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北
關鍵詞:紅色經典閱讀;高職學生;問題;對策
紅色經典,是指反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主義革命斗爭,以及新中國成立后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重要文學作品,同時,也包括蘇聯和東歐在共產主義運動過程中誕生的文學名著。以閱讀紅色經典為手段開展“紅色經典”教育,不僅對高職學生確立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素質、陶冶道德情操、培育人文素養大有裨益,還能在高職學生中達到以紅色文化涵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目的,并且“對于轉型期大學生的思想困惑、信仰迷茫、價值取向扭曲等有心理校正、心靈純化的作用”[1]。為了解高職學生對紅色經典的閱讀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我們以泰州職業技術學院作為個案進行研究,對該校在校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
一、研究范圍與調查方法
依據研究的目的,本調查以問答的形式,設計了若干題目,采用在線調查。本調查涉及泰州職業技術學院17級、18級、19級三個年級的學生,向該校5個二級學院不同專業的學生投放了問卷,共有1319名在校學生接受了調查,因此,樣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調查結果與問題分析
(一) 學生對紅色經典的閱讀量少
紅色經典不僅思想性、人文性和藝術性極佳,而且它屬于文學作品,故事性和情節性較強,對于青年讀者具有相當的可讀性和吸引力,理應為高職學生所接納,受到他們的歡迎。然而,事實并非如此。當問及“你讀過紅色經典嗎?”時,79.01%的學生回答“讀過一些”,16.07%的學生回答“從未讀過”,4.93%的學生回答“還沒讀,但有讀的打算”。而當問及“你讀過的紅色經典是完整的著作還是片段”時,竟有高達近八成的學生選擇的是后者。雖然調查的范圍和影響力是有限的,但是這些數據在相當程度上反映了高職學生閱讀紅色經典的人數不多,而且閱讀內容也極少。
高職學生作為大學生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閱讀方面有其特殊的學情,“雖然專業閱讀占主導地位,但生均借閱量少,圖書利用率低;雖然喜愛閱讀文學作品,但經典、名著閱讀過少,閱讀顯粗糙;雖然閱讀涉獵廣泛,但較淺顯化”[2]。總之,高職學生在閱讀上較為浮躁,呈現出明顯的功利性和娛樂消遣性。這一點,在紅色經典閱讀上表現突出。在問及“不是為了完成學校和老師的要求,你還會主動閱讀紅色經典嗎?”,將近四成的學生對此不能給予肯定的回答。當問及“你沒有閱讀紅色經典的原因是什么?”, 不僅有11.75% 的學生回答“ 從不知道有這類書”,更有超過半數的學生選擇“對這類書不感興趣”。這一調查結果既說明了高職學生的閱讀品位,也回答了對紅色經典閱讀量少的原因。
(二) 學生對紅色經典的閱讀面窄
當問及“你是怎樣讀到紅色經典的?”時,四成多的學生回答“在中小學課本上”。這表明,相當多的學生讀的只是紅色經典的節選,而不是完整的著作。我們知道,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在中小學教材編纂實行地方化和多元化的背景下,紅色經典大幅退出中小學課本,因此,90后和00后學生,盡管在課本上讀到的只是紅色經典的節選,但篇目也是極其有限的。調查還表明,學生閱讀的紅色經典的書目和題材也極其有限,大部分學生只是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本書而已。不僅如此,還有37.38%的學生認為“找到這類書很困難”,也就是說,在1319名受訪學生中,有493名學生沒法獲得紅色經典可供閱讀。
(三) 學生對紅色經典缺乏了解
在組織調查的過程中,通過與同學們的直接接觸,我們了解到,部分學生至今沒有閱讀或者較正式閱讀紅色經典,并非由于他們對紅色經典的排斥和抵制,而是由于他們對紅色經典不了解或沒有較為正確的認識。調查數據也印證了這一問題的存在。當問到“你認為影響大學生閱讀紅色經典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時,13.65%的學生回答“好多書不再出版,市面上買不到,圖書館也借不到”,還有24.94%人認為“現在愛讀書的人不多,再說這種書不刺激、不驚險,沒有吸引力”,但更多的學生選擇“對紅色經典的宣傳極少,許多人不了解、無感”,這一比例極高,占到總數的60%以上。在另一個與此相關的問題中,甚至還有11.75%的學生表示“從不知道有紅色經典這類書”。
三、研究結論與對策思考
(一) 培養興趣,提高閱讀數量
