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瀟航
摘 要:小學教育屬于基礎階段,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因此,小學教育備受關注。在新課改全面推進的背景之下,小學教學模式逐漸發生變化,在教學當中,教師越發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對于小學數學而言,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在教學當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發展思維,積極思考數學問題,進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但是現階段的小學數學教學中還存在諸多制約其有效發展的因素,同時也阻礙了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這就需要學校及教師積極通過各種有效手段,從各方面入手,解決教學難題的同時,還要力求實現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目標。現結合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因素,針對解決教學難題、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方法,提出相應的觀點。
關鍵詞:小學數學;思維能力;培養方法
一、 引言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一系列的有效措施來誘導學生發散思維、加快其大腦運轉,進而實現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目標。在小學數學教學當中,教師不斷優化教學理念,總結教學經驗,引導學生積極學習數學知識,可以后續教學工作的開展奠定良好基礎,在這過程中,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也至關重要,其決定著學生在遇到問題之后能否在最短時間內做出反應,并針對問題思考解決方法。數學科目的學習意味著學生必然會進行大量的運算,這也就必然會進行反復的解題思考與運算,這就使得學生在進行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可以運用必要的學習技巧,切實培養學生自身的思維能力。
二、 現階段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傳統教學模式過于死板
受傳統教學理念的限制,當下小學院校數學教師仍習慣性地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即以課堂授課為主要的教學方式。小學數學不同于學前階段,其本身具備更加出眾的啟蒙特性,需要教師根據現階段的數學內容進行講解和引導。但是當下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過程中,基本上都是由教師對基礎章節內容進行講解,無法有效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無法自主進行對數學資料的學習,只能一味地固定接收老師所傳授的數學知識,學習積極性逐步降低。而且對于階段性的考核也只是教師根據課本知識編寫相似的題目,甚至有時候會直接照搬書本上的題目,這樣學生在已經掌握解題步驟的情況下,除去必要的驗算,根本就不會涉及解題思路的轉換,也就無法實現思維水平的提升。
(二)學習過程過于枯燥
興趣是學生投身學習的最大動力,而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中,本身就只伴隨著少量的階段性測試,學生的數學題目練習量嚴重不足,無法借此來鞏固所學的數學知識,但教師過于重視學生的基礎積累,甚至是超負荷講解,不僅很大程度上縮減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將大量時間浪費在基礎知識掌握上,這樣學生的記憶能力倒是提升了不少,但是其思維能力卻根本沒有得到培養,枯燥的基礎知識掌握使得數學跟語文一樣,學生的學習動力也會逐漸喪失,在整個的學習過程中還會感到乏味,甚至會萌生抵觸的心理,學習效率大大降低。
(三)現有的教學手段無法滿足學生實際需求
隨著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大量現代化教學儀器紛紛涌現,像多媒體教學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但是現階段大量小學教師還是習慣性采用傳統的教學手段,即黑板抄寫、練習冊做題、無法很好地利用多媒體開展教學活動。學生在習慣了教師單一的教學手段之后,會在一定程度上出現“抗藥性”特點,即對教師的授課出現免疫,完全聽不進去,對于教師的知識講解,學生的接收率極低,這就導致了一方面學生知識積累不足,另一方面教師教學進度降低,嚴重影響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因此,學校及教師要積極采取有效措施針對這一現狀進行改善處理,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結合以信息技術為主的多種高新技術,以此來實現教學手段的豐富。
三、 針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
(一)增設教學情境,誘導學生自主拓展思維
1. 增設數學故事教學情境,培養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使學生能夠培養起對于數學學習興趣的辦法之一,就是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創設一定的數學故事情境,引導學生能夠主動從中發掘與數學相關的知識點。特別是針對中小學生來說,他們的心智尚未發育健全,對于新事物的好奇心較大。教師應該利用好青少年獵奇心理較重的這一特點,如果能夠通過增設故事情境的方式,將小學數學課程中所涉及的基礎知識合理引入日常教學中,那樣就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善于抓住學生的興趣點,是當前教師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主要方法。
2. 增設生活情境,以生活引出思考主題
藝術來源于生活。同樣,基礎學科的創造過程中,也是各大哲學家理論家通過生活中的小事情,發現創造出每一條專業知識理論,數學也是如此。因此,教師應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合理地引用生活中的小事件進行類比,通過生活中的例子,對數學中較為抽象的概念進行講解,從而加深學生印象,進而帶動其大腦思維的運轉。例如,在學習勾股定理問題時,教師可以通過舉例古代“勾股定理”的創作原因及生活中的相關實例,培養學生能夠獨立理解相關的數學概念的能力,進而幫助學生提高對涉及內容的系統性思考。
3. 增設數學障礙情境,激勵學生動腦思考
學生在學習生涯中,一味地順風順水也是不利于學生發展的,這樣會培養出學生較為自負的不良品格,不利于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作為教師,除了應該及時對學生進行鼓勵之外,還應該在學生較為得意之時,適當地布置一些“問題障礙”,從而改變學生一直保持驕傲的心態,而且學生在遇到數學困難時,第一時間往往是想著如何運用所學數學知識和解題技巧對問題進行解答,基于此,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因此,合適的構造障礙情境有利于學生能夠進行自我反思,培養學生自強不息的學習精神。同時,合理的構造障礙情境有利于激發學生解題的動力,深度強化大腦思考運轉,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知道來龍去脈,從而增強學生對于知識系統的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