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是中等職業學校的必修課程之一,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合作學習作為新課改提倡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本文從合作學習在中職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必要性、現狀以及相應的對策諸方面展開探討。
【關鍵詞】合作學習;中等職業學校;英語課堂教學
【作者簡介】馬波(1979.08.17-),男,漢族,安徽固鎮人,江蘇省射陽中等專業學校,中學一級,大學本科,研究方向:英語學科教學。
進入21世紀,我國經濟持續發展,對教育的投入力度也越來越大,國民綜合素質不斷提高。職業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迎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針對中職學校學生英語學習能力普遍較差、英語學習興趣不濃厚等現象,有必要開展教學改革,以提高教學效果。合作學習作為新課改提倡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本文對此進行了探討。
一、 合作學習在中職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必要性
1.中職學校英語學習的特點。隨著我國經濟持續穩定的增長以及我國職業教育的迅速發展,中職教育在我國整個教育事業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中職教育的目的是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具有專業勞動技能的高素質勞動者,所以很多中職學校更加注重專業技能的培訓,注重在實踐活動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卻忽略了對語數英這樣基礎文化學科的教學。
新課改極具人本主義精神,倡導“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著眼于中職學校學生的全面發展,既重視實踐能力、創新精神的培養,又重視文化基礎課的教學。這使得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既能以精湛的勞動技能來謀生,又具有與技能相匹配的文化素養,還有豐富的精神世界。他們不但可以依靠精湛的勞動技能腳踏實地地用雙手創造財富,有穩定的物質生活,而且又能擁有豐富的精神世界。物質生活富足,精神生活豐富,才能指引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用高瞻遠矚的目光謀劃自身長遠的發展。
但是,目前的實際情況是,中職學校的文化課、技能課以及專業課的課時都是按照比例分配的,等職學校本身就偏重技能課和專業課,文化課課時較少,英語課時更少。傳統的教師教、學生聽的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地講授知識,用較短的時間教授更多的知識,但是這種教學模式把學生當成“知識接受的容器”。由于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不足,會出現教師講解知識點過快,而學生跟不上、聽不懂、學不會的現象。這將導致低效率或者無效的英語課堂。
針對這種現象,為響應黨和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號召,促進新課改在中等職業學校中落地生效,合作學習教學模式被應用到中職教育課堂上。希望學生在小組交流協作過程中能夠攻克知識難點,提高英語學習能力和學科素養,促進中職學校全面發展。
2. 中職英語課堂教學應用小組合作學習的現實意義。(1)促使中職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中職學校分配給文化課的課時較少,分給英語的課時會更少。英語教師往往為了完成教學任務,通常是自己一節課從頭講到尾,學生并沒有參與的機會,學生只是聽,但是英語表達能力并沒有得到充分的培養,容易造成“啞巴英語”的后果。而在階段考察時,中職學校更偏重于理論知識內容的考察,忽視了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在小組中合作學習,學生可以用英語進行簡單的交流,在交流中了解到英語單詞和語法的具體應用情況,既能鍛煉英語口語能力,又能夯實英語理論知識基礎。同時,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因為交流,學生之間的關系會更密切,有利于增強小組凝聚力。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對話是所有學生走向社會后必然會應用到的,而小組合作正可鍛煉中職學生的這種社交能力,有利于學生將來更好地融入社會。
(2)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自主創造性。每個具有創造力的個體對事物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敢于明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并且善于和別人合作。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培養這種人才的最佳方法。小組合作學習給了每個學生表達自己看法的機會,每個學生都在表達自己的想法,從而實現思維的碰撞,給個體新的靈感,實現對創新精神的培養。
二、 合作學習在中職英語課堂教學應用的現狀
1. 傳統教學模式依然占據主導地位,學生仍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由于中職學生文化基礎知識薄弱,所以教師在英語課上使用傳統的逐詞逐句的領讀、翻譯,學習過程相對枯燥,所以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并不高。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英語教師只能按部就班地快點講,沒有放權給學生,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不高,自然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而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沒有學生與教師之間交流那么強的距離感,更能調動學生用英語交流的欲望和主動性。
2. 教材滯后,不利于中職業學生的長遠發展。目前中職學校的英語教材偏難,實用性不強,如果將來真和外國人交流,沒有多少能真正用得上的。個別家庭條件比較好的學生有過出國的機會,發現自己在學校學習的那些知識好像并不實用。所以,學生認為學習英語只是為了考試,一點都不貼近他們的實際生活,學了也沒用。
