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華鳳
摘要:目的:觀察穴位按摩聯合金黃散外敷在產后生理性乳脹中的治療效果。方法:將200例產后出現生理性乳脹的產婦隨機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每組10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方法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常規方法護理的基礎上,給予乳房穴位按摩聯合金黃散外敷。比較兩組干預前后乳房脹痛、泌乳情況及純母乳喂養率。結果:干預后,兩組疼痛數字評價量表(NRS)評分低于干預前,且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后48h、72h的乳汁分泌量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純母乳喂養率為95%,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穴位按摩聯合金黃散外敷能夠有效減輕產后生理性乳脹疼痛,促進乳汁分泌,提高純母乳喂養率。
關鍵詞:產后;生理性乳房脹痛;穴位按摩;金黃散外敷;療效
【中圖分類號】R24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4-001-03
產后生理性乳脹即發生于產后48小時至120小時,因乳腺腺泡開始分泌成熟乳,受泌乳素的影響,乳腺腫脹變大,加上此時產婦的奶量開始增加,乳房會變得十分充盈腫脹,出現紅腫疼痛,甚至發熱的癥狀,而乳汁排出不暢,伴有局部或全乳硬結,重者硬如石頭[1]。如果不及時治療,繼續發展,乳房會出現波動性劇烈疼痛,嚴重時,產婦會出現高熱、寒戰,患側淋巴結腫大及壓痛等急性化膿性乳腺炎癥狀[2-3]。產后激素水平升高導致乳腺管水腫[4];未及時正確充分有效哺乳;乳汁過多,嬰兒吸飽后乳汁仍有盈余而未及時擠空;產婦調養不當,在乳腺管尚未通暢時過食滋膩飲食,乳汁濃稠[5];情志不暢;外傷或先天乳腺管畸形;乳腺管受壓迫;乳房乳頭先天畸形使嬰兒吮乳困難等原因,導致氣血瘀滯、乳絡阻塞、乳腺管不通,排乳不暢或不能正常排乳,使乳汁淤積引起乳房腫脹疼痛。若郁久則化熱,導致乳房膚色紅、皮溫高。為了有效緩解產婦產后乳房脹痛,減輕產婦產后生理性乳脹帶來的痛苦,預防乳腺炎等并發癥的發生,促進乳汁分泌,提高純母乳喂養率,遂對產后出現生理性乳脹的產婦進行乳房穴位按摩聯合金黃散外敷[6],現將情況報道如下:
1基本資料
我院2018年01月至2020年01月的200名產后出現生理性乳脹的產婦。
2入選標準
產后出現生理性乳脹,乳房乳頭無畸形、無合并心血管疾病、出血性疾病、精神神經性疾病、傳染性疾病急性期等,身體狀況允許且自愿接受此研究中的方法并能配合的產婦。
3方法
3.1乳房穴位按摩
按摩又稱推拿,是以中醫的臟腑、經絡學說為理論基礎,并結合西醫的解剖和病理診斷,運用各種手法,直接作用于人體體表的特定部位以調節機體生理、病理情況,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新陳代謝、增強機體免疫力、促進炎癥滲出的吸收、緩解肌肉的痙攣和疼痛,達到調節臟腑 、調和氣血、通郁結之氣,消郁結之腫,疏通經絡、宣通乳絡,以通為用為目的的方法。操作原則由輕到重,以通、排乳為主[7]。
3.1.1乳房穴位按摩前準備
