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冠娣
(江蘇雙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江蘇 射陽 224300)
為了提高棉織物的外觀質量并減少在整經、漿紗和編織過程中的斷裂,在絡筒過程中,要處理粗結、雙股紗線、弱捻紗線和紗線上的棉結,對其殘留物等進行清除。絡筒是在絡筒機上完成的,在此階段,絡筒的關鍵問題是絡筒張力、速度和導紗器間距控制不當,相對絡筒密度太大或太小,結頭和尾巴太長,結網的發生、重疊,殘茬和凸出不良管(例如環形管和包頭特管)的合格率低,導致不均勻的張力增多,尤其是在漿紗期間導致斷裂增加,導致碰筘以及片紗重漿、輕漿、脆斷,嚴重損害了紡織品的質量。筒管成型不良會危及紡織品制造過程中紡織品的質量,導致緯停增加,造成缺陷,例如密路、斷緯、緯縮等疵點。整經、漿紗和織造環節需要絡筒成型良好、相對絡筒密度適中、張力均勻、紗線耐磨且可拉伸。因此,必須加強對絡筒生產環節的技術控制。絡筒處理技術應根據紡織材料、原紗質量、成品規定、后處理流程標準、機械設備條件等諸多因素綜合制定。有效的絡筒技術應能夠減少紗線磨損并保持伸長率,減小筒管內部和中部之間的張力差和相對絡筒密度差,并確保出色的筒管成型[1-2]。
在棉紡織絡筒的生產過程中,紗線從筒管中解繞出來,經過球囊分離器和預清潔器,以消除大的紗線缺陷和殘留物,然后根據張力裝置和電子裝置釋放張力進行更清晰的檢查,以消除紗線缺陷。可以根據需要,通過上蠟設備對紗線進行上蠟。開槽鼓的旋轉推動壓縮筒管旋轉,開槽鼓上的槽可正確地引導紗線,使紗線往復運動。紗線均勻地纏繞在卷裝表面上運動;當接頭斷頭時,捻接器會在接頭過程中自動接成無結紗。
絡卷速度太快,張力太大,相對密度太高;絡卷速度太慢,張力太小,相對密度太小。筒子如太緊或太松,則對筒子退繞不利。為了使絡筒的相對密度更加均勻,線軸不宜太大,否則內表面層的相對密度會不均勻,并且出現不一致的紗線退繞張力。超大的絡筒也很容易脫紗。由于滌棉混紡紗吸水率低,有明顯的靜電感應,抗捻性強,光滑,易于移動,在絡滌綸紗時,筒子極限為1 000克/個左右,滾筒速度在2 300~2 500 r/min為宜。絡筒機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絡筒機工藝流程示意
導紗距離是指從絡筒頂部到導紗器中間的距離。合適的導紗距離應具有以下特點:導紗管放置方便、退繞張力均勻、減少脫圈和斷頭等。一般的絡筒機通常選擇較短的導紗距離,為70~100 mm。在不影響實際操作的前提下,適當增大錠座的位置并減小氣圈的高寬比,減小拉力差尤為重要。在實踐中,當導紗器間距小于8 cm或大于10 cm時,張力誤差大;在8~10 cm時更合適,張力誤差小。
如果絡筒張力太大,紗線將拉伸太多,會損害紗線的延展性。增加絡經條干變形,斷頭則會增多。相反,如果絡經時的張力過小,則筒子的卷繞松散,成型不良,難以發現破損。如果更嚴重的話,將繼續導致變形和卷繞過程中大量的紗圈脫落,從而導致大量的紗線浪費。因此,在卷繞時,應盡可能避免張力變動,并且張力范圍應為0.6~1.1 cN/tex。表1列出了針對不同紗支和不同類型的張力控制。
筒子卷繞的密度與絡筒張力和筒子(或帶槽筒子)上筒管的壓力有關。筒子卷繞密度的確定以筒子成型良好、緊密,又不損傷紗線彈性為原則。不同支數和不同纖維的紗線,筒子繞線的密度是不同的,棉紗繞線的密度是0.36~0.40 g/cm3。如果卷繞密度太大,紗線會拉伸并且損壞很嚴重;若絡筒密度很小,在后期生產中,筒子很容易脫圈。

表1 不同紗支不同品種的張力控制
機械式清紗器包括間隙型清紗器、梳理型清紗器和扁平型清紗器,主要加工參數是縫隙的總寬度,為紗線直徑的1.5~3.0倍。梳針和金屬片之間的距離為紗線直徑的4.0~6.0倍,左右板之間的距離為紗線直徑的1.5~2.0倍。
打結規格模型包括兩個層次:打結方法和紗線尾長。結應小而結實,結節沒有松動,織機的末端長度應為3~5 mm,自緊應為4~6 mm。如果尾巴太長,紗線將纏繞或拌斷。
溫度和濕度對紗線更有影響。如果溫度低,紗線很容易產生靜電感應毛羽。經絡制造后,紗線的毛羽會大量增加,也將影響紗線的超強度指數值。太高的溫度是有利的,適合毛羽貼伏,但會危害電子設備清紗器的特性,導致割傷加劇,溫度為29~32 ℃、空氣濕度在65%~70%為宜。
加工技術水平的提高是產品質量的保證。在操作絡筒處理技術時,應采用有效的紗線安全通道設計方案,并配備完善的在線監控系統軟件,以高質量和優良的效果呈現捻接質量,實現良好的卷繞成型和清潔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