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實 何晶
2020年9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大會上表示:“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爭取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對我國新能源行業發展又提出了新的挑戰,也帶來了新的機遇。今年1月,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廣核”)宣布,新能源作為其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2020年新增在運裝機405萬千瓦,總裝機規模突破2400萬千瓦,“十三五”期間實現了規模“翻一番”的發展目標,裝機規模居國內新能源企業第一梯隊。這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
中廣核作為我國完全以非化石能源發電為主業的大型清潔能源企業,從本世紀初開始布局新能源業務,2007年成立專業化新能源公司,2014年第一個新能源融資平臺在香港上市,2016年新能源業務實現板塊化運作。經過10多年特別是“十三五”期間的規模化快速發展,中廣核新能源的核心能力不斷增強,經營業績和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協同效應和集約化效果不斷顯現,已經成為我國新能源行業發展的主力軍和排頭兵。

中國廣核集團新聞發言人袁昌紅
在“十四五”開局階段,又面臨“30·60目標”的機遇和挑戰,中廣核新能源將如何做好戰略規劃布局,如何進一步實現轉型,如何搶抓機遇、實現高質量發展?4月初在大亞灣核電站,中國廣核集團新聞發言人袁昌紅接受《中國報道》記者采訪,回答了這些輿論關注的熱點話題。
中國報道:面對“30·60目標”這一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作為一家清潔能源企業,中廣核將肩負怎樣的使命和重任?
袁昌紅:中廣核的主責主業是清潔能源,發展這么多年以來,一直在清潔能源發展方面進行探索和實踐。其實自從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上明確提出“四個革命、一個合作”的重大能源戰略思想以來,我們作為清潔能源中央企業,就已經感覺到了國家在生態文明建設、綠色發展方面的重大決心。
2020年習近平主席又對國際社會作出了“30·60目標”莊嚴承諾,這是我國“十四五”乃至中長期能源行業發展的重大目標,國家明確加快了在綠色發展方面的戰略部署和推進力度。對于我們清潔能源企業來講,這當然意味著更好的發展機遇,企業上下都對未來發展更加充滿信心,更加感覺到發展的前景、動力和機遇。所以中廣核目前從戰略和戰術層面都在做很多的謀劃。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我們作為中央企業希望能夠多做一些貢獻。
中國報道:為了達成目標,中廣核該如何應對與轉型,需要解決哪些瓶頸問題?
袁昌紅:面對轉型挑戰,第一從戰略規劃方面來說,我們要進一步轉變意識,把企業實際發展情況和國家宏觀部署結合起來,希望能夠為國家多做貢獻。第二,我們需要深化改革,從機制體制方面能夠適應未來發展的趨勢包括挑戰。我們目前利用國資委制定的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進一步推動實現公司治理現代化。鼓勵新能源完全市場化發展,核電未來以后也朝著市場化的方向進一步突破。在選人用人、隊伍建設、激勵機制方面也配套進行改革。第三,除了改革之外,還需要我們有很多的創新。作為清潔能源企業,在技術方面持續創新是很重要的一方面。當然也需要管理的創新、商業模式的創新,這些對于我們來講,都要做一些創新的探索積累和突破。例如在核電方面,我們要讓核電更安全、更加經濟,就需要持續優化我們的技術,比如說我們現在的華龍一號技術,以及未來的海上風電、核電技術發展,都在我們的戰略部署中逐漸推進。這也是保障我們能跟上發展步伐的重要措施。

圖為位于柴達木盆地的中廣核德令哈50 兆瓦光熱發電項目槽式拋物面集熱器陣列。作為中國首座大型商業化槽式光熱發電項目,中廣核德令哈項目規劃裝機100 兆瓦,一期建設50 兆瓦,廠區海拔高度3000 多米。建成后每年可節約近6 萬噸標準煤,節能減排效果顯著。
中國報道:“十三五”期間,中廣核國內新能源業務實現了規模“翻一番”的發展目標。同時,繼核電國家名片之后,中廣核近年又實施了海上風電戰略并著力將其打造成又一張企業名片。這些成績肯定來之不易,中廣核做了哪些具體規劃并如何推進?
