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憲良 吳霞
摘 要:美越戰爭結束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將“民主輸出”政策作為對越南外交的重要手段,主要通過制造國際輿論壓力、培育越南公民社會、輸入非馬克思主義思想等手段向越南輸出“民主制度”,其目標是促進越南意識形態逐漸西化,使其政治制度更加符合西方標準。這一定程度上對越南國家安全造成了負面影響,使越南社會西化程度加深,非馬克思主義思想呈蔓延態勢,黨內外時常出現要求政治多元化的聲音。對此,越共采取多種方式加強防控:一方面嚴厲打擊國內的反政府勢力和“民主人士”,嚴防西方的“和平演變”;另一方面加強對民眾的馬克思主義思想教育,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和胡志明思想統領思想政治工作,培養思想堅定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此外,快速發展經濟,提高民眾的生活水平也成為越共抵御西方國家“民主輸出”的重要依仗。
關鍵詞:美國;越南;民主輸出;和平演變
DOI:10.15938/j.cnki.iper.2021.02.008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749(2021)02-0035-08
自冷戰初期,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就將“民主輸出”作為一項長期的戰略全面推開,企圖通過向“非民主國家”輸出文化價值、政治制度、宗教信仰等,使其政治思想、價值觀等從內部發生轉變,從而實現國家性質的改變。美越戰爭結束后,美國便將“民主輸出”政策作為對越南外交的重要手段,其戰略目標也從改變越南國家性質轉變為促進其意識形態的逐漸西化。1995年7月,時任美國總統的克林頓在發表關于美越關系正常化的講話時強調:“通過與越南關系的正常化,幫助其加入國際社會,有助于我們在一個穩定與和平的亞洲為一個自由與和平的越南而努力。”“我相信,美越關系的正常化與日益深化將有助于推動越南自由民主事業的發展,就像在東歐和前蘇聯那樣。”[1]美國國際開發署在 《與越南合作發展戰略(2014—2019)》報告中指出,美國致力于將越南打造成更負責任,更具有包容性的合作伙伴。[2]其所謂的“包容性”即意圖改變越南國內的政治現狀,使其政治制度更符合西方標準。隨著越南革新開放進程的不斷深化、科技水平的不斷發展,西方國家的對越民主輸出的主要方式也更加多樣化、復雜化、成熟化。
一、西方國家對越南輸出民主的主要方式
與馬克思主義“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邏輯不同,許多西方學者更傾向于從文化的視角分析政治結果,他們認為,不同政治結果可歸因于不同文化。如康德認為,自由主義國家更傾向于遵守國際法和尊重他國權利,尤其是隨著文化的成熟和人們的原則性更加一致,人與人之間會增進相互理解并能實現和平。[3]其理論追隨者更是將西式民主制度與國家和平相聯系,認為制度和文化因素能促進共同安全意識的形成,有助于自由民主國家之間形成獨特的和平區域。該理論得到了很多西方學者及政客的認同,他們相信西式民主制度模式是每個國家自然、理性地解決國家問題的最好方案,以至于所有國家最終都應效仿。因此,西方國家有義務,也有能力在全世界推行資本主義制度,“從而,使世界變得更加安全”。[4]美國推行的“遏制戰略”便是其“民主和評論”思想的實踐。20世紀90年代,“民主和評論”曾在美國盛極一時,克林頓政府曾一度將各國的性質與美國的國家安全相聯系,將“民主輸出”作為美國對外戰略的重要手段。
1.抨擊越南政治制度,制造國際輿論壓力,動搖越南民眾的馬克思主義信仰
近百年來,西式民主理論不斷完善,“民主”被認為是西方社會政治制度的主要特色。許多美國學者認為,若一國的政治制度遠離西方模式,就意味著其在政治上是野蠻的、落后的,亦即脫離了“人類社會的文明軌道”。因此,他們企圖將西式民主制度標準化,將民主理論簡單化、模式化,不僅研究實現民主制度的普遍條件,還設計出所謂的“鞏固民主”的各種“動態模型”。[5]許多西方民主研究以及活動機構利用這種西式民主模型與越南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現實相比較,抨擊越南的政治制度,利用民主、自由、人權等單一和線性指標對越南進行民主排名,打壓其在國際社會的話語權。甚至污蔑、抹黑越南政府部分政策,企圖搶占輿論和道義的制高點,利用國際輿論壓力干涉越南內政,以達到影響其意識形態的目的。