3.1.1.1評估環境,保證安全、整潔、安靜、舒適、光線良好,利于保暖和保護產婦隱私。備好溫水、兩條毛巾、一條浴巾,滅菌方紗,橄欖油、茶油、芝麻油等潤滑劑。
3.1.1.2觀察產婦乳房情況,如外觀是否正常,皮膚是否完整,有無紅腫、結節、瘢痕,腫脹程度,左右大小是否對稱。乳頭是否凹陷皸裂及凹陷皸裂程度。了解產婦意識及生命體征、對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狀況及配合程度。詢問產婦全身狀況、用藥情況、有無乳房相關病史,泌乳情況,哺乳情況,進食情況。一般宜在餐后1-2h進行,空腹或剛進食后不宜按摩。
3.1.1.3囑產婦排空二便,脫掉哺乳文胸,穿上開衫居家服,躺下取仰臥位,手臂外展,腋窩顯露出來,注意保暖,產婦呈全身放松狀態。用大浴巾遮擋保護產婦衣被。
3.1.1.4操作前,洗手,修剪指甲,防損傷產婦皮膚,穿工作服,戴帽子、口罩、手套。
3.1.1.5雙手輕柔充分觸診產婦乳房,局部脹乳用三指、全乳脹乳用四指滑動觸診[8]。一手從外側向上托起乳房,另一手運用三指或四指指腹從外上、外下、內下、內上四個象限以乳頭為中心呈環形一圈一圈擴大范圍直到乳房基底部進行滑動觸診,由淺入深,感知腫塊的位置,數量,腫塊的大小、質地、活動度、邊界是否清晰。發現增生、奶塊等及時告知產婦,并及時詢問病史。三指或四指觸診時,手指彎起成一弧度,輕觸雙側乳房,觸摸到腫塊處要輕柔不能深壓,以免產婦疼痛。
3.1.2乳房穴位按摩方法及注意事項
3.1.2.1清潔、震顫乳房。使產婦從心理上得以適應,同時使乳腺擴張利于乳汁排出。將毛巾放入40℃的溫水中浸泡擰干水分,用手腕測試下水溫后清潔乳房,然后根據乳房大小,將毛巾折成三折或四折,雙手全掌貼合乳房做震顫法。
3.1.2.2開穴。產婦取仰臥位,以產婦能耐受的力度逐步按揉膻中、膺窗、屋翳、天溪、乳根、肩井、曲池、合谷、足三里、豐隆等穴位,每個穴位施術1-2分鐘,以局部穴位透熱為度。按揉中脘、天樞、氣海穴,每穴2-3分鐘,接著用順時針按摩法施于胃脘部及腹部,分別為5分鐘。
3.1.2.3放松乳房。讓產婦放松情緒,利于乳房放松使乳暈變軟,利于乳汁排出。蘸少許潤滑劑涂抹患乳皮膚,兩拇指輕貼乳暈部位,交替輕揉,不能深壓,以免產婦疼痛。提拉乳頭3-10次,以疏通乳腺孔,刺激泌乳和射乳反射[9]。
3.1.2.4先按摩正常皮膚,再按摩患乳的硬結腫塊。先從癥狀較輕一側開始操作,一手從外側向上托起乳房,另一手用拇指、食指相對分別放在距乳頭根部外側1-2厘米處,向胸壁方向輕輕下壓,前擠、放松,壓力作用于乳暈下方的乳竇上,反復按各乳腺管分布方向依次擠壓,擠出奶水,擠奶手法的力度要輕柔,以產婦不出現痛苦表情為宜,產婦乳房不得干、澀,以免產婦產生不適感。擠奶后太極摩法放松乳房2-3圈,太極摩時需雙手多面積接觸皮膚,力度要輕柔。奶水排出不多的情況下,只做局部小范圍的太極摩法。擠奶、按摩交替進行[10]。
3.1.2.5一手五指屈曲成梳狀,以五指羅紋面從乳房基底部向乳頭方向施以梳法三圈,以初步疏通乳腺管,以五指指腹揉、抓、推拿等手法,呈放射狀從乳根向乳頭方向按摩。注意以指面著力,密切接觸皮膚,用力深沉,持續按一定順序梳動,手不要跳動,梳到腫塊處要輕柔以免產婦疼痛。也可運用拇指揉法、掌根揉法、大魚際或小魚際肌揉法等方法進行按摩,這些操作方法可以單獨或復合運用,按摩力度要適度。
3.1.2.6“米”字形揉三通一,即一手從外側向上托起乳房,另一手運用指揉法從乳房基底部到乳頭根部,沿乳腺管方向呈“米”字線施以八個方向的單向指揉法“揉三通一”,每次“揉三通一”后都要擠奶。注意每個方位揉三遍后再通一次,通完后需對稱擠通各方位奶水,操作到腫塊處要輕柔,以免產婦疼痛。奶水排出后需要使用太極摩法。
