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崑 劉春霞
摘? ?要: 本文結合新農科理念,對高校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建設展開研究,深入分析現階段農業高校創新創業師資隊伍的特點、建設的必要性、面臨的挑戰,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完善師資隊伍建設體系、推進創新創業師資隊伍素質整體優化、構建高校師資隊伍建設長效機制。
關鍵詞: 新農科? ?創新創業? ?師資隊伍
開展新農科建設是教育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寫好高等教育“奮進之筆”,打好提高質量、推進公平、創新人才培養機制攻堅戰的重要舉措。針對“新農科”的發展形勢需要,高校面臨的任務是加快建設和發展新農科,高水平師資隊伍建設是新農科建設的核心和關鍵。
一、新農科背景下高校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建設的必要性。
習近平同志于2019年9月5日在《給全國涉農高校書記校長和專家代表的回信》中指出,中國現代化離不開農業農村現代化,農業農村現代化關鍵在科技、在人才。新時代,農村是充滿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創業的廣闊舞臺,我國高等農林教育大有可為。習近平同志希望農業高校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強農興農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養更多知農愛農的新型人才,為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提高億萬農民生活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質、促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不斷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1.國家大背景推動高校新農科創新創業師資隊伍的建設。
2017年下半年,農林教育專家開始關注“新農科”概念。2018年8月,中辦、國辦聯合發布文件提出了發展“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和“新文科”,即“四新”。2018年下半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成立了“新農科建設協作組”,開始了前期研究和策劃。2018年底,中國工程院啟動了“新時代農科高等教育戰略研究項目”,新農科建設正式拉開了序幕。學校和企業在各種高峰論壇上不斷探討新農科背景下的大學教堂,新農科理念下的師資隊伍建設已成為時代的要求,兩者的有效結合直接關系培養創新思維、創業能力的新農科人才。
2.緊跟國家政策,打造適應新農科建設的創新創業型師資隊伍。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指出:“到2020年建立健全課堂教學、自主學習、結合實踐、指導幫扶、文化引領融為一體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明顯增強,投身創業實踐的學生顯著增加。”為確保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順利實施,優化高層次師資隊伍是關鍵,要求高校高度重視創新創業教育隊伍建設,為中國創新創業教育提供人才、智力保障。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倡導全社會尊師重教。習近平同志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對教師隊伍建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作為創新創業課程的講授者、創新創業活動的組織者和實施者、創新創業教育理論的研究者,教師在實施創新創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
青島農業大學緊跟黨和國家的步伐,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建設高水平大學人才隊伍是關鍵的思想。在“新農科”背景下,堅定不移地推進人才強校戰略,加快體制機制創新,激發人才活力,著力打造適應高水平大學建設要求的創新創業型師資隊伍,營造激勵優秀人才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
二、新農科背景下高校創新創業型師資隊伍的建設面臨的挑戰。
