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飛山
摘 要 德育教育是當前階段素質教育的重要的組成部分,中職學校是培養技術型人才的關鍵途徑。學生的積極性就得不到提高,會逐漸喪失學習的動力,班主任的管理難度就會增加。德育教育的實施關系到未來學生的素質與能力發展。因此在當前階段,中職班主任一定要重視德育教育,給予學生更多的鼓勵與關懷,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促進教育效果的提升。
關鍵詞 中職教育 德育 班主任 關懷教育
中圖分類號:G451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x.2021.03.025
On the Framework of Caring Education Experience of the Teacher in Charge of Moral Education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JIA Feishan
(Vocational Secondary School in Liangzhou District, Wuwei, Gansu 733000)
Abstract Mor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quality education at present, and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is the key way to train technical talents. Students' enthusiasm will not be improved, will gradually lose the motivation to learn, the management of the head teacher will increase. The implement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s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quality and ability in the future. Therefore, in the current stage, the class teacher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must attach importance to moral education, give students more encouragement and care, and help students establish correct values t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educational effect.
Key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moral education; head teacher; caring education
隨著時代的發展,學校教育關注的重點不再是成績的好壞和升學率的高低,學生的道德品質也是學校教育的重點。傳統的教育教學方式中,德育教育的弊端在時代的發展下越來越明顯。
1 中職班主任德育教育實況
1.1 德育建設效率低
班主任的工作不僅要有良好的觀察力,同時還需要有出眾的管理能力。首先,通過觀察,可以準確判斷學生的心理特征,掌握其性格特點,進而對學生的生活狀況有一個大概的了解。但是,就目前而言,很多班主任更關心學生的考試成績,而經常卻忽視了學生的生活狀況以及情感因素等,因此就會導致學生在思想上以及情感上出現偏差,甚至還會對班主任強制性的管理產生抵觸心理。不僅難以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即使發現了問題,也難以采用高效的方式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其次,很多班主任經常教育學生反思問題,而自身卻不一定能做到,對班級的管理方式缺少全面的反思和認識。同時部分班主任也會在學生出現問題后,讓學生盲目的承認錯誤,這就會在很大的程度上影響了德育教學的效率。如果這些問題不及時的處理,就會導致班級管理難度加大,班級管理效率降低,德育教育難以開展。
1.2 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不到有效提升
在教育改革的推進下,雖然中職學校的管理水平不斷提高。但是整體上依然存在問題,很多班主任將更多的精力用在對中職學生技術技能以及專業知識的培養方面,經常會對學生的心理教育以及思想道德教育有所忽視,同時班主任的關懷教育也有所缺失,班主任與每個學生之間的交流比較少,對班級內的每個學生的心理、思想以及情感等方面都沒有全面的了解和認識,沒有關注到學生的興趣愛好等,因此為學生設置的班級管理制度以及計劃等,與學生的實際情況不相符合,因此學生的興趣不夠高漲,在課堂上被動地接受知識,學習積極性、思維方式不能有效激發。一旦失去了主動思考的機會,也就失去了培養自身德育素質的基前提條件。
2 中職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2.1 強化學生的行為和思想
中職學生大部分是在中考失利才進入到中職學校,學生的文化基礎比較差,行為習慣以及思想意識也存在偏差。由于長時間得不到認可與賞識,使得部分學生紀律性比較差、協作能力也比較低,有些學生在思想認知上存在偏差,缺少集體榮譽感,甚至有些學生自暴自棄,養成了不好的行為習慣。因此,班主任進行德育建設時,要對中職學生的實際情況,包括思想、心理、行為等方面有全面的認識和掌握,同時關心和認可學生,讓學生能夠提升規范化意識,逐漸找到問題,并改正。這樣就可以端正學習態度,并極大的改變不好的行為習慣;促進學生有更好的發展。
2.2 培養學生正確的職業觀念
職業觀是中職學生必備的素養,中職學校本身就是培養職業性和技術性人才的基地,現階段,中職學生也面臨著極大的挑戰和競爭,社會對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中職學生必須要積極進取,不斷的強化專業技能,并提升思想道德素質,為我國的經濟建設貢獻力量。首先,班主任要改變填鴨式的教育,重視理論和實踐的結合,讓學生把知識轉化為專業技能,同時將德育工作融入日常教育中,全面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其次,班主任還應該積極的引導學生規范自身的職業行為,構建良好的就業觀念,樹立敬崗愛崗、積極奉獻的職業精神。
2.3 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
現階段,社會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在教育教學中,不僅要加強對學生理論層面的教育,同時還要對學生的創新能力、探究能力以及思想道德素質等方面加以全面的培養。班主任需要使用德育建設,將各個學科進行全面的轉化,挖掘學科中的德育元素。同時通過德育建設健全學生的人格,促使學生養成積極向上的心態,進而為社會建設提供有著積極影響的人才。
3 中職學校德育工作的開展
3.1 加強師生交流
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對學生的成長以及學習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中職實施德育的關鍵。現階段,很多中職學生的年齡普遍在十二歲到十五歲之間,其更加希望得到尊重和被認可,更想展示自己的個性和優勢,并希望能夠在更加自由和愉悅的氛圍中進行學習。因此教師就需要成為引路者,將學生帶領到一個正確的發展道路上,而不是對學生加以強制性的管教。這樣才能讓學生產生信賴感,主動表達內心的想法。中職學生大部分缺乏自信心的,喜歡隱藏自己。因此,班主任應該主動走近學生,關懷學生,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溫暖。