3.1.2.7“米”字平行直推,進一步疏通乳腺管,排出乳汁。雙手環握乳房,全掌伏貼乳房,從外側開始運用兩拇指羅紋面橫向從乳房基底部到乳頭呈“米”字線交替平行直推,每個方向3-5次。力度要柔和,增生和乳房腫塊處可反復操作。“米”字平行直推完成后擠奶,再太極摩法放松乳房。
3.1.2.8“米”字通乳。即以乳頭乳中穴為中點沿米字形方向,用一手的大拇指羅紋面與另一手的四指,自乳房基底部向乳頭方向推進,每個方向3-5次,以疏通乳腺管。至乳暈處,拇、食指或雙手配合擠壓乳暈下方乳竇開口處,使乳汁排出。通乳時,力度柔和深透,避免觸碰乳頭,乳汁通出后需使用太極摩法按摩乳房。
3.1.2.9針對局部腫塊采用組合手法,盡量讓腫塊消散,但應以產婦能忍受為度。擠奶、太極摩法、梳法、“米”字揉三通一、“米”字平行直推、“米”字通乳等手法結合一起,在腫塊處不斷重復實施操作。
3.1.2.10對全乳脹滿型采用組合手法,擠奶、太極摩法、梳法、“米”字揉三通一、“米”字平行直推以及“米”字通乳手法結合一起,從乳暈開始排奶,呈環形一圈一圈逐漸加大疏通范圍直到乳房基底部。
3.1.2.11對全乳脹乳的產婦再次觸診,以確認腫塊處,找到頑固性腫塊,或確認全乳腫塊是否消散。一手從外側向上托起乳房,另一只手運用三指的指腹,從外上、外下、內下、內上四個象限以乳頭為中心呈環形一圈一圈擴大范圍直到乳房基底部進行滑行觸診,觸診時,力度由淺到深,連續不斷的做滑動深壓觸診,不能遺漏某個部位,手不能離開皮膚。
3.1.2.12清潔乳房及乳房周圍皮膚,讓產婦感覺舒服,同時要避免產婦著涼。清潔乳房時力度要輕柔,溫毛巾依次從乳頭開始清潔直至乳房基底部,清潔完整個乳房再清潔乳房周圍皮膚,蓋好毛巾,保暖。然后再操作另一側乳房。
3.1.2.13梳法與按摩和擠奶交替進行。根據實際情況,一般每個乳房按摩20~30分鐘,或按到腫塊消失、乳房松軟、淤乳排出、疼痛明顯減輕為度,按摩結束后,雙手以太極摩法打磨幾圈乳房,以舒緩乳房皮膚。腫痛嚴重硬結太大的一般要分三次進行按摩,每天按摩一次。并囑產婦繼續充分有效授乳,及時排空乳汁。
3.1.2.14操作過程中注意觀察產婦變化,詢問產婦的感受,若有不適,應及時調整手法力度或停止操作,以防發生意外。手法排乳時應輕柔,以緩解疼痛為佳,擠壓揉抓按摩時,指腹用力恰當、均勻、柔和,避免指尖摳抓而傷及皮膚和乳頭。
3.2金黃散外敷,根據實際情況需要,進行金黃散外敷。
3.2.1詢問了解產婦是否對金黃散過敏,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才能使用。根據腫塊大小制作金黃散敷貼,敷貼一般比腫塊大出1-2厘米。將金黃散用芝麻油調成糊狀,平敷在攤開的方紗上蓋好,厚約一厘米[11]。
3.2.2敷藥前囑患者排空大小便,取平躺舒適體位,屏風遮擋,暴露治療部位,用毛巾等遮擋保護好產婦的衣被,將敷貼加熱至產婦能耐受為度,然后將敷貼敷在產婦乳房硬結或腫痛部位,輕輕將敷貼按至貼合乳房皮膚,詢問產婦感受,若無不適,用膠布粘貼固定即可。囑產婦保護好敷貼避免脫落,需要哺乳時,先取下敷貼,徹底清潔敷藥的乳房后再喂哺。哺乳結束后,將金黃散敷貼加熱到能耐受的溫度再敷上[12]。根據產婦腫痛等癥狀消退情況,決定敷藥次數及每次敷藥時間,一般每次敷24小時。
3.3健康教育
3.3.1生活起居指導
