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天偉
摘 要:當今人人日常生活中都有信息技術的應用,學生從出生伊始就是開始接觸信息技術產品,這對后來學習信息技術學科頗有優勢,但是信息技術課堂的管理也存在問題。文章對信息技術課堂一些問題進行簡單分析,同時嘗試找出解決方法。
關鍵詞:信息技術;課堂管理方法;中學
信息技術產業就是現行正在進行的產業革命,帶動著社會以新的速度向前發展,對人們的各種活動的影響是所有科學技術里普及度最廣,是深入影響社會發展的高新科技。今天信息技術層層滲透普通人的一生當中大部分的生活領域,改變著人們的工作方式、社會交流方式、個人生活方式。
一、 當前信息技術課堂的現狀問題及其原因
在這種產業時代背景下,具備基本的信息技術常識就猶如水對于人體的必要性。學生自出生伊始就沉浸在信息技術產品帶來的各種生活場景,因此自小接觸電腦是必然的,也是生活常態。因此信息技術學科在中小學教學中的存在感由以往及其邊緣的狀態變得較為重要。由于自小接觸信息技術的設備是較為常見的家庭電腦、手機、平板電腦,其態度多是娛樂的態度,源自這種形成的習慣,當學生進入校園接觸信息技術課,對這門學科的看法更多的是將其看成一種娛樂工具,就此而言,娛樂就是表示放松,不歡迎課堂紀律,面對這種情況,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和管理就遇到了問題,源自學生內心的態度,這是大多數信息技術教師所能感受的問題:學生看到電腦時心里面各種娛樂沖動,心癢難耐,把信息技術課堂當成繁忙學習中的放松時間,課堂秩序極易混亂,對最基本的按時上課的紀律也是常常不遵守。思考下來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因為受小學教育影響,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的態度是不重視的
在要會考的高中階段,信息技術才會引起學生重視,就像對待語數英之類的考試科目,但也只能持續一學年,在學生心中就是一門過關的科目,難以引起相應的重視。就考試地位上來講,學生天然對信息技術課就難以產生一種嚴肅感。嚴肅感缺失,就會增加信息技術課堂管理的難度。
(二)學生難以領會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就目前來講,學生自小接觸信息技術的設備就是手機、家庭電腦,印象就是娛樂工具,如看片、游戲、聊天,到接觸信息技術科目后,這個印象也會被帶進來,會產生信息技術課堂就是放松娛樂時間,會趁著教師不注意之時,把電腦當玩具,忽視應該要學的技能。
(三)師生交流時間少
學生在學校時,接觸到信息技術的時間不多,每周一次,再加上一學期里扣去各種月考、期考等被沖掉的時間,一學期20周,實際上也才15周能上信息技術課。
一般信息技術教師在機房上課,機房遠離班級,在距離上,教師常難以接觸學生,學生對教師的印象難以通過日常接觸來加深。而且信息技術課一般一周兩節,學生上完就走,待到下次接觸時就是7天后。時間上、空間上限制師生不能長時間接觸,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力就缺少時間來培養,就難以改變學生自小對信息技術養成的娛樂心態,如:學生在每周一次的進入機房時,總是較為喧嘩,筆者常常要在上課前對學生做些思想工作,學生在接下來的整節課里都會較好地遵守紀律,而一堂課上完待到下周新的一節課,學生在信息技術課上仍然是喧嘩的狀態,這時又要重復一次思想工作,這點就不能像語數英等科目日常一兩天上一次,學生對該節課教師的課堂紀律強調總是印象很深刻。
而且信息技術教師在單位里基本就是萬金油職業,只要和信息技術粘上邊的事情,都能被安排去處理,如網絡問題、一體機故障、辦公電腦操作問題、信息化辦公等。更難有時間去和學生打交道。
二、 信息技術課堂管理方法
通過上述的原因就可以了解信息技術課堂管理的問題,根據這些問題,來確定具體方法。
(一)如何讓學生正確認識信息技術這個科目,了解信息技術的重要性,逐步轉變以往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的娛樂心態,使學生喜歡并嚴肅對待本門課程,期望學生在信息技術課程實踐操作中的體會到一種勞動后的成就感。
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的娛樂心態,對教師來說是很好的切入點,是將學生很好地融入課堂的開端。這時務必要強調遵守課堂紀律,如果不遵守,學生的這種娛樂心態就會使得整個課堂喧嘩起來,就難以有效率地繼續接下來的課程。所以在和學生討論信息技術時,因為娛樂心態導致學生情緒非常激動的狀態下,教師要能恰到好處地讓學生收心,將注意力專注到下面的課程內容上。筆者嘗試的方法是事先對學生強調播放一段穿透力較強又悅耳的音樂,所以學生就該停止討論,擺好坐姿。這樣的動作要事先反復練習5次,讓學生熟悉。
學生在熟悉這樣的指令后,教師講課的聲音還要盡量大,一般用小蜜蜂之類的擴音設備,用聲量將學生心思轉移到后面繼續的課程上。學生是可以從教師的聲量上感受到教師的嚴肅感。這是讓學生保持好課堂紀律極其有效的方法。這適合信息技術課程每周只有一節課,師生交流時間少的情況。
(二)在課堂教學時要隨機應變,用學生能接受的方法,將學生引入課程
就目前而言,國內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體系并不完善,具體來講,信息技術課程在校園內難以受到重視。“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操作技能”往往被大多數教師當成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目標。時代車輪滾滾向前行,人們的觀念更新迅速,而作為教育后代的場所學校和執行人教師,其教學理念還滯后于信息的發展,總是習慣性采取過去經驗總結而來的教學方法,難以采用當前更新后的教學方法,常常難以意識到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方式是不同于其他科目的。在傳統的教學方式里,以學生的角度看,教師的角色只有一個,即教師是知識的掌舵人,是來傳播知識給他們的,對學生來說教師在這堂課上是權威人物。此外,教師對自己的學習方式和成長方式是非常自信的,總是要把自己認為是對的學習方式強教給學生。而學生總是習慣性處于接受方面,被動地接受教師教的知識、展示的行為方式,對教師安排下來的多種學習任務都是習以為然地去接受,難以思考出這種過程的不適合,對群體學習總是下意識地接受,更不用說獨立思考。在這種行為模式下,教師就是絕對的、是中心的,學生只能被動地受教育。信息技術教學帶有信息技術的特性,是多元的、是新潮的,其教學方式更應該具備多元價值取向,要使學生朝這個方向發展,因此必需選擇新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符合信息技術的特點,有效提高信息技術教學的質量,最終使學生向終身學習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