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實現英語普及教育將近三十年,英語已經成為我國各級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科目,但是受到師資、環境、家庭等多方面影響,英語教育成果不能算是顯著,“中國英語”備受詬病,英語教育無法滿足社會發展需要。分層教育作為一種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論受到了很多關注,研究表明英語閱讀教學中開展分層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學生英語學習效果,本文將從分層教育的含義出發,詳細探討如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分層教育,希望可以為初中英語教師提供一些微薄之力。
【關鍵詞】分層教育;初中英語;因材施教;創新
【作者簡介】王琳玲,白銀市第十一中學。
我國實現英語普及教育將近三十年,英語已經成為我國各級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科目,但是受到師資、環境、家庭等多方面因素影響,英語教育成果不顯著,“中國英語”備受詬病,英語教育無法滿足社會發展需要。《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中對英語教學目標的設定是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和發展,是英語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綜合人文素養。初中階段英語是學生學習的重點也是難點,很多學生在閱讀教學中表現出了比較強烈的畏難情緒。教師在教學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提高英語閱讀教學的效率和效果。
分層教育作為一種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論受到了很多關注。研究表明,英語閱讀教學中開展分層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學生英語學習效果,英語學習對于中國學生來說是一種不同語系的第二語言學習,其困難和影響因素較多,分層教學方法可以很好地根據學生自身學習情況進行有效教學,改變以往千篇一律的教學方法,將學生的個體發展作為教學基礎,強調對學生多樣性的培養,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本文將從分層教育的含義出發,詳細探討如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分層教育,希望可以為初中英語教師提供一些微薄之力。
一、分層教學的含義
分層教學是國外比較主流的教學方法,起源于美國20世紀初,現在已經成為美國、加拿大、英國、日本、新加坡等教育發達國家的主要教學模式,尤其是在語言教學上,其理論和實踐發展趨于科學、個性和全面,教學模式和方法多樣化,為我國各級教育開展分層教學提供了很多借鑒。
分層教學方法是指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充分了解影響學生能力的各種因素,了解兒童身心和社會性發展的規律,依據學生個體學習差異,加以有效克服,以學生發展為前提,將學生分層,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個性化指導,以幫助學生各項能力快速成長的一種教學方法。
分層閱讀教學的目的是推動學生發展,因材施教,以學生作為教學主體,關注他們的個性化成長需求,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尊重他們的個性發展,以更加多選的形式增加課程篇幅和內容,滿足他們發展的多種需求。
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現狀與問題
初中英語作為主課之一,是備受重視的。大多數教師在整個初中的教學過程中都會以中考為目標進行教學。閱讀教學的內容主要為閱讀理解,這種教學無論從內容還是從形式上來說,其本身還是應試教育。雖然教育改革推進多年,但是應試教育的余波很難徹底清除,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避免應試教育,要為學生提供更加優良的教育內容和教學模式。從目前的教學現狀而看,初中英語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閱讀興趣差。初中生面臨的是詞匯量不足,語法知識有缺失,課外閱讀意愿不強,文化差異等多種問題,教師的閱讀理解訓練也讓他們產生倦怠,很多學生除了做題,很少會主動去閱讀任何英語書籍報刊,絕大多數學生視英語閱讀為猛虎而避之不及。
2.閱讀能力差。很多學生對閱讀策略和閱讀技巧的掌握不足,更多學生存在閱讀困難,對于長難句斷句、生僻詞、語法、時態、文化背景等基礎知識的掌握不牢固不扎實造成無法讀懂,看不懂就更不愿意去看,如此惡性循環,英語閱讀能力自然無法提高。
3.課外閱讀不足。這種課外閱讀不足,既體現在中文閱讀上也體現在英文閱讀上,當代學生不愛看書似乎是他們的通病,閱讀是任務而不是興趣,只有老師布置了的書籍才是學生會看的書籍,各種娛樂方式對于學生課外閱讀的沖擊是顛覆性的,電子設備擠占學生閱讀時間的現象需要引起各方面的重視和干涉。
三、如何在初中閱讀教學中有效開展分層教學的策略研究
閱讀的定義是指從書面材料中獲取信息的實踐活動,通過對文字材料的閱讀行為達到對其理解的目的,是一種主動性很強,有意識的行為,需要閱讀者根據自己的目的來處理信息,獲得結論。這種實踐活動可以了解外部世界、引發內心思考,獲得資訊,鍛煉思維發展,獲得審美體驗,這就是閱讀能力,想要達到上述結果就必須長期堅持,對于文本的審美更是建立在大量閱讀基礎之上的,閱讀能力的培養是逐步的,循序漸進的,只有堅持不懈才能慢慢提升。
