采用NRS分級法[9]進行疼痛程度評分,得分越高,疼痛越嚴重。護理滿意度評價:采用自制問卷進行護理滿意度評價,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以%表示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以(±s)表示計量資料,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干預前后不良情緒評分比較
干預前,兩組SDS評分、SAS評分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干預后,研究組SDS評分、SA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干預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干預前,兩組生理功能、社會功能、精神健康及軀體疼痛評分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干預后,研究組生理功能、社會功能、精神健康及軀體疼痛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干預前,兩組疼痛程度評分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干預后,研究組疼痛程度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討論
胰腺癌是一種高度惡性的腫瘤,患者確診時大多已處于中晚期,患者需要承受極大的心理壓力,從而影響治療效果[10]。對胰腺癌根治術患者采取的常規護理由于缺乏系統性、人性化,導致患者配合度不高,因此已不能滿足胰腺癌根治術后患者的護理需求。個體化護理是一種以“患者為中心”,具有干預性強、參與度高等特點的新型護理模式[11]。應用個體化護理對患者不良情緒和生活質量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白育英等報道指出,個體化護理能有效緩解胃癌患者負性情緒,改善生活質量。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研究組急性情緒評分,疼痛程度評分均低于對照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滿意度(91.07%)高于對照組(76.7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說明,個體化護理的應用效果優于常規護理。原因可能為:規范化、標準化的護理方式提高了醫療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強化了患者對疾病的正確認知,增強了患者治療信心。同時,針對疼痛的護理干預也提高了根治術后胰腺癌患者的依從性和配合度,從而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緒和生活質量,促進患者全面康復。
綜上所述,胰腺癌根治術后患者接受個體化護理的效果明顯,患者負性情緒、生活質量及疼痛程度得到明顯改善,且護理滿意度較高,具有較好的臨床價值。
參考文獻
[1]Loveday BPT,LiPton L,Thomson BN.Pancreatic cancer: An uPdate on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t[J].Aust J Gen Pract,2019,48(12):826-831.
[2]Zhang L,SanagaPalli S,Stoita A.Challenges in diagnosis of Pancreatic cancer[J].World J Gastroenterol,2018,24(19):2047-2060.
[3]McGuigan A,Kelly P,Turkington RC,et al.Pancreatic cancer: A review of clinical diagnosis, ePidemiology, treatment and outcomes[J].World J Gastroenterol,2018,24(43):4846-4861.
[4]張曉瑞,文艷杰,韓穎.子午流注擇時五行音樂療法在胰腺癌術后患者康復護理中的應用及其效果[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8,35(21):54-57.
[5]劉艷,裴勝利,杜謝琴,等.基于腦卒中后睡眠障礙患者中醫體質的個體化護理[J].護理學雜志,2020,35(22):48-51.
[6]曹伏明,李慶,張銀華.養老護理員社會支持與離職意愿的關系:抑郁、焦慮情緒的中介效應[J].中國老年學雜志,2021,41(5):1096-1099.
[7]劉艷妮,崔繼燕,付秀青.多元化護理模式對ICU患者負性情緒、睡眠質量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9,25(15):56-58.
[8]余小梅.中醫康復護理對腦梗死患者生活質量和焦慮抑郁情緒的影響[J].系統醫學,2018,3(3):190-192.
[9]吳鷗,夏青,張挺杰,等.疼痛敏感度量表可用于預測經皮靜脈穿刺的疼痛程度[J].中國疼痛醫學雜志,2020,26(9):680-684.
[10]NeoPtolemos JP,Kleeff J,Michl P,et al.TheraPeutic develoPments in Pancreatic cancer: current and future PersPectivess[J].Na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8,15(6):333-348.
[11]Rose PM.Patients' characteristics informing Practice: imProving individualized nursing care in the radiation oncology setting[J].SuPPort Care Cancer,2018,26(10):3609-3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