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一靈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血型譜細胞在抗體鑒定和疑難配血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院輸血科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63例疑難配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運用試管法進行Rh表型檢驗,運用微柱凝膠免疫檢測技術進行抗體鑒定,運用聚凝胺法進行交叉配血,分析抗體篩查陽性標本的血型與抗體類型分布及不同血型譜細胞在抗體鑒定和疑難配血中的應用案例。結果:63例抗體篩查陽性標本的血型分布中,A型18例,B型23例,O型18例,AB型4例;抗體類型分布中,抗-M 8例,抗-D 17例,抗-E/抗-c 16例,抗-C/抗-e 4例,直抗陽性16例,其他抗體2例。結論:不同血型譜細胞在抗體鑒定和疑難配血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可驗證常見不規則抗體,解決交叉配血難題。
關鍵詞:血型譜細胞;抗體鑒定;疑難配血
輸血是臨床上一種非常重要的治療手段,可快速為患者補充血容量,挽救其生命[1]。但是,輸血的不良反應發生率較高,所以輸血前必須做好抗體鑒定與交叉配血工作,以確保輸血安全[2]。Rh血型是一種復雜、具有多態性的紅細胞血型[3]。當前已明確的抗原有幾十種,臨床以D、C、c、E、e最為常見,免疫原從低到高依次為e、C、c、E、D。Rh(+)獻血員表型的分布廣泛,常見如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等,而Rh(-)獻血員表型的分布則具有不規范特點,常見的有2種,即ccdee、Ccdee[4]。有研究報道指出,多次妊娠或輸血史的產婦,出現不規則抗體引起的新生兒溶血病中,以抗-D抗體、抗-E抗體最為多見,MNS抗原系統則以抗-M抗體居多[5]。另有研究發現,A/B/AB型譜細胞的應用,結合O型抗篩細胞,能夠在有限的情況下最大化進行Rh表型匹配輸血,能夠明顯減少交叉配血時間,提高輸血效率[6]。本研究為了進一步分析不同血型譜細胞在抗體鑒定和疑難配血中的應用情況,就我院輸血科63例疑難配血患者的病歷資料及實驗室檢驗結果進行分析,旨在為臨床輸血治療提供參考依據。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輸血科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63例疑難配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22例,女41例;年齡18~65歲,平均(40.23±8.47)歲;有輸血史16例,無輸血史47例。
1.2 納入標準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病歷資料完整;(2)失血性休克或嚴重貧血,需要輸血治療;(3)不規則抗體篩查陽性;(4)對研究內容知情,自愿加入,簽寫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1)免疫系統疾病;(2)血液系統疾病;(3)精神疾病;(4)妊娠與哺乳期婦女。
1.3 方法
1.3.1 儀器與試劑
TD-4B型細胞洗滌離心機(四川蜀科儀器有限公司),BioSpa8型全自動細胞孵育器(北京科瑞恩特科技有限公司),TDL5M-血型血清離心機(湖南湘立科學儀器有限公司),DK-600BS型電熱恒溫水浴箱(上海捷呈實驗儀器有限公司),ABO血型正定型及RhD血型檢測卡(上海潤普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抗人球蛋白檢測卡(Diagnostic Grifols, S. A.),抗C、抗c、抗E、抗e單克隆IgM血型定型試劑(蘇州蘇大賽爾免疫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抗M、抗N單克隆抗體血型定型試劑(上海遠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ABO血型反定型用紅細胞試劑盒(上海血液生物醫藥有限責任公司),O型抗篩細胞,O型譜細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試劑(武漢博爾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凝聚胺配血試劑(珠海貝索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1.3.2 Rh表型檢驗
選取表型為ccdeeMN、CcDEeNN、CCDeeMN、ccDEEMN的A/B/AB型懸浮紅細胞,將對應12根辮管標記Rh與MN表型,置于冰箱內儲存。Rh表型檢驗運用試管法,分別在預標記的試管內滴加1滴IgM型抗C、抗c、抗E、抗e、抗M、抗N試劑,再滴加3%待檢驗紅細胞懸液,置于室溫環境下15min,以1000r/min的速率離心15s,觀察其結果并進行記錄。
1.3.3 抗體鑒定
運用微柱凝膠免疫檢測技術,取6支凝膠微管,以①~⑥號分別做標記,于①~④號管中加0.5%紅細胞懸液,于⑤號管中加血清,于⑥號管中加0.5%已知A型與B型紅細胞懸液,離心5min,肉眼觀察并判定結果。記錄正反定型與抗體篩查結果,根據抗體篩查細胞抗原格局表推測抗體類型。運用抗人球蛋白法或凝聚胺法,參照中國輸血操作規程驗證抗體類型。