新課程標準提出以學生綜合素養發展為目的的教學目標,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正視學生差異性和個體發展的不平衡性,實施差異性教學,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適當的教育,幫助他們充分發展。所以,教師在實施分層教學的過程中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成長規律,發揮創新性和獨特性,讓學生感受到英語的魅力,讓英語成為學生了解外部世界的窗口,樹立世界觀念的階梯。
1.根據實際情況的分層。教師在開展分層教學之前,需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深入了解,這種了解不是建立在考試分數之上的,而是需要對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學習愛好、程度、時間、途徑、家庭環境、現有水平等多少因素進行調查,然后按照學生程度近似分層,根據層次制度相關教學計劃,安排教學設計,推進教學進度,設定閱讀材料范圍和指導規則,包括考評制度、獎勵制度等等。
還要根據學生后續學習情況定期進行調整,以最近發展區為學習指標,鼓勵小組內成員相互督促幫助,共同進步。
2.在課堂教學中重視分層教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重視不同層次學生的教學情況,從教學目標設置到課堂教學問題安排都需要關注到程度不同學生的感受,要合理分配教學任務和課堂內容,做到兼顧。這樣可以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熱情,幫助他們提高學習英語的自信心,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比如說冀教版英語書九年級上冊Unit 6Lesson 33“The Fisherman and the Goldfish(Ⅰ)”這一課是俄國著名詩人普希金寫的一篇寓言故事選段,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學生已經學習過了。在上課之前,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去復習這則寓言故事,而在課堂教學中可以根據學生設置不同任務,可以讓程度好的學生進行課文的自主英語述說,讓程度中等的朗讀英語課文,讓程度偏下的同學朗讀這則漢語寓言,這種分層的教學任務可以讓不同層次的同學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3.課外閱讀培養。教師要在學生成長中給予時間和空間,不能揠苗助長,也不能急于求成,閱讀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見效的,教師也要讓家長和學生明白這個道理,爭取家庭教育的配合和支持。從入學之初就開始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引導學生將看書作為主要休閑娛樂的方式,教給學生不同的閱讀方法,比如碎片閱讀,通讀,跳讀,精讀等等,讓閱讀成為他們的愛好而不是負擔。
教師可以在入學初期就建立不同的閱讀興趣小組,科幻、魔法、童話、歷史、魔幻、甚至是同人小說,只要學生感興趣,就可以閱讀,讓他們自由吸收文學養分。但是教師需要對閱讀材料進行選擇,避免不良閱讀內容的出現。所以,這對教師的閱讀量也提出了挑戰,希望教師與學生在閱讀中共同成長。
4.團隊作業分層。團隊作業不是指學生需要完成的書面作業,需要通過閱讀完成的一些集體作業或者活動,這種作業是建立在學生興趣上的,最好以閱讀小組為單位,方便學生建立更為緊密的閱讀關系,提高他們的閱讀動力。
比如說喜歡閱讀科技的興趣小組,在完成最新科技新聞閱讀后可以在閱讀課向其他同學展示相關內容。很多英語學習的軟件和網站都會改寫相關新聞,幫助不同層次的人群進行學習,教師可以定期推送或者傳遞這種文章給學生。
還有在學生進行校園集體活動前后,教師可以布置相關任務。比如說在春游前,教師可以提前給不同的小組布置不同程度的觀察主題作文:“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that day?”“Where are you going?”“What happened that day?”“Are you happy?Why?”,然后將他們的回答集結成冊,讓學生直觀感受自己的學習成果,增強他們的學習信心。
結語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使用分層教學方法,盡量提供合適的教學內容,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尊重他們的個體發展規律,因材施教,個性化教學,鼓勵學生克服畏難情緒,最大限度地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教學和課后學習中,培養他們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與閱讀能力的長足成長。分層教學法的確對教師提出了很多新的標準和要求,但是這種教學法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真正實現在教學中尊重學生主體。
參考文獻:
[1]梁愛民.維果斯基“最近發展區”理論框架下語言知識建構機制研究[J].濟南大學學報,2012(22):29.
[2]陶偉芳.初中英語分層次有效教學的經驗[J].中國校外教育,2008 (1):11.
[3]Tricia Hedge.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2004,2.
[4]Nunan, David. The Learner-Centred Curriculum[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5]程曉堂,龔亞夫.《英語課程標準》的理論基礎[J].課程·教材·教法,2005(3):66-72.
[6]Chen Qi, Liu Ru. Contemporary Education Psychology[M].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