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一門跨學科的實踐性課程,是一門面向全體學生開設的,以學生自主選擇、直接體驗、研究探索為基本學習方式的非學科性課程。項目式學習是在一定時間內完成特定任務的學習模式,要求學生通過科學探究、規劃方案、團隊協作、研究問題、得出結論、展示交流、評價改進等階段,接觸各學科領域,并認識到各學科之間如何建立起聯系,從而掌握更多的學習技能或生活技能。項目式學習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中能夠綜合各學科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獲得實踐應用能力、遷移創新能力、跨領域合作溝通能力等。下面就項目式學習下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策略談一談我的看法。
一、強化團隊意識,提高協作能力
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是項目式學習下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的體現方式之一,是教學活動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學生們開展實踐活動的過程中發現問題,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主題,確定研究小組,有共同興趣的同學可以自主組成一個研究小組,根據組內同學的特長,進行組內研究工作的分工,例如設置活動計劃(數據調查、材料收集)、形成活動結果(以報告、表演等形式呈現)。小組內每個同學的特長都可以得到發揮,學生們共同分擔學習任務,集思廣益,各抒己見。學生在活動參與中有較高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成員之間的高效合作促進學生對課程內容的深入了解,促進活動探究成果成效顯著。
二、優化問題設置,確立項目主題
教師在選擇項目主題時,不僅需要結合生活實際情境更要考慮本主題是否在現實生活中具有可行性、是否具有有效性。同時主題的選擇還要考慮學生的年齡層次,以我校三年級學生為例,學生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暫不具備感性認識,因此在主題的選擇上,采用教師與學生共同確定的方式,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在“我是非遺小傳人”這一探究活動中,教師以遼寧非遺為項目主題,引導學生利用網絡調查或實際采訪收集資料,明確活動主題后學生通過小組探究有了清晰的思路,并積極投入時間活動中。通過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衡量活動主題的范圍,使實踐活動與教學目標高度融合,讓學生完成了對課程主題的形象生動的認識體驗過程。
三、重視組織策略,制定活動計劃
學生根據項目的主題,小組內共同研究計劃,在計劃中設計開展研究活動的時間規劃、列出開展研究的方法、步驟,需要用到的材料工具、預設可能遇到的困難、計劃請教哪些專業人士和老師等。小組的計劃結合實際盡量做到周到、細致,有實用價值,為下一步開展實踐探索做好規劃與充足的準備,使實踐活動具有連貫性和可實施性。
四、發揮學生創造性,落實項目活動
在這個環節中各小組分頭開展實踐活動的實施,進行小組主題的實踐探索,根據各小組的計劃方案,有步驟地開展不同的小型活動,每一項活動方式都會對應解決一個相關的問題。項目式學習下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相對于傳統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模式耗時長,學生自主研究時間充分,教師對學生活動中遇到的情況及時把握并及時調控;由于學生的學識、年齡、生活經驗等因素,現有知識無法解決活動中遇到的問題時,教師需要加以指導和幫助。項目的落實并非刻板按照原計劃進行,根據主題活動的進行和不斷深入,可以結合實際情況適當調整,雖然教師從主體變為主導,以學生主動學習探究為主,但是教師在活動過程中會不斷引導學生如何解決遇到的問題,提高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貼近學生生活,優化活動實施
傳統的實踐活動教學模式與項目學習教學模式均是從知識點開展教學活動,但是兩者引導體驗的過程卻具有差異性。傳統教學大多數是基于課本教學 內容設計實踐活動,缺乏新穎性,而且不能有效拓展學生的學習思維。項目學習在知識點基礎上優化活動實施,主要引導學生將知識點應用于實際生活中。通過采用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可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主動投入身心于實踐活動中,有助于教師順利展開教學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主動探索,并通過多種途徑收集材料尋找答案,同時在答案的基礎上進一步的創新,有助于活動課程的有效開展。
六、多元評價體系,成果展示與交流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中,為了促進學生的學習,不可忽略學生學習的過程性評價和學習結果的終結性評價。PBL模式下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教學是一個具有彈性的動態生成過程,不同學生在活動中收獲不盡相同,每位同學都獲得了個性化發展,從而無法提前預設具體的教學評價標準,只能根據實際教學情況制定評價標準,形成多元評價體系,主要體現在評價標準多元化、評價方式多樣化、評價主體多元化。
1.評價標準多元化
評價標準在學生問題解決過程中具有引導與激勵的作用,教師可以組織學生 共同制定評價標準,學生對共同制定的評價標準更具有認同感。并善用彈性評價標準,通過評價引導學生探宄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提高學生的學習參與性。
2.評價方式多樣化
評價方式多樣化要求既要注重定性、定量評價,又要注重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相結合。問題探究過程是學生知識建構與能力獲得的重要過程,每個小組的制作成果都是組內成員智慧的結晶,融入了每位成員的觀點,無論成功與失敗,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生的創新思維與探究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教師都應在最后的評價中給予鼓勵與認可,并幫助他們總結成功與失敗原因。
3.評價主體多元化
評價方式多樣化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教學中的評價不僅是教師評價,還需要加入小組之間互評和學生自評,以及課后的家長評價,評價的主體由教師、學生與合作小組、家長共同構成。
堅持多元化評價原則,一方面評價幫助學生深化對所存在問題的認識,直視自己的不足,幫助他們分析存在的問題,有助于學生進一步反思與總結,將所學知識系統化;另一方面肯定了學生的學習,滿足了小學生學習的自我認同感,讓他們體會到解決問題的樂趣,激發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
七、結語
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借助項目式學習,使實踐活動與教學目標相融合,不斷滲透生活經驗與常識,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活動探究中,充分掌握學習知識點,在深入問題探究實踐中,不斷理解和體會學習內容,提升綜合素養。
遼寧省沈陽市沈河區文藝路第二小學沈北分校 康亞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