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核心問題具有根本性、統攝性、綜合性、生活性的特點,有助于引領學生進行深度學習,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和綜合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合理設計核心問題、提出核心問題,進而引導學生進行深度探究。
【關鍵詞】核心問題;深度學習;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0?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1)27-0076-02
【作者簡介】陳紅娟,江蘇省徐州市云興小學土山寺分校(江蘇徐州,221000)副校長,高級教師。
一般來說,學習過程中的核心問題能夠引導學生發散思維、獨立思考,將抽象復雜的問題簡單化、生活化,從而降低理解難度,幫助學生構建學習框架,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引領學生深度學習。
一、核心問題的價值和特點
1.核心問題的價值。
核心問題,是指在學科教學過程中,既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又能夠體現教學重點、能夠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的問題或任務。教師向學生提出核心問題,能夠將學生的學習熱情充分調動起來,讓他們以主動學習的狀態來學習學科的重點內容,從而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2.核心問題的特點。
核心問題具有根本性,能夠充分體現學科本質與知識核心;核心問題具有統攝性,是課堂教學的中心問題,能夠引出整個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核心問題具有綜合性,不僅引出教學重點,還調動學生情感、引領學生認知、教授學生技能;核心問題具有生活性,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充分聯系,能夠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二、深度學習的重要作用
1.有利于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深度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對知識的理解更為深入,而且會在理解知識的基礎上對知識體系進行重新構建,有利于其把握學科本質,掌握各部分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提升對知識的運用能力。
2.有利于對知識進行高效整合。
深度學習有利于對知識進行高效整合:一方面,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需要將其與自身已有的知識儲備進行聯合,將各個零散的知識點搭建成一個牢固的知識體系;另一方面,學生在學習其他領域知識的過程中,對各個學科本質的準確把握,能夠實現多個交叉學科知識的有效整合。
3.有利于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深度學習是一種主動式學習模式,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著較高的要求,需要學生自主地對知識進行深層次的探究和思考,從而明確學習的目的和意義,為學習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
4.有助于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深度學習要求教師采用“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的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情感,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進入深度學習的狀態,擺脫淺層學習模式,提升他們思維能力。
三、核心問題引領學生深度學習的意義
1.有助于學生調動學習積極性。
教師提出核心問題,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起來,引導他們主動思考和學習,從而將傳統的被動式學習轉變為主動式學習,將學生的學習內動力充分激發出來,為他們進入深度學習提供基礎。
2.有助于學生形成綜合的知識體系。
構建核心問題,能夠將學科本質、教學要素與環節有機整合起來,引導學生形成綜合、全面的知識體系,而不是讓學生掌握淺表、零散的知識。
四、用核心問題引領學生深度學習的路徑
1.核心問題的設計。
設計核心問題要遵循三個原則:一是要將學科的特點和規律體現出來,對學科的知識結構進行梳理,對教材的生活價值、發展價值進行深度挖掘。二是要考慮學生學習情感的實際情況,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情緒充分調動起來。三是要與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緊密聯系,讓學生體會到親切感,消除學生的畏難情緒。
2.核心問題的提出。
核心問題的提出,一方面要將學生的興趣充分激發出來,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要實現新知識與舊知識之間的聯系與融合。因此,可以讓學生來提出核心問題,然后教師再從學生提出的問題中進行挑選、優化和改良。教師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既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欲,也成功地把握住了教學的焦點。
3.核心問題的探究。
核心問題的探究,指教師提出問題后,組織學生圍繞核心問題采用小組討論或獨立思考的模式進行學習和反思。學生對核心問題進行思考、討論,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總結,幫助學生構建更加完整的知識體系。同時,教師要用核心問題來提升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為學生布置一些以知識運用為目的的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鄭文忠.基于核心素養,建構深度學習課堂——以“植樹問題”教學為例[J].新教師,2019(10):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