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以人教版小學英語教材第八冊第四單元復習課為例,探討單元復習課的優化設計思路,即設定復習目標、優化活動設計、巧設課前作業,旨在提高復習課的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關鍵詞】單元復習課;目標制定;教學活動設計
【作者簡介】劉璇,溫州市廣場路小學。
小學英語教材的復習單元是對新授單元的階段性總結和復習,在英語教學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是復習單元板塊較多,各板塊內容較為獨立,缺乏整體性和主線引領,教學碎片化嚴重,教學效果不理想(郄利芹、賀昀,2020)。結合筆者近年來對于小學英語單元復習課的教學實踐經驗,本文將以人教版第八冊第四單元復習課為例,提出復習目標設定與落實的策略,力求突破原有課程局限,提升復習成效,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一、設定復習目標
1. 梳理教材體系。教師拿到教材后研讀教材,發現學生在本冊教材的第二單元和第三單元已經學習了過去時態的相關知識。在第四單元中,教師應幫助學生繼續梳理動詞過去式的變化規則,并在具體情景中綜合運用過去時態和現在時態去談論或描述他人或某地的變化。另外,第四單元是本冊教材的最后一個單元。所以,本課時既是第四單元的復習課,又是小學階段過去時態的復習課。
2. 明確課標要求。在明確課標要求之前,筆者設定復習目標1(如表1“復習目標1(第一版)”所示)?!读x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小學階段,學生已經形成和掌握了一些簡單的學習策略,但他們還不善于有效運用策略來提高學習效果。所以,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策略加以指導和訓練,幫助學生形成和使用有效的語言學習策略。于是在明確課標要求后,筆者對復習目標1進行調整(如表1“復習目標1(第二版)”所示),旨在幫助學生有效地掌握并使用學習策略,通過科學途徑提高學習效率。
3. 明晰學生層次。由于授課班級的學生從一年級開始學習英語,所以英語基礎較好。學生掌握本單元的單詞與句型不存在問題,他們更需要綜合運用的訓練與提升。根據實際學情,筆者對“復習目標1(第二版)”進行調整,確定最終的復習目標1(如表2“復習目標1(最終版)”所示),提高語用的難度和綜合性。
二、優化活動設計
1. 挖掘教材資源。
[教學設計1]
上課伊始,教師播放教材配套的音像資源Changes in me一曲,順利引出本節課的話題“Changes”。通過解讀本單元的主情景圖和A部分的內容,創設Wu Yifan學校“2020 Open Day”這一情境,使后續語言的輸入和輸出更真實。在這一情境下,Wu Yifan帶領父親Mr·Wu參觀學校(圖片取自教材),學生復習本單元所學的建筑物等單詞。接著,讓學生猜測出Mr·Wu 30年前也是從這所學校畢業的,通過父子兩人對話的聽力訓練,請學生了解學校今昔的變化,復習本單元過去時態的相關句型。
2. 運用思維導圖。
[教學設計2]
為更好地激活學生的舊知,幫助學生把握知識的整體架構,降低語言輸出的難度,教師將“教學設計1”中的內容分四個步驟納入思維導圖(如圖1所示),幫助學生復習某地和某人今昔變化的語言表達,學生可以根據思維導圖進行語段輸出。
[教學設計3]
通過Wu Yifan學?!?020Open Day”這一情境的創設,教師幫助學生激活本單元的語言知識。從Mr·Wu的自身變化及學校變化,拓展至大家及所生活的城市也在變化。教師圍繞溫州南塘公園的變化設計任務型閱讀,培養學生在語篇中捕捉信息、提煉文章的主旨大意、進行簡單的推理等能力,且為后續的語言輸出作好鋪墊。另外,思維導圖的完善發展了學生的思維意識和思維習慣,幫助學生進一步強化知識的梳理。
教師在教學設計中,依據課標要求,有意識地設計了滲透思維導圖這一學習策略的活動,并對學生進行了有針對性的訓練,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體驗到運用該學習策略的優勢,逐步引導學生有目的地形成基本的學習策略。
3. 聚焦語用功能。
[教學設計4]
在本節課的課前作業“Do a survey”中,全班學生分組對溫州南塘公園、溫州圖書館和所在學校以及人們生活的今昔變化進行調查。每組四位成員負責調查同一個地點。而通過“教學設計3”,學生了解了溫州南塘公園的今昔變化,為語言的輸出作好鋪墊。在此基礎上,筆者創設語用平臺,布置任務“Do the survey report”。學生先綜合小組成員的調查結果,再根據調查結果設計思維導圖(見圖2、圖3),最后根據思維導圖的內容進行口頭表達。
三、巧設課前作業
本課時設計了兩項課前作業,分別是“I can classify”與“Do a survey”。其中,“I can classify”屬于板塊分類式作業,引導學生整理本單元及前兩單元學習的動詞過去式變化規則,特別是為成績中下游的學生提供查漏補缺的機會。同時給學生提供小貼士“在課堂上記錄更多動詞的過去式”,意在引導學生關注動詞過去式的積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Do a survey”屬于表格式作業,要求學生分組對溫州南塘公園、溫州圖書館、所在學校以及人們生活的今昔變化開展調查,每組的四位成員負責調查同一個地點。這項作業引導學生上網或采訪進行資料搜集,有效復習本單元的主句型,同時培養學生的調查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且為最后小組合作活動“Do the survey report”做好前期準備。
在梳理教材體系、明確課標要求、明晰學生層次的基礎上,設定單元復習課的復習目標,并運用優化教學設計和作業設計等策略落實目標,進而提高復習課效率,突破教學內容多而散的難點,可有效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郄利芹,賀昀.小學英語復習單元教學中主題意義探究的實踐 [J].中小學外語教學,2020(18):42-47.
[2]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