注意個人清潔衛生,做好乳房保養護理。每次授乳后用溫水擦洗乳頭乳房,保持清潔。不宜用酒精洗擦,酒精可使乳頭、乳暈皮膚變脆,易使乳頭發生皸裂。避免乳兒吮乳而睡、保持乳兒口腔衛生,及時治療口腔炎,避免發生乳頭皸裂。乳頭有破損或皸裂時,可用麻油、蛋黃油拌生肌散搽涂患處[13]。乳頭內陷者經常用手擠捏提拉乳頭,也可用乳頭矯正器矯治。定時哺乳,每次哺乳需吸盡乳汁,如尚有積乳,應盡量將乳汁排空。發現有乳汁淤積時,盡早擠壓按摩,消除淤積乳塊。佩戴合適乳罩,減輕充盈時的沉重感。
3.3.2飲食指導
宜食清淡、富營養、利通乳、低鹽低脂之品,如穿山甲、鯽魚湯、泥鰍、雞肉、牛奶、蛋類、鮮蝦、黃花菜、鮮藕、絲瓜、黑芝麻、花生米、赤小豆、無花果、橘子、橙子、金橘、黃瓜、菊花、芹菜、木瓜、通草、鮮馬齒筧、黃芪、黨參,陳皮等,忌辛辣、刺激、生冷、油炸、葷腥油膩之品。乳腺管阻塞未完全疏通之前,少食湯類,以減少乳汁的分泌[14],防止乳房脹痛進一步加重。產后1-2日最好吃些清淡而易消化的食物,乳母乳腺管未通暢前不宜吃發奶的飲食[15]。產后一星期內盡量不喝脂肪含量高的濃湯,如豬腳湯、肥雞湯等。因為產婦食用過多高脂肪食物,會使奶水中的脂肪含量增加[16],這種高脂肪會使奶水濃稠而不利排出,容易造成淤堵而形成硬塊。應少量多次喝溫開水,以利于乳汁排泄[17]。即使在1周后也不可無限制地喝湯,正確做法以不引起乳房脹痛為原則[18]。
3.3.3情志調護
因精神緊張,憤怒郁悶會導致肝氣郁滯、厥陰之氣不行,乳絡不暢,乳汁壅積結塊[19]。所以要鼓勵產婦保持愉快、樂觀的心情,保持情緒穩定,忌惱怒憂郁。產婦生產后,由于激素水平的改變,情緒難免波動,甚至有抑郁傾向[20],采用以情勝情法達到淡化,甚至消除不良情志,以保持良好精神狀態。如:憂傷肺,以喜勝憂等。若產婦覺得抑郁,運用宣泄解郁法幫助產婦將胸中的不良情緒宣達、發泄出去,正所謂郁則發之,化郁為暢,以利于疏瀉情志,從而盡快恢復正常情志活動,維持愉快平和心境。鼓勵產婦將內心的苦痛傾訴出來,使郁悶之氣機得以舒暢,用恰當的語言撫慰、開導她們,必要時,選擇合適時機和方式,讓她們傾訴隱諱之情,亦可通過哭訴宣泄來化解悲郁,使其舒緩壓力,宣泄哀傷情緒。要注意耐心傾聽,理解體貼她們,并注意保護她們的隱私。鼓勵通過聽音樂、和寶寶逗樂等移情易性法轉移注意力,消除不良的消極情緒。
3.3.4活動指導: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及睡眠質量,利于康復和乳汁分泌。在此基礎上,根據個體實際情況,在無禁忌癥能耐受的情況下適當活動。但運動不能過量,產后三個月內避免提取重物、跳躍或劇烈運動。
3.4母乳喂養指導:盡早進行并堅持母乳喂養,可以使乳房排空,減輕或消除乳房腫脹疼痛。盡量坐位哺乳,同時避免側臥,忌壓迫乳腺管導致乳汁排泄不暢淤堵而形成腫塊。哺乳前后產婦適當喝些溫開水,哺乳后充分休息。掌握正確的哺乳方法,哺乳時,產婦放松,乳兒頭與身體成一直線,身體貼近產婦向著乳房,鼻子對著乳頭,下頦碰到乳房。幫助乳兒正確含接,讓其嘴張大,下唇向外翻,舌呈勺狀環繞乳頭,面頰鼓起呈圓形,先擠壓乳暈周圍組織,擠出少量乳汁,刺激乳兒吸吮,然后把乳頭和大部分乳暈放在乳兒口中,用一只手托扶乳房,防止乳房堵住乳兒鼻孔,哺乳后可擠出少許乳汁涂在乳頭和乳暈上達到保護作用。鼓勵產婦按需哺乳,一般產后半小時內開始早接觸、早吸吮。通過新生兒吸吮,可刺激乳汁分泌。每次先在腫脹重的一側乳房哺乳,每次哺乳時間20-30分鐘,增加哺乳的次數,應吸空一側乳房后再吸吮另一側乳房。下次哺乳時讓乳兒先吸另一側乳房,這樣可使兩側乳房腺管保持暢通,減少宿乳瘀滯,有效防止乳腺管堵塞,避免乳腺炎發生。產后三天內,部分產婦因淋巴管和靜脈充盈,乳腺管不通暢,乳房逐漸脹實、變硬,有疼痛感,可有輕度發熱。此時,暢通乳腺管、排空乳房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盡早哺乳,加強母乳喂養。哺乳后要將乳房內剩余的乳汁擠出來或使用吸奶器將奶吸凈,讓乳房處于排空狀態。
