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濤
【摘? ? 要】高中通用技術具有實用性、技術性、實踐性、科學性和人文性,同時又是一個操作性和創新性比較強的學科,其教學內容與生活息息相關。所以教師必須認識到通用技術課程的重要性,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注重對學生操作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根據高中學生的特點,運用適當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提高通用技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從而激發學生對通用技術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與綜合素養。
【關鍵詞】高中通用技術? 課堂教學? 有效性?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1.064
通用技術學科具有很強的技術性、實踐性和創新性,加強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教學,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與綜合素養,能更好地滿足各行各業發展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因此,在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目標的引領下,如何優化通用技術課堂教學,提高通用技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高課堂教育教學質量,成為通用技術教師的重要任務。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對如何提高高中通用技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出以下幾點看法。
一、加強思想重視,改變教學現狀
(一)通用技術教學現狀
從當前的高考制度來看,由于未將通用技術學科納入高考考試科目,導致高考必考科目受重視,非考科目被冷落。正是學校、教師重視程度不夠、學生學習動力不足,沒有良好的教學環境和學習氛圍,所以通用技術的教學很難保證教學到位,課堂教學效果也不理想,學科教學目標自然難以實現。
從學校師資隊伍來看,高中通用技術是一門相對較新的課程,學校缺乏通用技術的專業教師,又缺乏對通用技術教師的專業培訓,很多學校的通用技術課程都是由其他任課教師兼任,由于這部分教師在通用技術教學中的專業度不夠,沒有合理有效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教學手段陳舊,導致學生對高中通用技術課程缺乏興趣,課程教學質量和效果必然降低。
(二)改進措施
首先,提高通用技術教學的重視程度。高中通用技術課程開設的目的是不斷提升學生的技術素養,促進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和學生個性化的發展,培養學生職業規劃能力以及技術能力。要做好高中的通用技術課程教學,提高通用技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需要提高通用技術課程教學的重視程度。學校、教師和學生對通用技術課程教學都要有足夠的認識,明白通用技術教學對培養學生能力的重要性,并做好學校的課程設置安排,加強學校對通用技術教學質量的考查。比如,學校做好通用技術課程教學時間的合理設置,每學期期末把通用技術課程列入考試范疇。
其次,學校要加強通用技術專業教師的師資隊伍建設,引進或培養專業教師,提高通用技術教師的專業能力,只有改變教學方法,不斷豐富教學手段和教學經驗,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實現通用技術的教學目標。
二、以學生為主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要提高通用技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先要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教師要在充分研究課堂教學目標的基礎上,通過對學生認知能力、學習興趣以及學習需求等多方面進行分析,圍繞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行教學設計。教師不要只重視傳授學生的知識和技能,而要嘗試創設恰當的問題情景,將學生的生活和課堂聯系起來,使課堂教學充滿趣味,使學生進入積極的思維狀態。
課堂教學要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給予學生更多的課堂自由,確保學生所學的知識能夠被掌握和記憶,給枯燥的學習增添趣味。例如,教師在教學“技術與設計1”時,可以開展技術制作活動,讓學生找到紙板、塑料、礦泉水瓶、吸管等通用材料,以班級為單位,分組進行創意制作大賽,需要設計的作品包括小背包、錢包、相框、燈籠等形式多種多樣,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創新意識,設計符合自身思考的作品,給學生的課堂創造良好的氛圍,增添課堂的趣味性。
另外,在通用技術課堂教學中,由于信息技術得天獨厚的優勢,借助信息技術可以將課程內容生動形象地展現出來,利用學生的聽覺、視覺,也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在課前準備時可以進行一些信息收集,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呈現豐富的教學資源,并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不斷進行教學內容的延伸,使學生能夠深入了解通用技術知識和技能。例如,在教學“技術的巨大作用”時,我在課前收集了一些關于萊特兄弟與飛機和都江堰工程等方面的案例,把這些案例用PPT與視頻結合的形式在課堂上播放,讓學生思考這些案例給人們帶來了什么影響,發揮了哪些重要的作用。
三、加強技術指導,注重實踐教學
在通用技術教學中,涉及技術設計、結構設計、流程設計、設計實施等教學內容。技術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所以,開展技術設計與技術操作教學時,要注重學生的實踐操作,立足于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做”,讓學生在實踐中應用理論知識,在實踐中掌握通用技術的基本技能,在動手實踐中培養分析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培養和塑造學生的“工匠精神”。例如,在教學“體驗設計實踐”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沙發、椅子、床、茶幾、書柜、相框、桌子等家具中任意選擇一款,根據自己的喜好對其功能或造型進行創新,設計制作小家具。在全班學生都做完自己的作品后,教師組織全體學生對這些作品進行評價,看哪個學生做的作品功能性、美觀性、安全性、實用性最強;哪個學生完成作品的速度最快;哪個學生完成的作品最有特色。這樣通過學生親自動手實踐操作,既掌握了其中的技術要領,又培養了學生的創造能力,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總之,通用技術由于具備較強的技術性和實踐性,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既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要重視學生的積極參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同時要加強對信息技術與通用技術課堂教學的整合,發揮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教學優勢,有效融合教材知識與實踐知識,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不斷提升通用技術課程課堂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