袁昌紅:中廣核定位于成為具備全球競爭力的清潔能源企業和全球領先的清潔能源供應商和服務商,致力于可再生能源生產和供應與全社會的節能減排、清潔能源利用。“十三五”期間,中廣核順勢而為、謀定而動,保持新能源發展的戰略定力,國內新能源業務實現了規模“翻一番”的發展目標。
第一,我們在組織架構設計上面更加專業化。“十三五”中后期,我們對新能源公司進行了結構重組和優化,形成了風光儲一體化開發模式和架構,這是一個“指揮棒”。
第二,我們加強了專業化隊伍和能力建設。我們把核電的建設經驗也用在新能源發展上,首先是沿襲核電領域先進的安全、質量、環保體系,構建新能源發展的體系和文化理念;同時圍繞人不犯錯誤、設備不出故障這兩個核心來開展工作。這也可以說是中廣核自己獨一套的經驗。讓我們做到了在安全質量、單機組運維成本等方面在全行業里具有競爭力。
第三,在人才培養方面,我們組建了專門的風電人才培訓學院,包括管理干部、后備廠長選拔培養等方面都做了較好的準備。
第四,我們還特別注重發揮黨組織和黨員先鋒隊的優勢。比如我們發展的海上風電很多時候都是要“吃螃蟹”的,這中間就是充分發揮了黨員先鋒隊的帶頭作用。大家咬定目標,能夠在較短時間內把項目保質保量建設好。
中國報道:中廣核多年來也在積極參與庫布其沙漠生態環境治理,為當地荒漠化環境改善作出了貢獻。通過參與庫布其沙漠治沙歷程,中廣核積累了哪些值得推廣的經驗?這對于企業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有何意義?
袁昌紅:目前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綠色能源與沙漠治理實現了有效結合。中廣核新能源積極作為、提早布局,深刻實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用“人進沙退”代替“沙進人退”,推動庫布其綠色低碳轉型。中廣核長期關注并積極參與到防治荒漠化的研究與實踐中。我們今年在集團內網上發布在庫布其沙漠治沙的成績之后,全集團員工反應熱烈、積極支持。
截至目前,在庫布其沙漠腹地境內,中廣核新能源建成了5座光伏電站,控股在運光伏發電項目62萬千瓦,年發電量約12億千瓦時,相當于減少標煤消耗44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10萬噸。這些沙漠光伏項目還多采用“板上發電、板下種草、板間養殖”的立體化新型產業循環方案,以實現集光伏發電、生態修復、扶貧利民、生態旅游于一體的沙漠治理模式。
結合“種樹+種草+養殖+發電+扶貧”一體的生態光伏產業模式,中廣核新能源有效治理沙漠約27000畝,為當地荒漠化環境改善作出了貢獻。在環境治理的同時,中廣核在沙漠光伏電站建設、技術革新、運行維護方面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其中的達拉特旗領跑者項目在2020年榮獲中國電力優質工程建設和運營雙項榮譽。未來,中廣核將繼續大力發展沙漠光伏,力爭為內蒙古荒漠治理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中國報道:為了積極助力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新能源行業也迎來了新一輪的歷史發展機遇。面向“十四五”,中廣核在新能源領域又將作出哪些新的發展規劃和布局?如何搶抓機遇、不斷創新,實現高質量發展?
袁昌紅:我們在戰略謀劃的層面就是要統一思想,我們去年開始做“十四五”規劃和中長期發展規劃,在“30·60”目標提出之后,我們又進一步作了一些調整。
在核電方面,“十四五”期間將在建的7臺核電機組逐步投運,到2025年,我們在運核電機組將達到31臺、裝機超過3500萬千瓦。全部投運后每年減排二氧化碳約2.5億噸,有效助力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未來在核電領域能夠實現從“行業跟跑”到“行業引領”的發展目標。
在新能源發展方面。根據習近平主席在氣候雄心峰會上提出的到2030年風電太陽能裝機容量要超過12億千瓦的目標,我們國家目前的裝機容量至少還要翻一倍多。所以在發展規劃上,我們繼續保持新能源發展的戰略定力,堅持市場化導向和高質量高目標發展,積極探索創新業務,持續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經營質量,努力推進集團新能源產業規模、效益再上新臺階,助推中廣核新能源由單一發電商向能源綜合服務商轉變,實現轉型升級。
在布局策略上,中廣核堅持做優、做強、做大傳統風光業務,積極培育和創新發展綜合智慧能源和其他延伸類業務,穩妥有序推進海上風電業務發展。到2025年,中廣核新能源實現裝機規模突破5000萬千瓦,力爭為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作出更多中廣核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