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蕾 陳章明 高艷波 余鳳敏 上官力 譚英強 王竹青
(恩施州煙草公司利川市煙葉分公司,湖北 恩施 445400)
磷以多種方式參與植物體內的生理過程,主要包括碳氮代謝、糖類代謝及脂肪代謝等,在植物細胞信號傳導及光合調節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對植物的生長發育、產品質量、抗逆性有重要影響。磷素是煙草生長發育所必需的3大營養元素之一,其不僅是煙草體內核酸、磷脂、卵磷脂、核蛋白、植素和多種酶等化合物的重要成分,同時也是煙草體內能量代謝的關鍵底物之一,參與煙草體內許多重要的酶促反應及其代謝調節,沒有磷煙株不能正常生長。磷肥施用量不足或過多均會給煙草的生長和煙葉的產質量帶來不利影響[1,2]。
在煙草生長過程中,如果磷素供應不足則導致煙株根系不夠發達,養分和水分不能充足供給煙株地上部分的需要,葉片皺縮,葉色暗綠,莖桿纖細,抗逆性差。磷肥的過量施用還會引起嚴重的環境問題[3,4]。許多報道中指出,施磷能促進煙株的生長發育,尤其能提高烤煙產量[5,6]。當土壤磷素含量適宜時,煙株根系發達,地上部分生長健壯,煙葉舒展,成熟落黃較好,化學成分比例更加協調[7]。周越等[8]在云南保山市騰沖縣煙區研究發現,磷肥施用量在225kg·hm-2時,上等煙比例、均價和產量高,長勢好,綜合效果最好。余建飛[9]在烤煙葉片上噴施不同濃度的過磷酸鈣營養液的試驗表明,合適的過磷酸鈣營養液濃度可改善上部葉生理指標并使烤后煙葉的常規化學成分協調。同時,施磷對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尤其是在抗旱性能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10]。此外,還有研究表明[11],磷肥施用量(P2O5)在45~90kg·hm-2時,可提高煙葉中類黃酮、總酚、可溶性糖和游離性氨基酸4種生化物質的含量和煙葉產質量,降低赤星病發生率。因此,研究煙草合適的磷肥施用量,對提高煙草產質量和經濟效益及減輕環境污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利川市位于湖北西南邊陲,地處大巴山東南流脈和武陵山北上余脈交匯處,總面積4612km2,地理環境特殊,是八百里清江的發源地,一直有“鄂西林海”、“天然氧吧”的美譽,屬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為典型的山地氣候。具有特色優質烤煙生產優越的環境生態條件,煙葉以濃透清和濃偏中香型為主,香氣質好,品質特征明顯。利川市是傳統煙葉種植區,種煙歷史非常悠久,歷史上年最高產煙50萬擔,基本煙田保護面積1.67萬hm2,是湖北最大的烤煙縣級產區。
本試驗點設在利川市元堡鄉東槽村6組,海拔1115m,該區域光照充足,土壤結構疏松,肥力均勻適中,保水保肥能力強,土壤質地疏松,耕作層20cm以上,排水通暢,潔凈無污染,具有特色優質烤煙生產優越的環境生態條件,往年無土傳病害,土壤速效磷含量>30mg·kg-1。
供試品種:“云煙87”。
本試驗設置6個處理,每個處理設置3個重復,具體處理方式如表1所示。
T1:不施磷肥,氮鉀比例為1∶3,施氮量為105kg·hm-2。
T2:磷肥用量為施氮量的0.6倍(52.5kg·hm-2),氮鉀比例為1∶3。
T3:磷肥用量為施氮量的0.9倍(94.5kg·hm-2),氮鉀比例為1∶3。
T4:磷肥用量為施氮量的1.2倍(126kg·hm-2),氮鉀比例為1∶3。
T5:磷肥用量為施氮量的1.5倍(157.5kg·hm-2),氮鉀比例為1∶3。
T6:磷肥用量為施氮量的1.8倍(189kg·hm-2),氮鉀比例為1∶3。

表1 各處理施肥配方
每小區4行移栽株數80株,各處理施氮量按照97.5kg·hm-2計算,磷肥、有機肥100%做基肥,鉀肥70%做基肥(硫酸鉀全部做基肥,硝酸鉀做追肥)。
小區設置采用隨機區組設計,具體小區排布如圖1所示。
實踐教學是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必要環節,閩東特色文化資源為高校實踐育人提供了豐富的物質和精神素材。[8]把閩東特色文化資源融入實踐教學的主要方式有:
在煙草生長的團棵期、旺長期和成熟期,每個處理選10株生長整齊一致有代表性的煙株作為農藝性狀觀察株,測定株高、有效葉數、莖圍、節距、葉長、葉寬等指標數值。調查測量方法依據煙草行業標準YC/T142-2010,每個處理煙株分別掛牌進行單收、單烤,統一存放分級,統計煙葉產量、產值、均價、等級比例等經濟性狀指標。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軟件、DPSv 3.01專業版數據分析軟件進行試驗數據的計算、統計檢驗、單因素和多因素方差分析。
主要生育期記載如表2所示。

