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凌云 肖俊賢

摘 要 通過分析BIM技術特點及目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適應市場不斷變化的務實教學為目標,提出基于BIM技術在工程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過程中的應用思路,從教學舉措、課程實踐體系和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等方面進行教學改革,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工程經濟技術人才。
關鍵詞 BIM 實踐課程 課程體系 工程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z.2021.03.026
Application of BIM Technology in Practical Teaching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Major
QIN Lingyun[1], XIAO Junxian[2]
([1]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Gui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Guiyang, Guizhou 550002;
[2] Guizhou Minzu University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College, Guiyang, Guizhou 550025)
Abstract By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IM Technology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teaching process, aiming at the practical teaching to adapt to the changing marke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application ideas of BIM Technology i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process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major, and carries out teaching reform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measures, curriculum practice system and students' engineering practice ability, so as to cultivate engineering economic and technical talents to adapt to social development .
Keywords BIM; practice course; course system; engineering management
1 概述
BIM技術通過對建筑本身的信息整合,在項目可研、規劃、實施和維護的全過程中進行信息共享和有效傳遞,使工程管理及技術人員在建設過程中,對存在問題做出正確理解和高效應對,在提高生產管理效能、節約成本和控制工期方面發揮重要作用。[1]目前,BIM技術已逐漸應用到建設工程各領域,為工程項目管理帶來優化設計、施工模擬和技術指導、項目管理等方面的便利性,為建設項目創造更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率。[2]
按照教育部所要求中的工程管理專業培養的知識領域和技能領域,工程管理專業在實踐實訓培養過程中,基本上應該以師資建設和核心課程教學組織建設為基本保障,[3]以人才培養模式和課堂教學為核心,以各類各級專業競賽、教學活動及校企合作為牽引,以教學監督體系和績效考核為執行保障,切合社會人才需求,開展基于BIM技術在項目全過程管理和工程造價的人才培養路徑,并結合專業理論和實踐課程體系,對傳統工程管理課程的教學大綱、教學內容進行總結分析,圍繞案例式、項目式、任務式的實踐教學方法進行大膽創新、全面設計,做到基礎扎實、特色明顯。[4]
2 專業建設思路
優化“工程+管理+經濟+法規相融”的工程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以“工程+管理”為核心,[5]以工程技術為基礎,以管理技術為手段,以法律法規為準則,以經濟效益為目的,強調專業建設與學科建設協同互補,進一步優化工程管理專業課程標準,進一步優化課程培養方案,努力打造基于BIM技術的工程管理實踐核心課程群。
3 主要舉措
BIM技術在工程造價實踐教學體系的應用,是從行業發展情況出發,圍繞專業培養目標,以應用為目的,以能力培養為本位,優化課程結構,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拓寬實踐渠道,讓學生通過各種渠道充分利用社會資源進行工程實踐實訓,根據擬定的各階段培養能力要求(圖1),達到行業人才需求標準。
4 應用情況
4.1 BIM實踐教學培訓內容
4.1.1BIM模型、場布文件(基礎、主體、裝修三個階段)
根據施工圖紙繪制建筑、結構、機電模型,并在完成整體模型繪制之后通過運行碰撞檢測后,進行模型的優化。根據提供圖紙項目總圖,完成項目整體的地形模型;完成場布的基礎階段、主體階段、裝修階段模型創建,并設計項目部、民工房、堆料區、加工區等必要構件模型。
4.1.2施工組織設計方案文件、項目生長動畫
根據項目的實際情況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方案,方案應包含各項必要的構成要素,例人、料、機的需求、安全方案、質量方案、專項方案、文明施工、環保等各方面;基于施工進度計劃以及繪制完成的模型,制作項目的生長動畫,動畫應包含主體、裝修、三維階段。
4.1.3專項施工方案動畫、模板腳手架模型、機電樣板間布置模型
根據施工圖上的結構圖,進行鋼筋模型的配置,并根據項目的特點選取如:基礎施工、主體梁柱/隱蔽工程、幕墻安裝、其他特殊專項施工等各個點的專項動畫方案制作;基于revit土建模型繪制模板腳手架模型,以及展示樣板,并渲染出必要的圖片、漫游視頻,從而展示出整體的模板方案。根據施工圖紙,選定樣板間進行布置,并繪制相應使用設備的連接,各個系統間的連接模型,完成完整的方案布置。
4.1.4排磚模型、排磚動畫、明細表
根據施工圖,繪制排磚模型,并錄制排磚動畫。基于繪制完成的模型生成門窗明細表,梁柱明細表、幕墻明細表等必要的統計說明性表格;基于繪制的鋼筋模型的明細表,機電明細表(包含各類管件、橋架、零構件),導出表格,同時將表格原始保存在模型中。
4.1.5碰撞檢測報告、凈空分析報告、洞口預留報告
根據完成的土建/安裝模型,導出碰撞檢測報告并進行模型優化,優化完成后再次進行碰撞檢測,并對第一次與第二次的進行必要性分析。基于全專業模型繪制完成之后,選取必要的幾個空間進行凈空分析。根據第二次碰撞檢測報告出具洞口預留報告,洞口預留報告應包含必要的洞口信息。
4.2 構建三位一體的BIM技術實踐培訓體系
4.2.1初級培訓體系
通過初級班的整體培訓,使得學生能夠基本懂得整體BIM項目的流程:簡單掌握項目準備階段控制、實施階段控制、BIM項目竣工階段控制、項目運維階段控制的主要工作內容。
4.2.2高階培訓體系
高階整體培訓使得更系統地講授BIM知識體系,增強學生應用BIM解決實際問題、管理工程項目的能力,例如基于BIM的成本管理(5D成本計劃)等。
4.2.3項目級培訓體系
以培養“項目級BIM經理”為目標,通過學習能夠熟知BIM的應用思路,直觀了解項目級BIM的工作各項要求,能夠組織實施BIM工作,編制BIM實施運用方案,掌握整體項目的運行,及時調整工作的重點,切合項目的實際需求,為項目帶來更加直觀的價值體現。
4.3 校企協同育人教學模式實現多方共贏
通過加大推進各類實踐教學平臺建設力度,建成工程管理專業綜合實驗室、BIM實驗室,并以此為基礎,與行業和企事業單位公司開展深度合作,組建基于實踐項目開展為主體的學生實踐實訓基地,在BIM 技術教學、BIM 軟件運用、BIM競賽、項目實踐等方面,充分發揮企業的核心主體作用,構建資源整合、產學結合、過程配合的協同育人模式,由行業單位工程師、高等院校教師組成本科導師組,對專業實踐課程進行深度分析,以提高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為目標,組建BIM社團積極參與到企業實際項目運行中,實現學校人才培養質量提高與企業生產與技術進步的共贏。
參考文獻
[1] 陳延敏,李錦華.國內外建筑信息模型BIM理論與實踐研究綜述[J].城市,2013(10):72-76.
[2] 郝麗. BIM技術融入高校工程類專業教學的應用研究[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術.2015(04):108-111.
[3] 尚春靜,李艷榮,任思佳,等.基于BIM的工程管理專業理論課程與實踐教學創新研究[J].建筑經濟,2015(09):129-132.
[4] 趙維樹,孫道勝.基于BIM+的工程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重構研究.皖西學院學報,2020(05):25-29.
[5] 王昭慶.高校工程管理類專業BIM技術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9(13):18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