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國
心力衰竭是各種心臟病的嚴重階段。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心力衰竭的發病率顯著增加,其5年生存率與惡性腫瘤相近。心力衰竭是由各種結構性或功能性心臟病引起的心室充盈和(或)射血能力下降引起的一系列臨床綜合征,是各種心臟病的晚期或終末期表現,死亡率很高。目前心力衰竭的藥物治療原則是減少水鈉潴留,減輕心臟負荷,增強心肌收縮力,抑制神經內分泌系統過度激活,抑制心肌重塑。然而,傳統的正性肌力藥物的長期療效尚不清楚,甚至一些藥物的長期使用也會增加死亡率。鈣增敏劑左西孟旦(Leosimendan)是一種新型正性肌力藥物,通過增加心肌肌鈣蛋白C對鈣離子的敏感性來增強心肌收縮力。治療劑量不會增加心肌細胞內鈣離子濃度和心肌耗氧量[1],也不會產生明顯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同時,該治療劑量通過開放三磷酸腺苷(ATP)依賴性鉀通道,擴張血管,抗心肌缺血,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改善老年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流動力學,緩解臨床癥狀。本文將本院在2018年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82例老年重度心力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了左西孟旦在老年重度心力衰竭治療中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82例老年重度心力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左西孟旦組,每組41例。對照組男27例,女14例;年齡65~90歲,平均年齡(76.12±4.71)歲。左西孟旦組男27例,女14例;年齡65~90歲,平均年齡(76.45±4.55)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應用吸氧、抗感染、強心利尿以及對癥支持等常規內科治療。在上述治療措施基礎上,對照組患者給予靜脈泵入多巴酚丁胺注射液進行治療,用藥前補充血容量、糾正血容量,多巴酚丁胺注射液初始劑量2.5 μg/(kg·min)靜脈泵入,多巴酚丁胺應用后如心率增加不超過基礎心率的20%,逐漸加量至5~10 μg/(kg·min),治療有效后再逐漸減量至停藥,連續應用不超過5~7 d。
左西孟旦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左西孟旦注射液治療。左西孟旦初始負荷量為12 μg/kg,靜脈注射10 min,隨即以0.1 μg/(kg·min)的速度靜脈滴注,1 h后增加至0.2 μg/(kg·min),并持續23 h,后續給予靜脈泵入多巴酚丁胺注射液治療,用法用量同對照組。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左心室射血分數達到50%的時間和住院時間及治療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數、6 min步行距離、腦鈉肽水平。
1.4 療效判定標準[2]顯效:治療后臨床癥狀明顯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數>50%;有效:治療后上述臨床癥狀均有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數45%~50%;無效:患者治療后,上述臨床癥狀、左心室射血分數無明顯變化,甚至惡化。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4.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左西孟旦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5.12%,高于對照組的80.49%,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數、6 min步行距離、腦鈉肽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數、6 min步行距離、腦鈉肽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左西孟旦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數高于對照組,6 min步行距離長于對照組,腦鈉肽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數達到50%的時間、住院時間比較 左西孟旦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數達到50%的時間、住院時間分別為(3.52±1.21)、(11.21±0.21)d,均短于對照組的(5.24±2.15)、(16.34±1.52)d,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n(%)]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腦鈉肽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數、6 min步行距離比較()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腦鈉肽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數、6 min步行距離比較()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aP<0.05
表3 兩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數達到50%的時間、住院時間比較(,d)

表3 兩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數達到50%的時間、住院時間比較(,d)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心力衰竭是指由各種心臟結構性或功能性疾病引起的一組綜合征,如心室充盈和(或)射血功能受損、心輸出量減少、器官組織血流灌注不足、肺循環、全身瘀血等臨床表現。發達國家成年人心力衰竭的患病率在6%~10%不等。目前臨床治療心力衰竭主要使用靜脈利尿劑、血管擴張劑和正性肌力藥[3,4]。然而,常規抗心力衰竭藥物療效不佳,長期死亡率往往很高。如何有效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尋找更有效的藥物治療是心力衰竭研究的重點。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導致殘疾或死亡的最重要原因。目前,在強調充分使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和β受體阻滯劑的基礎上,合理使用正性肌力藥對改善心力衰竭癥狀和體征、降低住院率具有重要作用。傳統的正性肌力藥物包括磷酸二酯酶峰值抑制劑和假交感神經胺抑制劑,其特點是增加細胞內環磷酸腺苷和鈣濃度,從而改善心肌收縮性[5,6]。短期治療有很大幫助,但如果長期使用,最終會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頓抑和惡性心律失常的發生率。即使長期使用某些藥物也會導致死亡率的增加[7,8]。多巴酚丁胺注射液屬于非洋地黃類強心藥,具有增強心肌收縮功能和擴張血管的作用。有國外專家通過動物實驗證實,多巴酚丁胺注射液在體內能有效降低肺動脈壓,改善微循環阻力,從而改善老年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的癥狀。然而,長期使用會增加死亡率[9,10]。
鈣增敏劑左西孟旦是一種治療心力衰竭的新藥。鈣增敏劑通過增加肌絲對鈣的敏感性,作用于心肌興奮收縮偶聯過程,增加心肌收縮力。當Ca2+濃度較高時,與肌鈣蛋白的親和力較高,而當Ca2+濃度較低時,與肌鈣蛋白的親和力較低[11,12]。因此,左西孟旦可在不影響心肌舒張功能的情況下增加心肌收縮力,但不改善心肌舒張功能。當左西孟旦濃度較高時,還能抑制心肌磷酸二酯酶活性,增強心肌收縮力。左西孟旦可激活血管平滑肌K+通道開放,擴張心臟血管,治療心肌頓抑所致的心肌收縮力和輸出量下降。左西孟旦還具有抗炎、抗氧化和抗心肌細胞凋亡的作用,可以減輕老年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的炎癥和免疫異常,改善急性失代償患者的心功能和血流動力學[13-15]。
綜上所述,左西孟旦注射液治療心力衰竭的效果確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糾正心力衰竭,改善患者運動耐力,縮短治療和住院時間,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