3.5做好寶寶照護工作,注意觀察寶寶情況,確保寶寶安全舒適,消除產婦對寶寶的擔心,使產婦安心休息,利于乳汁排泄通暢,從而消除或減輕乳房脹痛等不適。
4結果
4.1 疼痛數字評價量表(NRS)對比表,觀察組產婦疼痛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4.2乳汁分泌量對比表,觀察組產婦在產后48小時、產后72小時的泌乳量均高于對照組,P<0.05。
4.3純母乳喂養率對比表,觀察組純母乳喂養率高于對照組,P<0.05。
5結論
乳房穴位按摩聯合金黃散外敷,既能疏通乳絡又可消腫散結,促進氣血運行以達到通則不痛的效果[21];能夠有效減輕產后生理性乳脹,促進乳汁分泌,提高純母乳喂養率。本法療效確切,一次治愈率可達85%以上。產婦易于接受,臨床應予首選。
6討論:
產后生理性乳脹,以乳汁分泌不暢、乳房腫大脹痛為主癥。筆者認為在產后1-3天之內,采用揉抓推拿按摩的手法直接作用于乳房患處,能通郁結之氣,消瘀結之腫,達到理氣散結、調和氣血、宣通乳絡、泄熱消炎的目的。疏表邪以通衛氣,通乳絡以去積乳,和營血以散瘀滯,行氣滯以消氣結,使氣血調和、乳汁排泄通暢。乳汁排泄通暢是成功治療產后生理性乳脹的關鍵,乳汁排泄通暢既減輕了乳腺管的阻力,又緩解了周圍血管和淋巴管的壓力,對乳房腫塊的消散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本法從根本上解除了病因,85%的產婦可獲一次性治愈。與其它療法相比,揉抓推拿按摩排乳手法簡便易行,產婦易于接受,療效顯著、經濟、無副作用,不影響授乳,是治療產后生理性乳脹行之有效的方法,優于單純藥物治療,對提高母乳喂養和促進嬰幼兒健康成長有積極作用。通過乳房穴位推拿按摩,能夠刺激腦垂體分泌催乳激素和泌乳激素,促進血液循環,從而提高乳汁的分泌,為新生兒提供充足的母乳,提高母乳喂養成功率。自然分娩后24小時、剖宮產后48小時,如果出現生理性乳脹,無禁忌的情況下,即可進行乳房穴位推拿按摩聯合金黃散外敷[22]。
金黃散源自明朝陳實功所著《外科正宗》,該方由天花粉、大黃、姜黃、厚樸、陳皮、黃柏、蒼術、白芷等數十味中藥材,有活血化瘀、軟堅散結、消腫止痛、清熱解毒等功效[23]。《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關于金黃散的記載:可用于熱毒瘀滯肌膚所致瘡瘍腫痛、丹毒流注等癥。方中天花粉為君藥,味甘、微苦,能散結消腫、清熱解毒;大黃、黃柏為臣藥,增強君藥效用。黃柏苦寒之品,瀉火、解毒、清熱、燥濕;大黃苦寒,清熱消腫的同時,能散結、解毒、活血化瘀。白芷性溫、味辛、微苦,可止痛、燥濕;姜黃性溫、味辛苦,能止痛、活血、行氣;陳皮味辛苦、性溫,可理氣、化痰;天南星味苦辛、性溫、有毒,外敷可消腫、止痛;厚樸苦辛溫,可行氣、除濕。余一味甘草,能解毒,并調和諸藥,和中緩急。現代藥理研究發現,金黃散全方具有抗炎、抑菌、解痙、鎮痛之效,可用于急性軟組織損傷、濕疹、乳腺炎、蜂窩組織炎等癥[24]。通過局部外敷能夠緩解局部組織水腫,減少滲出,緩解疼痛。穴位推拿按摩后,皮膚毛孔打開,通透性增強,此時敷上金黃散,更利于金黃散滲透吸收,利于更好地發揮療效。
參考文獻
[1]仇亞飛.產后穴位按摩對產婦乳房脹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J].系統醫學,2019,4(014):175-177.
