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璐菲 郝英霞
摘要:大腸癌(colorectal cancer,CRC )發病機制較為復雜,涉及飲食、環境、遺傳、生活方式等眾多方面,本文將探討從生活方式上如何進行CRC的預防,以期為CRC在生活方式上的預防提供一定的理論及參考依據。
關鍵詞:大腸癌;生活方式;預防
【中圖分類號】R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4-330-01
大腸癌(colorectal cancer,CRC )是消化系統常見的惡性腫瘤,在世界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中排名第三位,致命癌癥中排名第四位[1-2],在中國,CRC發病率已躍居全部惡性腫瘤的第三位[3]。因此,如何預防CRC的發生變得極其重要。本文就生活方式與CRC之間的研究進展情況展開綜述。
1、體重與CRC的關系
肥胖是CRC發病高危因素之一[4],來自日本的一項研究[5]表明,CRC患病風險與體重指數的升高呈正性相關關系。超重增高CRC患病風險,其機制可能是體重超標增加胰島素抵抗及胰島素水平,提高了炎癥水平,此外還可能與脂肪因子、激素水平有關系。
2、體育運動與CRC的關系
體育運動及體力活動是CRC保護性因素之一,經常進行體育運動,CRC的患病風險也較低。其作用機制可能是:①運動會增加有效的腸蠕動,減少了糞便中致癌物與腸道粘膜的接觸。②運動還會使前列腺素的分泌增加,前列腺素同樣能夠促進有效的腸道蠕動。③ 運動能夠減低體脂含量,降低胰島素水平與胰島素抵抗。
3、吸煙與CRC的關系
吸煙是CRC的危險因素之一,研究發現[6],吸煙與CRC的關系呈劑量依賴性,吸煙時間越長,CRC發病率也會越高。其機制可能為①煙草燃燒釋放的致癌物質通過血液循環被人體吸收,或直接通過腸粘膜進入人體。②吸煙會增加基因突變概率,如P53、BRAF等基因。③煙草中的尼古丁還會抑制免疫反應、炎癥反應,縮短腸道的傳輸時間,影響代謝酶基因,使DNA發生氧化損傷,進而誘導CRC的發生。
4、飲酒與CRC的關系
酒精及代謝產物乙醛早已被國際癌癥機構[7]定為Ⅰ類致癌物質,一篇納入7項研究的Meta分析[8]顯示CRC的相對危險度(relative riSk,RR)和飲酒量間具有線性正相關關系。酒精致癌機制可能有以下幾種途徑:①酒精對局部組織細胞有毒性作用。②能激活微粒體酶,讓前致癌物質變得更有活性。③能夠抑制已損傷細胞的DNA修復作用。④可能與酒精干擾了葉酸吸收。⑤酒精的代謝物乙醛是一種明確的致癌物。
5、咖啡與CRC關系:
咖啡,流行于世界的主要飲品之一,研究[8]表明咖啡具有促進胃腸蠕動、抗氧化、抗炎、增強胰島素敏感性等作用。咖啡中的咖啡因或許就是預防腫瘤的關鍵,咖啡因與體內抗瘤因子相互作用,進而抑制癌癥細胞[9]。也有學者[8]認為咖啡中除了咖啡因,其余物質如多酚、類黑精、二萜等可通過抗氧化、抗突變、減少膽汁酸分泌、調節腸道菌群等來預防癌癥。但目前有關的證據存在矛盾,仍需要更有說服力的證據。
6、精神、心理因素與CRC的關系
研究[8]表明消極的精神狀態和心理是發生CRC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對患者產生較大精神創傷的不良生活事件,以及緊張、壓抑、憤怒、痛苦,等各種負面情緒,能夠對大腦的中樞神經系統產生不利影響,還會引起內分泌紊亂,削弱人體的免疫功能,使機體修補損傷DNA的能力下降,從而更容易誘發各種癌癥,其中就包括CRC,因此,我們要始終保持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避免焦慮、抑郁、緊張、悲傷、沮喪甚至絕望等各種不良情緒的發生[10]。
7、其他生活方式與CRC的關系
預防CRC,還要形成定時且規律的排便習慣,避免便秘,保持排便通暢。睡眠對預防大腸癌也很重要,睡眠質量不佳或睡眠時間缺乏,會導致人體內分泌系統的紊亂,降低人體系統的免疫機能,細胞基因突變的概率也會增高[11]。茶葉中的茶多酚具有抗腫瘤作用[12]。
綜上所述,肥胖、久坐不動、吸煙、長期大量飲酒以及消極負面的精神心理是CRC的危險因素,而保持合適的體重、適度的體育活動、適當增加咖啡的攝入是CRC的保護因素,除此以外,避免便秘,排便規律,睡眠充足,適當飲茶,尤其是綠茶都有利于預防大腸癌的發生。
參考文獻
[1]Dekker E,TaniS PJ,VleugelS JLA,et al.Colorectal cancer[J].Lancet.2019,394(10207):1467-1480.
[2]BuccafuSca G,ProSerPio I,Tralongo AC,et al.Early colorectal cancer:diagnoSiS,treatment and SurvivorShiP care[J].Crit Rev Oncol Hematol.2019,136:20-30.
[3]Bray F,Ferlay J,Soerjomataram I,et al.Global cancer StatiStic S2018: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J].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2018,68(6):394-424.
[4]房靜遠,時永全,陳縈晅,等.中國結直腸癌預防共識意見(2016年,上海)[J].中華消化雜志,2016,36(11):721-733.
[5]房靜遠,王震華.重視通過改變環境因素預防結直腸癌的研究[J].胃腸病學,2017,22(01):1-3.
[6]MatSuo K,Mizoue T,Tanaka K,et al;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Cancer Prevention StrategieS in JaPan.ASSociation between body maSS index and the colorectal cancer riSk in JaPan:Pooled analySiS of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ieS in JaPan[J].Ann Oncol,2012,23(2):479-490.
[7]JayaSekara H,MacInniS RJ,Room R,et al.Long-term alcohol conSumPtion and breaSt,uPPer aero-digeStive tract and colorectal cancer riSk: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Alcohol Alcohol,2016,51(3):315-330.
[8]楚艷,陳鳳媛.結直腸癌一級預防的研究進展[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8,26(23):1377-1384.
[9]孫麗紅.飲食因素與大腸癌關系的研究進展[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0,18(19):2033-2037.
[10]潘傳芳.大腸癌的危險因素及預防措施[N].上海中醫藥報,2015-12-18(004).
[11]熊國棟.預防直腸癌要注意什么[N].大眾健康報,2020-09-15(027).
[12]曹佃麗,曹平安,馬莉,等.茶多酚在大腸癌防治上的研究進展[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3,7(20):9275-9277.
第一作者:史璐菲(1993-),女,漢,河北保定人,在讀碩士,醫師,研究方向:消化內科。Email:2363770994@qq.com。
通訊作者:郝英霞(1964-),女,漢,河北保定人,碩士,主任醫師,研究方向:各種消化系統疾病的診治。保定市第一中心醫院,消化內二科。
保定市第一中心醫院?河北保定?0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