3.2 掌握學生的真實想法
在中職開展德育建設時,教師對學生內心的了解和掌握,對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十分重要,通過師生之間心靈的交流和情感的相互碰撞,引導學生能夠敞開心扉,講述自己的心事,幫助教師從多個方面和領域中了解學生。教師在了解學生之前,應當抓住細節,提前做好準備。首先,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家庭基本情況、喜好等;尋找適合的談論話題。同時,教師要知道,學生會對其存在一定的戒備心理。這就需要對學生的性格進行了解,避免學生對教師產生抵觸的情緒。很多中職學生處在青春期,心理相對比較脆弱也比較敏感,尤其當教師接觸到學生隱秘的心事時,學生就會警備,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就避免觸碰學生不愿意提及的事情,為學生保留更大的自主空間。這樣師生之間不僅可以構建更加和諧的關系,同時學生也會心存感激之情,師生關系更加的密切。此外,學生逐漸接受教師后,就會主動和教師交流,認為教師是一個值得信賴的人,這樣才能更好地接受管理,并積極的融入班級中;并且對德育教育的實施也將產生積極的意義,體現出教育的關懷性。
3.3 營造良好的班級文化氛圍
班級文化對開展中職德育建設尤為重要,其展示了一個班集體的整體風貌,體現了學生在的精神素養以及班級的凝聚力,在德育建設中,班主任必須要加強對班級文化的重視,并引導學生積極構建良好的文化氛圍,并在班級文化中提升學生的團隊意識、協作能力、創新能力等。在中職教育中要讓學生適應社會并融入工作崗位中,成為高素質的人才。因此,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特點,幫助學生制訂相應的人生規劃方案,建立學習以及發展的目標,并努力奮斗。
班級文化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同時班級文化是多層次、多角度的,因此班主任要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圍,讓學生能逐漸得到提高。首先,班主任應該弱化知識結構強化能力體系。在德育建設中將日常的教學內容融合其中,比如:通過軍訓、體育比賽鍛煉意志力,提高中職學生身體素質的基礎之上,對學生的心理素質以及意志力等多個方面進行培養,這樣中職教育就不再僅僅是知識性學習,而是將知識與能力相結合,加入了能力的培養,有助于中職學生全面發展。其次,班主任也可以將日常的班級活動融入德育建設中,比如:借助班會,組織開展主題演講、辯論賽以及詩歌朗誦等活動,如:以“感恩”“愛國”“誠信”為主題,讓學生自主創作演講稿,并進行演講比賽,最后評選出最佳演講者,或者還可以在學校文化季,讓學生展示才藝,為學生提供釋放個性的平臺。
3.4 在班級管理中滲透關懷教育
德育教育和關懷教育之間具有十分緊密的關系,班主任開展關懷教育時,只有班主任對學生充分的尊重和認可,才能夠贏得學生對班主任的尊重,進而積極的參與班級管理,強化學生的思想認知能力。首先,班主任應當充分認識學生的作用,樹立關懷意識,了解實際需求,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展開管理活動,提供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其次,班主任在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時,需要正面引導,了解學生的優勢和短板,并且從當代中職學生的心理出發,讓學生自我管理、自我約束,并為中職學生提供更加自由和開放的管理空間,通過班干部、小組長等學生管理團隊的支持,共同構建出良好的管理體系。開放式的管理模式,可以讓學生參與到對自身的管理中,提高了主動性,培養了實踐動手能力,同時也可以讓班主任能夠充分尊重學生,理解學生、相信學生,構建互動的德育建設模式。此外,作為班主任,不僅要關心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還要對學生的業余愛好有所了解,班主任要利用課余時間去學生家里進行家訪。通過與家長的深入交流,有助于教師開展下一步德育教育工作。
3.5 改變教育理念和方法
當前中職教育中,大多數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強,主體地位沒有展示出來,教師也過于注重單向的講授,嚴重的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得課堂的氛圍沉悶,學生的注意力也難以集中。因此在新時期下,班主任為了進一步提升德育工作的效率,就需要創新教學方式和班級管理的理念,充分的將理論性教育和實踐性的活動相結合,為學生提供更多參與實踐的機會,從實踐中提高學生的行為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質。同時還應該挖掘各個學科與德育工作的聯系,開展課程思政。例如,在語文教學中,教材的內容涵蓋了豐富的人文性與文化性,能夠對學生的思想進行引導,并陶冶學生的情操,提升學生的文化修養,養成健康的人格,如:《沁園春·長沙》的學習中,教師可以為學生介紹創作背景,激發學生的斗志,增強學生的愛國之情。在德育教育中,要避免說教,激發學生興趣的點,設置一些懸念,讓學生形成自我意識。教師通過提高課堂的參與度,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也會變得更加和諧,對學生來說不僅能提升專業知識與能力,更加能讓他們的素質得到全面提高。
3.6 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
當教師對學生進行了引導以后,學生對教師的信任逐漸建立,這個時候的學生將會對教師描繪自己的人生。首先,中職班主任要轉變對學生指手畫腳的態度,通過朋友的身份走近學生,并幫助其科學的規劃人生。很多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關懷以及幫助,而由于缺少溝通,則可能會出現師生之間的誤解,對此需要班主任進行改正,尊重學生、愛護學生、體諒學生,善待學生,讓學生能夠自由表達想法。這樣學生才能自主感悟,并體會到人生的價值,構建出完善的人生目標和計劃,對人生價值實現也將產生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李玲.高職院校德育教育中如何滲透茶文化[J].福建茶葉,2017(6):124-125.
[2] 田俊.職業教育中法律法規與德育教育的平衡路徑[J].職業,2017(16):64-68.
[3] 肖翔.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德育教育的重要性[J].考試周刊,2017(19):44-47.
[4] 劉冰玉.中等職業學校班主任德育工作研究[D].河南大學,2016.
[5] 郭芮萁.中職學校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現狀及對策研究[D].吉林外國語大學,2019.
[6] 高雅.淺談中職院校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方法創新[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0,4(14):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