[2]張萬云.推拿結合針刺治療急性乳腺炎的臨床研究[J].中國中醫急癥,2018,27(09):82-85.
[3]李瑩,肖紅娜,姚賽男,等.穴位按摩對產后奶漲產婦血清E2,PRL影響的研究[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9,028(035):3941- 3943,3985.
[4]張得淑.如意金黃散外敷對乳腺膿腫切開引流患者臨床療效觀察[J].甘肅科技縱橫,2019,49(8):86-88.
[5]郭婷、時昭紅、朱虹、張曼玲.基于紅外熱成像技術評價金黃散聯合喜遼妥軟膏在外周靜脈炎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20,6(07):91-94.
[6]李彤,李芝云.乳腺治療儀聯合金黃散外敷治療急性乳腺炎的療效探究[J].中國保健營養 2018.006(2018):343-344.
[7]陳英,韓華平,謝薇.產后實施乳房穴位按摩最佳時間選擇對母乳喂養的影響[J].全科護理,2020,18(11):98-100.
[8]王春華.如意金黃散外敷聯合微波照射治療靜脈炎臨床研究[J].新中醫,2020,52(11):138-140.
[9]張細榮,熊梅,李杏娜.穴位按摩對產后乳脹的療效觀察及護理體會[J].中醫外治雜志,2020,29(02):76-77.
[10]劉志云.早期頻繁吸吮聯合穴位按摩,冷熱敷療法對產后泌乳Ⅱ期乳房脹痛的影響[J].人人健康,2019,489(04):63-63.
[11]章燁欣,楊銀,陳鵬,等.金黃散外敷聯合柴胡清肝湯對漿細胞乳腺炎患者血PRL的影響及療效觀察[J].中醫藥臨床雜志,2020,32(01):153-155.
[12]封彥召.金黃散濕敷配合穴位按摩治療產褥期急性乳腺炎臨床觀察[J].實用中醫藥雜志,2019,035(012):1436-1437.
[13]李桂娟.產后乳房穴位按摩對減輕乳房脹痛及刺激泌乳的臨床效果觀察[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20,31(06):111-112.
[14]高國強.穴位按摩對促進產后泌乳的影響[C]// 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針灸康復分會學術年會暨山東針灸學會學術年會.2017.
[15]劉敏,陳宜斌,張梅,等.穴位按摩配合通乳方治療產后急性乳脹30例[J].河南中醫,2015,35(12):3183-3184.
[16]席曉文.手法催乳,穴位按摩配合催乳湯治療產后乳汁分泌不足伴乳房脹痛的效果觀察[J].當代醫藥論叢,2020,018(003):194- 195.
[17]畢景芹.穴位按摩對產后乳脹及純母乳喂養影響的護理體會[J].河北醫學,2012,18(008):1141-1143.
[18]崔婧,魏琴.催乳方結合乳房,穴位按摩在初產婦產后母乳喂養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性科學,2020,29(11):122-125.
[19]劉雪冰,駱建梅,李木珍,等.穴位按摩配合吸乳器吸引對乳頭凹陷及短平產婦乳液淤積,純母乳喂養率以及并發癥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1,40(03):484-487.
[20]董麗敏,楊瑛,任紅梅.穴位按摩對產后生理性乳脹和 乳汁分泌的影響[J].中國民間療法 2020,28(16):47-48.
[21]傅紅璟,姜宏偉.如意金黃散外敷配合推拿、理療治療急性乳腺炎20例[J].中國民間療法,2019,027(001):24-25.
[22]彭敏,王孫亞.拔罐療法聯合如意金黃散外敷治療乳汁淤積療效觀察[J].西部中醫藥,2020,33(03):110-112.
[23]黃龍飛.金黃散外敷聯合頭孢治療急性乳腺炎的療效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9,017(028):167.
[24]李子浩.芒硝與金黃散外用配合抗生素治療急性乳腺炎的療效觀察[J].北方藥學,2019,16(05):26-27.
桂平市中醫醫院?53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