3. 師資力量薄弱,設備落后,限制了小組合作學習內容的豐富性。目前中職學校普遍存在重技能、輕文化基礎課的現象。由于學校只重視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忽視幫學生樹立文化積淀的意識,文化基礎課程安排得很隨意。英語學科對教師的水平要求比較高,教學難度比較大,課務難安排,因此不少學校對英語教學只能是應付式教學。學校英語教師不夠時,有些班級就不開英語課,要么把英語課分給其他老師,要么英語課時讓學生上自習,或者由其他學科的老師來講英語。在中職學校不受重視,所以英語學科獲得的經費少,英語教師參加相關方面專業培訓的機會也少,英語教師的專業能力不能得到長遠的發展,久而久之容易產生職業倦怠感。
4. 學生英語表達能力差,在小組合作交流中羞于開口。中職學生普遍能意識到自己英語基礎知識薄弱,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不高。雖然這些學生都知道英語學習很重要,但是由于從小英語基礎就沒打好,所以很早就放棄了英語學習。他們的英語課在發呆、做小動作中度過,老師布置的作業要么不寫,要么抄襲別人的作業,考試成績永遠在及格線以下,這樣的英語學習習慣使得他們在英語學習方面極度不自信。英語成績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雖然現在中職學生已經有了必須學好英語的意識,但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重新撿起英語學習,需要有堅定的決心和超強的毅力。不然,在小組交流中,仍然是不好意思開口。
5.學生知識面窄,小組合作交流內容受限。中職學生大多愛玩,不愛學習,不喜歡通過閱讀、看紀錄片等方式來獲取更多的知識。所以對以英語國家的文化了解甚少,也不了解其歷史和人們的生活習慣,所以在小組合作交流時,不知道該交流哪些內容。這些都是阻礙中職英語課堂小組合作交流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原因。
三、 合作學習在中職英語課堂教學應用的建議
1. 科學劃分學習小組。中職英語合作學習的主要形式就是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交流活動。所以,能否劃分出科學高效的學習小組,是合作學習能否在中職學校順利開展并取得成果的重要基石。
在劃分學習小組時,要堅持每個小組都有不同層次的學生。也就是教育學理論中的“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在這一理論的指導下,根據班內學生的學習能力、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性別、人際交往能力等因素加以綜合考慮來找劃分小組,盡量使小組內每個成員的長處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大家都能夠學有所得。小組成員團結協作,激發出英語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可能大家都不太強,但是每個人的思維會在碰撞的過程中迸發出新的火花。在進行交流的過程中,每個人的觀點和看法、語音語句的表達被其他人聽到,其他人也可以對其進行評價,發揚優點,改正缺點。評價也是一種學習方式。一項學習活動能使小組每個成員都得到發展,充分展現學生的個性色彩。小組規模也是有要求的,科學研究顯示,4到6人的小組開展討論是最符合教學規律的,最能充分發揮小組合作交流的長處。這樣規模的小組,每個成員都分工明確,有利于團隊精神的充分發揮。中職英語課堂的合作交流小組不宜頻繁變動,頻繁變動不利于小組成員的深入了解??梢悦總€學期進行適度的變化,增強小組合作交流的活力。
2. 規范合作技能培訓和交流用語。中職英語課堂的合作學習,需要培養學生的合作技能和交流用語,才能提高合作學習的效率。中職的學生文化基礎知識比較薄弱,假若再缺乏合作技能,英語口語交流能力跟不上,將來會制約學生走向社會后擇業范圍的寬廣度。因此,中職英語教師應當認真備課,做好教學設計,將合作技能培訓與基本口語交流用語自然糅合,利用多媒體和其他教學方法,在小組合作交流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周密的訓練。小組合作技能適用于中職英語課堂的有聽得懂、說得清、辯得明、結得全、思得深,而英語交流口語培訓包括詞匯、語音、語調的英語基礎知識訓練,還應包括一些簡單的英語國家的日常交往禮儀。
3. 根據單元整體目標設計中職英語合作交流學習任務。萬變不離其宗,不管是考試,還是日常小組合作交流學習的任務設置,都應當以英語教材為基礎。這樣做既能在設置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內容時有素材,有針對性地完成對應單元的學習目標,而且還能完成考試內容的訓練,一舉兩得。教師在設計小組合作學習任務時,根據對應單元的整體目標,有步驟地引導學生學習英語單詞,讀準字音,培養英語思維,提高自己用英語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都可以在小組合作交流中實現。既然是在合作中學習,所以合作時需要的技能也必須訓練到,比如要遵循小組合作交流學習的互動性、目的性、交往性、可操作性等基本特點。英語教材與小組合作學習結合后,可以有豐富多彩的形式。比如,把英語教材中的課文改編成課本劇,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要用英文來表達。課本劇的編排,鍛煉了小組每個成員的交流互動能力,而在劇本編制、文本演繹時又鍛煉了中職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此外還可以開展辯論賽,以實現更大范圍的交流合作,而辯題的設置當然要從所授單元的整體目標出發。實現英語合作交流學習的方式有很多,但是不論什么樣的方式,其內容的核心都應該是單元整體目標所要求的。
四、結語
中職學生英語基礎知識薄弱,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在英語課堂上全面展開,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學校領導做好頂層設計,教師利用現有的教材和設備最大限度地設置好教學活動,既適合合作學習,又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
參考文獻:
[1]楊平.合作學習在中職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海外英語,2020(18):211-212.
[2]章天嬌.合作學習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學園,2020(22): 54-55.
[3]周坤.合作學習模式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校園英語,2020 (24):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