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碩
小兒腹瀉在臨床上比較常見,主要是一種多病因、多因素導致的腹瀉疾病,3歲以內兒童常見。以大便次數多、大便性狀不規則為主要臨床癥狀,同時,還可伴有嘔吐、發熱、食欲不振等病癥,導致疾病的主要病原菌為輪狀病毒或者其他腸道病毒等[1]。同時,受腸道的外感染、抗生素應用不當的原因,也會引起腸道內菌群紊亂,導致小兒腹瀉的發生。如不及時接受有效的治療,對小兒的營養攝入及生長發育都有一定的影響,也會對患兒家屬造成一定的心理負擔,因此及時接受有效的治療尤為重要[2]。鋅是小兒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種微量元素,不僅可以促進小兒的生長發育,也可幫助小兒提高機體免疫力,促進維生素A的吸收功能。小兒體內鋅的缺乏會破壞體內的新陳代謝功能,從而導致腹瀉的發生,由此可見,補鋅對小兒腹瀉的治療起著重要的作用[3]。本文選取本院80例小兒腹瀉患者,針對補鋅的臨床療效進行討論分析。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80例小兒腹瀉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根據入院時間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40例。研究組中,男19例,女21例;年齡6個月~4.5歲,平均年齡(2.56±0.78)歲。對照組中,男21例,女19例;年齡6個月~5歲,平均年齡(2.78±0.77)歲。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兩組患兒均符合兒科對小兒腹瀉的臨床診斷標準,均有不同程度的發熱、嘔吐及腹瀉等癥狀,便常規檢驗結果顯示均為陰性,鏡下可見0~1個白細胞;且排除合并其他疾病的患兒,兩組患兒家屬均對本次實驗簽署自愿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對照組患兒給予利巴韋林治療,入院后根據患兒實際情況調節劑量,在0.9%氯化鈉中加入利巴韋林注射液(國藥集團容生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3467,規格:1 ml∶100 mg),靜脈滴注,1次/d,依照患兒體重0.1 g/kg進行配比,同時給予蒙脫石散(北京朗依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3355,規格:3 g/袋)、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俗稱:媽咪愛)進行口服治療,根據患兒的體重及月齡對藥物的劑量進行調整,嚴格執行醫囑服藥。對于母乳喂養的小月齡嬰兒可繼續進行哺乳,將所有的輔食暫停;人工喂養的嬰兒停止奶粉的攝入,選用米湯或者稀釋后的牛奶進行喂養,如果患兒嘔吐比較嚴重,可禁食6 h左右,給予患兒適當的補液治療,待情況好轉后方可繼續喂食,根據患兒的實際情況進行水電解質的補充。研究組患兒在以上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實施補鋅治療,選用葡萄糖酸鋅口服液(哈藥集團三精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衛食健字(2002)第0538號,規格:10 ml/支),根據患兒的實際月齡對劑量進行調整。7 d為1個療程,兩組患兒均接受1個療程的臨床治療。治療期間嚴格觀察并記錄患兒腹脹、腹痛、嘔吐等不良發反應的發生情況,對兩組患兒臨床治療效果、癥狀改善時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進行對比分析。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兒臨床療效、臨床癥狀改善情況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療效判定標準:治療1個療程后,患兒臨床癥狀基本消失,體溫及排便均恢復正常為治愈;患兒臨床癥狀基本恢復正常,體溫及排便均有所好轉為有效;患兒臨床癥狀、體溫及排便均沒有明顯改善或加重為無效??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100%,治療總有效率越高表明臨床效果越好。臨床癥狀包括平均退熱時間、平均止瀉時間、總治療時間等,用時越短證明臨床效果越好。不良反應包括腹脹、腹痛、嘔吐等,不良反應發生率=不良反應發生例數/總例數×100%,不良反應發生率越低表明臨床效果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比較 研究組患兒平均退熱時間、平均止瀉時間、總治療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n(%)]
表2 兩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比較(,d)

表2 兩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比較(,d)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研究組中,發生腹脹1例,總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5%;對照組中,發生腹脹3例,腹痛2例,嘔吐3例,總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0.0%。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6.1346,P=0.0133<0.05)。
小兒腹瀉在兒科比較常見,大多夏季與秋季比較高發,又被稱為嬰幼兒消化不良,屬于一種胃腸功能紊亂性疾?。?]。在臨床上,根據病情的輕重程度,分為急性、慢性與遷延性等,發病早期的患兒大多會出現大便次數增加,且形狀不規則等,病情的逐漸加重,隨之會出現精神萎靡、嗜睡、脫水等病癥,嚴重者也會出現全身中毒性休克等,如不及時接受有效的治療,則對患兒的生命健康具有較大的影響[5]。根據多年的臨床研究顯示,小兒腹瀉主要以感染與非感染兩種因素為主要發病原因,其中腸道內感染的致病菌為細菌、真菌及病毒等,腸道外感染的致病菌為消化道功能紊亂。小兒腹瀉在臨床上大多采用的是對癥治療,比如補液、糾正水電解質平衡等方式。當小兒發生腹瀉時,機體營養的吸收功能就會隨之下降,體內的營養物質又被機體大量的消耗,腹瀉時間比較長的患兒,一般會出現營養不良等現象,導致機體免疫功能下降,同時,也增加了其他疾病的患病幾率。目前,臨床上主要以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蒙脫石散等藥物治療,此種常規治療方式,在臨床上效果較為顯著。鋅存在人體內,是一種微量元素,可參與到人體內蛋白質與核酸的合成當中,可有效提高人體的代謝功能,為小兒的生長發育提供良好的條件,同時,還有促進傷口愈合的功效。最近幾年,隨著家長對微量元素的認知程度不斷提高,認知到了補鋅的重要性,并且經過多次的臨床研究顯示,治療小兒腹瀉時,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實施補鋅治療臨床效果更好,鋅是人體內必需的一種微量元素,在體內可以構成上百種酶,可大大減少患兒退熱時間、止瀉時間及治療時間,還可有效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其安全性較高,臨床效果較為顯著,得到了大多數家長的認可。當小兒發生腹瀉時,給予補鋅治療可降低腹瀉的敏感度,使患兒腸道黏膜得到有效地保護,可以抑制并清除腸道內的有害細菌,在臨床上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是在治療過程中,應根據小兒的腸道吸收能力進行鋅的補充,避免服用過量,引起腸道吸收不良等現象。本文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平均退熱時間、平均止瀉時間、總治療時間均短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針對腹瀉的患兒實施補鋅治療,可幫助患兒提高機體免疫力,有效縮短患兒臨床治療時間,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同時,還可減少不良發應的發生情況,具有較大的臨床推廣與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