表2 主要生育期記載
由表2可知,不同處理除團棵期略有差異外,其它主要生育期時間均一致,團棵期以T1、T2最早,為6月12日,T5、T6最遲,為6月15日,兩極差值3d。
由表3可以看出,在團棵期,T4在株高、葉數、莖圍、最大橫寬、最大葉長寬等農藝性狀測定數值均表現為最大,葉數、莖圍各處理間差異不大,株高、最大橫寬、最大葉長寬各處理間差異較為明顯,以T4最高增幅分別達到32.94%、18.70%、25.36%、29.94%。

表3 團棵期田間農藝性狀調查表

表4 旺長期田間農藝性狀調查表
由表4可知,在旺長期所測定的各項農藝性狀數值以T6為最大,T1為最小,最大差值間增幅分別為16.04%、7.40%、15.00%、9.06%、8.02%,T2、T3、T4、T5處理間在旺長期各測定農藝性狀差異不明顯。
由表5可以看出,在成熟期,T1較其它處理差異較為明顯,在所測定的各項農藝性狀指標中均表現為最低,其它各處理間略有差異,但差異不大,各處理間相比以T5表現較好。

表5 成熟期田間農藝性狀調查表
由表6至表8表明,中部煙外觀質量和感官評價得分(均值)均以T2為最高,T4和T6中部煙外觀質量評價得分(均值)略低,但感官質量評價得分(均值)較高。在上部煙外觀質量評價得分方面,以T5得分為最高,T1得分為最低。

表6 中部煙外觀質量評價得分表

續表 中部煙外觀質量評價得分表

表7 中部煙感官評價得分表

表8 上部煙外觀質量評價得分表

表9 每公頃產量結果表
由表10可以看出,每公頃產值隨著施磷量的增加呈現增加的趨勢,在T5、T6處理水平達到峰值,不同處理間除T5、T6間無顯著差異外,其它處理間均呈現顯著性差異。
結合表9、10可以看出,每公頃產量與每公頃產值不同處理間所呈現的趨勢基本一致,說明每公頃產量與每公頃產值間呈現相關性,間接說明了產量是產值的基礎,就本試驗而言,每公頃產值隨著每公頃產量的增加而增加。
由表11可知,不同處理間均價以T5為最高,T1為最低,T1與其它處理間存在極顯著差異,T2與T5間存在極顯著差異,除T1外其它處理間存在明顯差異,但達不到極顯著水平。

表10 每公頃產值結果表

表11 均價結果表

表12 上等煙結果表
由表12可知,上等煙率T1與其它處理間呈現極顯著差異,其它處理間差異不明顯。
由表13可知,上中等煙率各處理間差異不明顯,只有T1與T3、T5、T6間達到極顯著水平。

表13 上中等煙結果表
在團棵期,T4在株高、葉數、莖圍、最大橫寬、最大葉長寬等農藝性狀測定數值均表現為最大。在旺長期所測定的各項農藝性狀數值以T6為最大,T1為最小。在成熟期,T1較其它處理差異較為明顯,在所測定的各項農藝性狀指標中均表現為最低,各處理間相比以T5表現較好。
綜合中、上部煙葉外觀質量和感官質量,以T5為最好,T2和T4次之,T3為最差。
不同處理間每公頃產量、每公頃產值、均價隨磷肥施用量增加呈現上升趨勢,在T5、T6處理水平達到峰值。不同處理間均價以T5為最高,T1為最低,T1與其它處理間存在極顯著差異。上等煙率T1與其它處理間呈現極顯著差異,其它處理間差異不明顯。上中等煙率各處理間差異不明顯。
綜合農藝性狀、烤后煙葉質量和經濟性狀3個方面分析,T1表現最差,T5表現較好,其它幾個處理處于中間水平。
湯宏等[12]的研究證實,適宜磷肥用量能增加葉片數、株高、莖圍、根體積及最大葉面積,同時降低煙株赤星病、花葉病、黑脛病的發病率和病情指數,改善葉片組織結構,使煙葉適時落黃。
本試驗農藝性狀測定(表3至表5)數據表明,不同處理間隨著施磷量的增加除團棵期外,均表現葉片數、株高、莖圍及最大葉面積增加,這與前人研究基本一致,團棵期不明顯可能與土壤本身磷富集和本年度特殊氣候因素有關。
磷與烤煙的生長發育、產量和品質密切相關[13,14],已有大量研究表明,施磷能夠促進烤煙產量的增加。本試驗不同處理的各項經濟指標,尤其是每公頃產值、每公頃產量基本與前人研究一致。可能受本年度極端天氣的影響,不同處理間均價和上等煙率施磷與不施磷間存在顯著性差異,而上中等煙率差異不顯著,具體原因仍需進一步試驗進行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