首先,高職教師,特別是思政課教師和輔導員教師,要充分認識紅色經典的教育價值和學生閱讀紅色經典的重要意義,自覺做到率先垂范,帶頭閱讀紅色經典,并向學生傳遞自己的閱讀體驗和感受,引導學生的閱讀情趣和方向,激發他們對紅色經典的閱讀欲望。其次,高職教師要有側重、有目標地為學生制定閱讀計劃,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科學的理想信仰所迸發的偉大力量、高尚的道德境界所釋放的真摯情懷,體驗革命者和英雄人物身上所煥發出的思想美、形象美和人格美,開掘學生閱讀紅色經典的內在動力。再者,要善于向學生推薦、介紹紅色經典,與此同時,還要花大力氣指導學生閱讀,提高學生對紅色經典的認知水平和閱讀能力,增強他們閱讀紅色經典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培養高職學生對紅色經典的閱讀興趣,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同樣起著重要的作用。從閱讀紅色經典的作用及思政課教學的功能上講,紅色經典不僅是思政課教學的重要素材,更是改善思政課教學的重要手段,將紅色經典教育與思政課教學有機融合與統一,將會在提高思政課教學效果的同時,加深學生對紅色經典的認識,提高他們對紅色經典的閱讀量。在思政課教學過程中開展紅色經典教育,既可以將紅色經典作為教學參考資料,或將其中的人物和事跡作為課堂教學案例,也可以在實踐教學中將紅色經典閱讀設定為一個教學內容,規定一定的教學要求和目標,以規范化、合理化的教學模式,推進紅色經典閱讀,提高學生對紅色經典的閱讀質量。同時,“尤其要注意著力增強時尚感,要適應大學生個性特點和心理接受特征,善于將時尚元素注入教育教學過程中”[3],通過彰顯時代感而增強紅色經典對學生的吸引力。
(二) 拓展渠道,增加閱讀供給
一是呼吁出版界給予幫助。市場經濟條件下,由于紅色經典是嚴肅、高雅的文學作品,缺乏娛樂性、消遣性和刺激性,因此不受歡迎,于是,在無利可圖的情況下,出版社不愿出版。為了公眾的長遠利益和社會的進步發展,必須促使出版社摒棄短見和私利,承擔起出版和推廣紅色經典的社會責任,讓紅色經典回歸社會,成為人們常備的精神食糧。
二是調動高職院校自身的力量。學生在校園內學習和生活,如果學校具備充足的紅色經典閱讀資源,學生自然會受益。高校本來應該是紅色經典著作傳播、儲藏和流通的重地,但是,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為應對生存與競爭帶來的壓力,許多高校的“學校管理工作者不再號召學生課外閱讀能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理想的紅色經典文學作品,而是想方設法提高學生的就業率”[4]。高職院校是培養具有社會主義覺悟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機構,這一辦學目的,要求高職院校必須充分重視紅色經典獨特的社會主義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的價值功能,積極為學生閱讀紅色經典創造條件,營造氛圍,提供保障。
(三) 擴大宣傳,創設閱讀環境
在市場化和信息化日益深化的當今世界,泛娛樂化日益成為一種潮流,“從電視到電影,從報刊到新興媒體,無不充斥著以感官刺激為表象、窮盡低級搞笑、賣弄噱頭之能事。‘娛樂至上之勢盛行,頹廢低俗之勢彰顯”[5]。由于大學生生活在社會之中,這一社會現象的蔓延,必然對高職學生的閱讀品味產生負面影響。于是,充斥著享樂主義、虛無主義和實用主義的閱讀內容,既是外界大力向他們推送的,也是他們自己樂于接受的,而有助于國家、社會和個人根本利益和長遠發展的,彰顯著思想性、真理性和價值性,洋溢著理想、信念與情懷,高尚而又美好的紅色經典文學著作,對廣大高職學生來說,不是敬而遠之,就是不得而知。因此,改善高職學生對紅色經典的閱讀現狀,必須加強對紅色經典的宣傳,發揮輿論的導向作用。
“紅色經典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豐碑,是中國人民堅定信念、明辨是非、團結一心跟黨走的重要的精神支柱和動力源泉”[6]。為此,黨和政府要有效推動大學生對紅色經典的閱讀。“政府應該凈化社會風氣,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思潮,以多種多樣的形式宣傳紅色經典,在全社會營造重視紅色文化、鼓勵青年研讀紅色經典著作的風氣,加大對大學生紅色經典閱讀的資金投入和關注力度”[7]。與此同時,還要動員社會力量,大力介紹、宣傳紅色經典。在宣傳紅色經典的工作中,各路媒體,特別是新興媒體,所起的作用巨大,應積極作為。當代媒體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必然要考慮自身的經濟利益,這一點無可厚非,但媒體作為公共輿論平臺和大眾傳播工具,必要的社會責任也不容推卸,尤其是主流媒體和各級各類公辦媒體,更應該主動承擔起宣傳紅色經典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