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富平
摘 要:在最近幾年,中國農村義務教育有了很大的發展,對教師的專業化提出了越來越高的標準要求。但是由于長期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制約,農村教師普遍存在專業化水平不足,跨學科教學現象,這嚴重阻礙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結合農村教育教學的現狀,最切合實際的做法是加大對教師的培訓,包括校本培訓和一些遠程培訓。通過培訓來提高教師的專業化水平和專業教學素養。
關鍵詞:農村教師;專業化;培訓材料與策略
農村中學教師的專業化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切合自身專業知識蛻變成優秀卓越的專業教學人士這一發展歷程。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復一日的鉆研和打磨中塑造良好的教學能力。同時也需要學校和上級部門創設良好外部環境,為教師在能力的培養及優化升級上提供廣闊平臺。增加在職培訓的機會,提供交流學習的場合,始終將“專業化”發展作為未來教師隊伍打造的主體方向。
一、 農村中學教師專業化發展現狀及困惑
受到社會、經濟和教育發展水平等諸多因素的制約,在廣大的農村地區,優質教師資源不穩定,農村地區教師的專業化水平不高,農村教師的理解和教學新課程的能力已經成為制約農村基礎教育發展的“短板”。與此同時,農村學校開展教師培訓學習活動的效果不佳,教師學習對新課程改革的支持力度顯得十分不足。如同學生的學習應受到教師教學的支持一樣,教師的學習也應當得到來自學校層面的支持。對教師而言,這種支持是指學校管理層在教學管理中,運用科學的方法對教師的學習所做的鼓勵或幫助性的指導活動。具體來說,學校應在組織、設計、激勵教師學習方面發揮一定作用。通過促進教師學習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但是,在實際的學校管理中,或由于在觀念層面對引領教師學習的重視不夠,或由于在實踐層面組織教師學習活動能力的不足,教師學習對教師專業發展的促進作用發揮得還不夠充分。
當下,大多數教師隊伍建設基本立足于宏觀角度已逐步展開,主要包含教育行業的相關投入培訓抑或是教師配備等,但是關于打造教師隊伍專業化,精進教師隊伍綜合素質的相關培訓仍然較為淺顯。特別是對農村中學教師隊伍的整體發展水平而言沒有發揮較為明顯的引導作用。放眼國際,教師隊伍專業化的塑造培訓始終是聚焦的話題,相關研究也較為深入。對于教師自身而言,既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去眺望世界,汲取良好的經驗和方式,但同時也要結合實際進行自身知識體系的發展創新。無可厚非,教師隊伍的專業化培訓不僅能夠對局部的教學水平發揮作用,更能夠對廣大農村地區的教育發展全局發揮著積極作用。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越發在全國范圍內實現明顯的改觀,其所帶來的積極成效顯而易見,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新課改的背景。但是在農村中學,教師隊伍建設不容樂觀,專業化水平低,再加上農村教育環境和條件差,教師上升空間有限,打造精品專業化的教師隊伍仍然面臨諸多必須要逐一攻克的阻礙。從而實現教師隊伍成員專業技能的持續優化升級。
教師在社會中發揮的作用至關重要,它作為一種社會專業,其日益要求更加的高水平和專業化。擁有教師任職資格證是作為一名教師最基本的條件,雖然代表了擁有著一定的知識儲備,學歷以及素質,但這些能力也需要持續精進。因為對于任何一所學校教育水平的持續提升而言,教師團隊是否擁有較高的教學素質對教學成果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因素,也是學校教育水平的長足發展的基礎性保障。目前,在教師隊伍發展建設培訓里仍存在空白,例如,如何充分發揮校本資源的作用,調動并激發中學教師主動融入教學研究的積極性;以教師專業化發展需求為核心,應怎樣開展教學進修相關活動以及如何深入強化教師網絡化教學能力等方面均需要持之以恒的探索。針對從前未曾高度關注的盲區應當展開深入探討,利用相關科研課題構建更加專業化的教師培訓工作范式;激發教師隊伍專業化建設的多元性和可能性;努力實現教師隊伍一體化,在理論方式和途徑上采取有效措施等方面都需要探討并得出行之有效的方案。以上所提及的方面皆結合了實際發展情況做出合理分析,展現出對此課題展開深入探討所體現的價值。
二、 促進農村中學教師專業培訓材料與實踐策略
教師學習伴隨著中小學新課程改革的推進變得越來越普遍,各類教師學習活動的效果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一名優秀的教師一定是具有良好的學習能力的高素質教師,通過不斷地學習來改善自身的教育教學能力,形成高質量的教育教學水平。立足于教師的專業領域范圍,利用開展主題校本培訓、教研活動的機會和平臺,為教師群體提供經驗交流的機會和提升業務教學水平的平臺;利用現代教育科技有針對性地在教師網絡研修方面展開理論知識及教學方式的拓展;加強教師隊伍師德塑造及人格素養的提升,實現業務水平和心理人格的雙向發展。力求用高標準嚴要求加強農村中學教師隊伍建設,為提升專業化教學水平貢獻力量。
(一)加強校長的責任意識,做好制度層面的頂層設計
校長是教師專業化學習的指導者和引領者。教師在專業化培訓中,培訓材料的選擇、培訓方式的確定、培訓時間和培訓制度等,都需要校長做好頂層設計。這就對校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校長要對學校教師做好全面的研究,對教師的學科專業化和學科素養做到心中有數。另外,在培訓學習過程中,校長要積極參與到培訓過程中,起到引領示范作用。校長要基于多年的教學經驗和教學理論,適時地對教師培訓做出指導。當然,校長的指導和引領不能強加于教師,而要敢于放權和增效。放權就是盡量減輕教師工作和學習壓力,給教師更多的培訓學習自主權,讓教師放下思想包袱,以輕松的心態投入培訓中。增效就是增加培訓學習的效能。校長要學會解放教師,讓教師自主地去選擇培訓學習的內容、培訓學習的材料和策略,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培訓學習的效率。
校長在教師專業化培訓的理論頂層設計方面,以馬斯洛的自我實現理論、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理論等為基礎,通過對以上理論進行有效整合聯結,在相應的教學以及培訓過程中激發出更多教學方式的產生,立足于當下農村教師隊伍的基礎素質和發展方向持續對方案進行優化升級。既要為全體教師隊伍加強知識與能力的輸入,又要始終堅持創造成果的輸出,逐步促進農村教師隊伍教學業務水平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