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有基本公共服務是每個公民的基本權利,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務是政府的重要職責。日前,《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2021年版)》(簡稱《標準》)對外公布,明確了現階段國家提供基本公共服務項目的基礎標準,這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次重大制度創新。“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到“十四五”末,“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高”;到2035年,“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為此,國家發改委會同教育部、國家衛健委等20個部門共同研究起草了《標準》。《標準》涵蓋了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七有”,以及優軍服務保障、文化服務保障“兩個保障”,共9個方面、22大類、80個服務項目。
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財政部、民政部、國家鄉村振興局聯合印發的《關于做好農村低收入群體等重點對象住房安全保障工作的實施意見》(簡稱《實施意見》)提出,“十四五”期間,按照“安全為本、因地制宜、農戶主體、提升質量”的原則,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和地震高烈度設防地區農房抗震改造,逐步建立健全農村低收入群體住房安全保障長效機制,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實施意見》明確,農村住房安全保障對象主要是農村低收入群體,包括農村易返貧致貧戶、農村低保戶、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以及因病因災因意外事故等剛性支出較大或收入大幅縮減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家庭等。同時,為接續推進鄉村振興,對農村低保邊緣家庭和未享受過農村住房保障政策支持,且依靠自身力量無法解決住房安全問題的其他脫貧戶給予支持。
近日,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印發通知,出臺了“十四五”期間支持科技創新進口稅收政策。政策明確,自2021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對符合條件的科學研究機構、技術開發機構、學校、黨校(行政學院)、圖書館進口國內不能生產或性能不能滿足需求的科學研究、科技開發和教學用品,免征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對符合條件的出版物進口單位為科研院所、學校、黨校(行政學院)、圖書館進口用于科研、教學的圖書、資料等,免征進口環節增值稅。這一政策的出臺,有利于我國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科技強國。下一步,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等有關部門將認真落實政策,助力我國實現科技自立自強。
為進一步規范國內綠色債券市場,充分發揮綠色金融在調結構、轉方式、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近日,人民銀行、國家發改委、證監會聯合發布《關于印發〈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21年版)〉的通知》,并隨文發布《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21年版)》(簡稱《綠債目錄》)。《綠債目錄》實現了三大重點突破:一是綠色項目界定標準更加科學準確。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潔利用等高碳排放項目不再納入支持范圍,并采納國際通行的“無重大損害”原則,使減碳約束更加嚴格。二是債券發行管理模式更加優化。首次統一了綠色債券相關管理部門對綠色項目的界定標準,有效降低了綠色債券發行、交易和管理成本,提升了綠色債券市場的定價效率。三是為我國綠色債券發展提供了穩定框架和靈活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