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整個社會發生了跨越式的質的變化,以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為特征的新經濟的蓬勃發展,促進了“新農科”的發展。新農科具有反映時代特征、學科交融、多主體參與、涉及面廣、內涵新且豐富等特點,新農科的建設和發展對教師的知識面、產業經歷和能力、教學科研水平、創新創業等綜合素質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此,在新農科大背景下,如何完善師資隊伍建設,加強教師的創新創業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是當前高校面臨的挑戰。
三、新農科背景下高校創新創業型師資隊伍的特點。
1.具備敬業愛崗、高尚職業情操的良好綜合素質。
堅持把師德師風作為創新創業高水平師資隊伍建設的第一標準,強化師德師風建設頂層設計,健全考核制度和評價體系,完善教育引導、制度規范、監督約束、查處警示的師德建設長效機制,建立師德投訴舉報平臺,推動師德建設的常態化和長效化。引導廣大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擔負起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
2.具有寬廣的知識面。
不但要關注本學科專業,而且要關注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和前沿學科,尤其是與本學科專業領域相關的新技術、新產業,增強教育教學能力、實踐教學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
3.具備解決實際產業問題的能力。
能夠運用多學科知識、原理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掌握先進農業設備的基本操作方法,并且具備研發、創新的產業能力和應對挑戰和處理未來問題的能力。通過國內外訪學、短期進修、實踐鍛煉、技能培訓和參與學術交流等活動,加大創新創業師資培訓力度,全面提高創新創業導師理論素養和增強創業指導能力。
四、新農科背景下高校創新創業型師資隊伍的建設。
1.創新人才管理理念,高起點構建政策體系。
高起點構建人才建設體系,出臺了一系列保障師資隊伍建設的文件,構建從創新創業人才引進到人才培養扶持、從物質保障到人文關懷,全面加大創新創業人才服務力度、擴大人才政策開放度和吸引力、有力吸引和穩定優秀的創新創業師資隊伍的全方位制度,全面落實學校深化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各項工作。
2.拓寬選才視野用才模式,高水平抓好創新創業人才引進任用。
充分借助國家、省、市重大人才工程聚力作用,開闊選才視野,創新選才思路,發揮學院在人才引進中的主體作用,通過專家推薦、網絡平臺宣傳、參加各地巡回招聘、精準出國引才等多種方式,加大創新創業型師資的引進力度,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同時對重點創業人才建立“綠色通道”、快速引進,確保看好的人才不流失。2017年以來,20多名高層次人才加盟學校,全職引進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優秀博士畢業生400多名。
在引進人才任用上,學校大刀闊斧、不拘一格聘任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際著名植物分子生物學家、創新領軍人才、全國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知名專家等在各自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高層次人才擔任院長,同時兼任學科帶頭人,借助他們先進的創新創業教學、科研、管理理念,全面優化和改革傳統學科發展理念和建設模式,系統提高學科實力和水平。
3.明確責任精準保障,高質量做好創新創業人才服務。
在創新創業師資管理服務上,堅持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提高精準服務水平,抓住主要矛盾、緊扣關鍵問題。依托各級各類人才工程項目積極搭建平臺,整合人才資源,創造科研上滿足平臺需求、生活上提供人文關懷、情感上給予溫馨關注的開放包容的工作環境,切實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保障教師安心工作、舒心生活、潛心科研,真正做到對重點師資實行“一對一”跟蹤服務。
統籌全校管理服務資源,完善引進高層次創新創業師資隊伍的配套和工作落實協作機制,明確劃分高水平師資配套服務的責任主體,讓人才服務不落空、不打折。學校黨委、行政高度重視人才服務工作,建立校領導聯系高層次人才工作制度,加強校領導與高層次人才的直接溝通與交流,不僅讓優秀人才零距離感受到親切關懷,增強學校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還通過這種方式進一步拓寬了人才建言獻策的渠道,為學校建設發展凝聚起智慧力量。在具體用人單位,充分發揮優勢,針對各類人才開展多層次的“管家式”“保姆式”“一站式”服務,為高層次人才配備服務專員、科研助手等。
4.優化培養體系,強化梯隊建設,高標準做好創新創業人才培育工作。