1.3.4 交叉配血
選擇和血型譜細胞表型匹配的獻血者血液,運用聚凝胺法進行交叉配血。配置紅細胞懸液3%~5%,取2支凝膠微管,標記主管、次管;將2滴患者標本與1滴獻血者標本的紅細胞懸液加入主管中,將2滴獻血者標本和1滴患者標本的紅細胞懸液加入次管;加入低離子介質溶液0.6mL,靜置1min;加入2滴凝聚胺溶液,靜置15s,離心1min,收集管底凝聚胺溶液0.1mL;加入重懸液2滴,判定結果。相符則可進行輸血治療,不相符則將對標本進行表型檢驗與抗體篩查。
1.4 觀察指標
(1)分析抗體篩查陽性標本的血型與抗體類型分布,其中血型包括A型、B型、O型、AB型,抗體類型包括抗-M、抗-D、抗-E/抗-c、抗-C/抗-e、直抗陽性及其他抗體。(2)不同血型譜細胞在抗體鑒定和疑難配血中的應用案例。
2結果
2.1 抗體篩查陽性標本的血型與抗體類型分布
63例抗體篩查陽性標本的血型分布中,A型18例,B型23例,O型18例,AB型4例;抗體類型分布中,抗-M 8例,抗-D 17例,抗-E/抗-c 16例,抗-C/抗-e 4例,直抗陽性16例,其他抗體2例,見表1。
2.2 不同血型譜細胞在抗體鑒定和疑難配血中的應用案例
患者女,38歲,抗體篩查陽性;參照抗體篩選紅細胞試劑盒抗原格局表,推測可能出現抗-D抗體、抗-N抗體。以B型血ccdeeMN表型的譜細胞為反定B細胞再次進行配血,以無D抗原B型紅細胞反應為陰性,正反定型相符,確定為B型血。不規則抗體類型考慮為抗-D抗體。取血庫3袋B型RhD陰性辮管,進行Rh表型與MN表型檢驗,選取ccdeeNN表型血液和患者標本,運用抗人球蛋白卡進行交叉配血,記錄結果:用抗體試劑檢測表型為CcdeeMN。以O型譜細胞鑒定標本抗體類型為抗-D抗體,結果和預測相同。
3討論
輸血治療在臨床中的應用廣泛,尤其是在急診科,有效、安全的輸血能夠顯著提高搶救成功率,改善患者預后。抗體鑒定與交叉配血是輸血前的常規操作,是輸血安全的重要保障[7]。在不規則抗體篩查中,陽性樣本以特異性抗體最為常見,表現最多的是Rh系統,因此要求在進行輸血治療時應盡可能地基于E抗原做到同型輸血[8]。臨床實踐也表明,因輸血產生的不規則抗體中,以Rh系統最為常見[9]。本研究對63例抗體篩查陽性標本進行抗體鑒定,結果顯示,不規則抗體類型分布從高到低分別是抗-D、抗-E/抗-c、抗-M、抗-C/抗-e,與國內相關報道基本一致。
我國目前尚缺乏對Rh血型系統其他C、c、E、e抗原檢驗的明確規定,因此對C、c、E、e抗原陰性患者進行輸血治療時可能出現抗-C、抗-c、抗-E、抗-e等不規則抗體。隨著相關研究的不斷深入,目前認為,建立Rh表型庫,選擇Rh表型相匹配的紅細胞進行輸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Rh系統抗體出現率,繼而減小輸血風險,同時也能縮短疑難交叉配血時間[10]。因此建議,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將Rh系統中的C、c、E、e納入輸血治療的常規檢查項目中,以實現安全輸血,提高輸血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不同血型譜細胞在抗體鑒定和疑難配血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可驗證常見不規則抗體,解決交叉配血難題,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趙高偉,梁慧慧,蘇瑤,等.不同血型譜細胞在抗體鑒定和疑難配血中的應用[J].山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20,42(5):375-377.
[2]彭小友,周杰英,陽愛麗,等.53例患兒疑難配血原因分析與輸血對策探討[J].檢驗醫學與臨床,2020,17(5):600-602.
[3]李明衛.分析全自動血型及配血分析系統在血型鑒定、不規則抗體篩查中的臨床應用效果[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9,25(15):156-157.
[4]李殷芳,李偉,陸盈,等.3種篩選紅細胞在疑難配血篩檢致敏不規則抗體中的應用比較[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20,30(10):1193-1195,1199.
[5]譚慶芬.MN血型系統不規則抗體對ABO血型定型困難及交叉配血不合的影響[J].臨床血液學雜志,2021,34(4):282-284.
[6]關茵,許飛,田宗斌.河南焦作地區2014年至2017年疑難交叉配血不合的處理及分析[J].診斷學理論與實踐,2019,18(1):86-88.
[7]靳本華,許飛.2015-2017年海軍某醫院患者血型鑒定、抗篩試驗情況調查分析[J].海軍醫學雜志,2021,42(1):16-18.
[8]吳玲燕,李登云,周偉華.輸血前進行血型不規則抗體篩查及抗體特異性鑒定的臨床意義[J].浙江創傷外科,2019,24(2):407-408.
[9]趙彩霞,靳曉燕.漯河地區無償獻血者紅細胞血型不規則抗體篩查及鑒定結果分析[J].現代臨床醫學,2020,46(1):41-42,45.
[10]陳偉,李菲,邱進,等.3種全自動血型分析系統在血型鑒定及不規則抗體篩查試驗中的應用比較[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9,40(6):738-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