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蓉
【摘? ? 要】高中階段的學生有著極強的性格特點,而且高中時期是學生升學的關鍵階段,更容易發生不同的班級情況。班主任是班級的負責人,更是領頭人,因此,在班級管理上,更應該把握學生特點,從實際出發,尋求最合適的管理方法。
【關鍵詞】高中班主任? 班級管理? 科學管理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1.129
高中時期的學生相對性格突出,班主任是班級的管理者也是引領者,應當把握高中學生特點,結合實際情況,了解學生需求。本文主要探討高中階段班主任的具體管理方法,以期為班級管理提供參考意見,實現和諧班級氛圍的有效構建。
一、把握學生特點
眾所周知,高中時期是升學的關鍵時期,學生在這個階段面臨著升學的壓力,有著各種不同的心理情況。在心理方面,教師應該掌握學生的心理變化情況,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在學習方面,教師應當把握學生的學習狀態,不單純以成績作為考察目標,全方面了解學生在學習上面臨的困難和對學習的態度。在同學相處方面,高中學生陽光活潑,富有活力,對很多事物抱有好奇,同時學生之間感情深厚,在乎情誼。學生階段接觸的是最簡單最單純的情感,有一份美好和純粹蘊含在里面,同學之情是人生當中的寶貴財富。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應當肯定學生的自身特點,了解不同學生的情感訴求,做學生生活上的長輩,學習上的朋友,真真切切地與學生群體融為一體。
二、了解學生需求
班主任主要管理班級的日常事務,從班委選舉到衛生維持,再到學生的成績監督和生活引導,班主任在其中都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班級管理中,了解學生需求是實現有效科學管理的有利途徑之一。
從學生角度出發,了解學生需求,既是新課改背景下教育理念的支撐,也是實現班級治理效能的重要支點。新課改要求以學生為本,以學促教,在教育教學中,發揮以學生為導向的教學方針,了解學生的各項動態,既包括學生學習情況的變化,也包含學生在各類情感生活上的變化。教師要重視每一個學生在班級中的位置,每一個學生都是班級的一份子,教師要從學生需求入手,實現班級管理服務每一位學生。
三、科學有效地開展班級管理工作
上文中談到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應當把握學生特點,了解學生需求,從而實現科學有效管理。而具體來說,如何實現科學有效管理?具體方式是什么?筆者認為主要是班級制度的有效建立和班級氛圍的正確營造。
首先,有效建立班級制度,即最普遍的班規制定。班級作為一個整體,無論是日常上課,還是自習課程,或者是整個班級的生活方面的管理,都需要一個規則的限制和約束。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高中學生有著各種不同的行為和思想形式,應當從整體上把握班級規則的制定。詳細來講,學生是班級的核心力量,班級規定應當從學生角度出發。班主任可以在班級內部開展關于班規的討論和擬稿交流,通過學生的自主發言和實質討論,形成適合整個班級工作的班規。例如,關于班級清潔衛生的打掃,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采取輪轉的方式,讓每一位學生都能為班級服務,參與到教室清潔衛生的保持上來。另外,教室是學習的地方,應當明確不能在教室吃飯吃零食等,學生自覺遵守,能使班級制度達到最優化。班規是一個班級管理的要點所在,班主任應適當監督,督促學生遵守規定,在整個班級里形成全面肯定遵守紀律的自我約束性。學生自主參與制定班規,也最大限度地肯定了民主的重要性,明確了學生是班級的核心人物,班規應當是為學生服務的規章制度。
其次,正確營造班級氛圍,此處的氛圍主要是指班級的學習氛圍以及思想氛圍,當然還有日常的生活氛圍。關于學習氛圍,高中階段的學習需要師生共同努力,所以應當在整個班級里面營造熱愛學習、積極學習的氛圍。在課堂中,學生自覺遵守課堂紀律,認真參與課堂,積極完成任課教師的相關安排。在課下學習方面,學生之間互相探討,師生之間平等交流,打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而關于階段考試,班主任應重視考試所反映出來的學習情況,而非純粹以成績為導向忽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努力。在學習上督促學生能夠有效學習,從考試成績上反思,對知識進行查漏補缺。關于思想氛圍,主要是指不攀比不抱怨、勤儉節約的思想風氣以及純粹學習的向上思想。此外是對于學生在情感上的正確引導,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情況,能夠肯定年少時期的青春萌動,但是班主任加以科學引導,并且通過與學生平等交流溝通的方式,強調現有階段學習的重要性和獨一性。這個過程中,應注重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青春期特有的叛逆思維,科學引導,從學生角度出發解決問題。而關于勤儉節約,則是要發揮優良傳統,形成勤儉節約的思想。明確班級內部學生之間有著不同的消費水平,禁止奢靡之風,有關于班級日常活動日常聚餐等團建形式,應具體考慮成本的情況,保證每一位學生在活動中的參與度。
四、培養班集體的凝聚力與向心力
班級管理應當是打造一個和諧積極向上的班集體,而面對一個集體的塑造,師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不可或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都肯定了班級集體的重要性,班級中的每位學生應當有班級的集體榮譽感和班級的歸屬感,感受作為班級一份子的無限力量。具體而言,如在學校運動會比賽中,明確班級的集體性,班級學生參與運動項目,其他學生應該保證后勤供應。在學生比賽獲勝時,所有人為其送去肯定,在比賽不利時,給予適當鼓勵。時刻明白整個班級是一個集體,班級的各項事務都是為班級服務的,讓學生能夠在班級中有強烈的歸屬感和認同感,肯定學生在班級中的支點位置。打造集體向心力也有利于班級學習環境的營造。在每一次考試中,不同班級之間的學科比較,排名比較,總會給部分班級帶來學習的壓力。班主任對此情況應當重視并科學化解此類壓力,牽頭為學生解決在學科學習上的困難,成立互助小組,同學之間幫助交流學習,有利于集體關于知識的掌握。
高中三年是學生砥礪前行的三年,是學生不懈奮斗的三年。班主任是班級的領軍人,也是核心領導人。本文主要探討在班級管理中應當結合實際情況,實踐與理論相結合,建立班級制度,營造班級氛圍,關注學生的各項需求,培養學生在班級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打造積極、向上、和諧的班集體。
參考文獻
[1]陳穎.關于高中班主任班級管理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教育科學,2018(1): 216.
[2]張嘉慧.淺析高中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J].中國校外教育,2015(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