優化對青年教師的使用和培養,加大創新創業人才梯隊建設力度,構建讓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人才發展培養體系。一是健全教師發展支撐體系,完善教師繼續教育和創新創業的培訓制度,加大教師教學創新創業發展能力的培訓力度,全面加強教師教學能力建設。二是加強教學團隊建設,創新團隊合作機制,推進傳、幫、帶,提高教師隊伍整體水平。三是支持教師參加國內外研修和高水平學術交流,開闊國際視野,提高創新創業學術水平。四是完善中青年教師參加社會實踐制度,支持中青年教師到行業、企業一線參加與專業相關的生產實踐鍛煉,增強教師應用科研能力和提高社會服務水平。
5.強化考評結合,高效率推進人才評價和收入分配機制改革。
以激勵現有人才、吸引校外人才、聚集高層次人才為目標,積極推進人才評價和收入分配機制改革。一是堅持“以德為先,以創新能力、質量、貢獻、績效為導向,注重個人評價與團隊評價相結合”原則健全人才評價機制,優化職稱評價機制,完善崗位設置與聘任體系,搭建各類創新創業人才充分發揮良好作用的事業平臺;二是堅持人才優先發展原則,加大人才獎勵性績效工資的激勵力度,對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實行年薪制,同時根據人才的貢獻程度,實行高層次專家崗位津貼和“1361人才工程”崗位津貼制度;三是加強績效考核,積極推進實施多元化薪酬分配制度,將年度目標任務完成情況作為專家崗位津貼發放的主要依據,充分調動人才工作的積極性。
五、凸顯人才紅利,強勁支撐學校建設,助推人才興國戰略。
青島農業大學五大舉措協同發力,人才紅利突顯。
一是學校爭取人才資助項目實現新突破,自主培養人才倍增。2017年以來新增國家級人才4人,山東省高層次人才16人,市級高級人才22人,獲國家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獲批山東省高等學校“青創人才引育計劃”立項建設團隊7個,連續兩年獲山東省引進“一事一議”頂尖人才項目。
二是學科發展水平突飛猛進。學校面向世界科學前沿領域和國家重大需求開展科學研究,形成若干具有一定競爭力的優勢學科,水產學和植物學與動物學(草學)被列為山東省一流學科建設學科;植物與動物學、農業科學、化學三學科穩步保持在ESI全球前1%;4個學科上榜軟科2019“世界一流學科排名”;獸醫學進入世界學科排名前100名,列我省第一位;7個學科入選軟科2019“中國最好學科排名”,農業工程列全國第6位,山東省第1位。
三是教師科研水平和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水平整體實力極大提高。學校科研經費、獲批科研項目、獲省部級科研成果獎勵數量穩步提升;19個專業獲批國家或山東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立項,20門課程獲評省級一流課程;教師在山東省教學賽事中獲得獎勵21項。
四是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氛圍濃郁,師生參與面廣。近年來,各學院積極開設創新創業課程,常態化開展專業技能、科技競賽,以科研助理、設立自主創新實驗等形式廣泛吸納學生參與創新創業活動,專業覆蓋率和學生參與率皆為100%;學校對優秀創新創業項目及專業技能(科技)競賽活動給予支持,獲支持創新項目有5000余項,其中國家級項目600余項,項目100%源自所學專業,參與指導教師5000多人次,學生參與度達80%以上;每年在“創業大學”、創新創業班、企業實訓班接受創業能力培訓的學生3000余人。
五是改革理念和創新做法被廣泛認同,社會關注度高。多次應邀在農林院校校長論壇、全國高等農林院校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論壇等會議上做報告;先后有20余所高校同行到我校考察學習,多所學校索要相關材料;共青團中央學校部多位領導先后來我校視察,對我校創新創業工作給予高度評價;人民網、焦點訪談、中國青年網、中國教育報等多家媒體對我校創新創業成果進行了報道。
參考文獻:
[1]袁天夫,趙曉麗,江瀟瀟,金婕,張玉金.新工科背景下師資隊伍建設的思考[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7(23):22-23+38.
[2]馮曉東,羅迪,王曉墨,劉哲,孫偉.能源動力類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實踐體系構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S1):270-272.
[3]劉偉,鄭衛東.地方“雙一流”建設高校教師思想狀態分析與對策研究——以上海海洋大學為例[J].高等農業教育,2018(2):35-40.
基金項目:2019年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基于校企合作的創新創業師資培訓體系的搭建與研究》(2019012 81005);2019年青島農業大學教學研究課題《新農科背景下高校創新創業型師資隊伍的建設與研究》(XJY2019057);2021年青島農業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重點課題《多元化學科背景下思政課教師隊伍能力提升路徑探究》(QNSZ2021006)。
通訊作者:劉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