當前,在越南國內活動的西方民主測評機構主要有自由之家、人權觀察、越南人權網、亞洲自由電臺等。“自由之家”自上世紀80年代起每年都發布《世界各國自由度》的調查報告,該報告始終將越南劃分在“不自由國家”行列,將西方多黨制與越南政黨制度進行比較,否認越共政權的合理性,批評其治理體系以及治理效能,對越共的反腐敗工作持否定態度,污指越共反腐敗是清洗政治異見者。[6]
美國人權觀察組織長期派駐觀察員在越南進行所謂的民主調查,定期發布越南人權報告,批評越南民主狀況。對越南政府為維護社會穩定及國家安全,對政治異見者和侵犯他人權益者予以打擊的行為進行激烈抨擊。2020年6月,人權觀察網撰文指責越南政府在黨代會召開前抓捕政治犯,呼吁國際社會就該問題向越南政府施壓,促使其盡快釋放被抓者。[7]捍衛捍衛者網站也常撰文批評越南政府迫害國內政策批評者,稱這些在押的“異見人士”為“良心犯”。認為越南政府采取多種手段對其進行迫害,違反了國際人權公約。同時,該網站還抹黑越南政府為抗擊疫情所做的努力。宣稱其以抗擊Covid-19為由鎮壓政治異見者。
2.培育越南“公民社會”,扶植反政府勢力
西方學者認為,為限制政府權力的無限擴大,反對政府侵犯個人自由和權利、過多地干預自由市場與社會,應建立一座連接政府與私人領域的橋梁——公民社會,以代表公眾向政府爭取權益。他們認為,“公民社會”匯集代表公共利益的行為集體,并積極參與國家制定公共政策的過程,填補國家無力應對社會需求的空白。因此,“公民社會”是一國實現民主政治的必要條件,而公民社會組織則被看作是建構公民社會的核心要素。具體而言,公民社會組織一般包括旨在為社會的特定需要或公眾利益而行動的組織,如慈善團體、非政府組織、社區組織、工會等。
在民主輸出政策中,西方公民社會理論中強調社會與國家適當分離的原則成為西方國家的理論工具。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通過支持非政府組織、促進媒體私有化、煽動宗教勢力等方式,企圖在越南國內培育所謂的公民社會,片面地強調國家和公民社會的“對抗”關系,利用所謂的公民社會實施反政府活動,影響越南政治制度,維護西方資本主義的世界主導權。
第一,支持越南非政府組織,策劃街頭政治。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西方各類非政府組織開始在越南活動或對其進行援助。截至目前,越南國內共有500多個外國非政府組織,年均對越南投資金額達3億美元,其中三分之一資金來自美國。許多外國非政府組織以維護民主、人權的口號為幌子,在越南國內組織策劃各種反政府活動。他們或“借題發揮”,利用越南發展中出現的問題發布誤導性消息,夸大越共政策的不足,甚至歪曲越共的某些政策,進而激發民眾對政府的不滿情緒,策劃反政府示威游行,將矛頭直指越共領導權與社會主義制度;或暗中支持越南國內的反政府組織,如越南更新革命黨①、越戰恐怖組織②、越南民主兄弟會等,支持其組織示威游行、抗議集會等活動。其中越南民主兄弟會,受到了自由之家、美國律師協會、國際宗教自由委員等多個國外組織的資助,多次策劃參與越南國內的反政府示威游行活動。2011年6月,就中越南海問題,該組織策劃了越南大規模的反華示威游行,最后演變為抗議越南政府對華政策,嚴重影響了越南國家的穩定。同時,該組織經常組織有關如何以“非暴力”形式對抗政府的培訓課程。
第二,利用網絡宣傳媒體,削弱官方媒體作用。信息技術的普及改變了越南的信息格局,網絡媒體迅速發展,傳統媒體的影響力逐漸下降。截至2020年1月,越南有互聯網用戶6817萬,互聯網普及率達70%,同比增長9.6%。[8]目前,越南60%的新聞和信息通過網絡媒體傳播。在此背景下,西方國家加大對越南網絡私有媒體的支持,擴大“公民社會”的輿論陣地。2005年,谷歌和雅虎分別建立了越南語新聞網頁,并經常轉載越南兩家激進派(Tuoi Tre and Thanh Nien)媒體的文章。許多西方網絡社交平臺也將目光轉向越南互聯網市場,越南成為世界上facebook用戶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2020年,facebook占其社交網絡市場90%的份額,Youtube占89%,是越南本土社交網絡的兩倍。[9]許多反政府組織在西方國家的支持下,利用網絡媒體進行活動。2005年,兩位政治異見者(Tran Khue and Hoang Minh Chinh)在越南建立第一個公開的反政府政治性網站——民主運動(Democracy Movement),其服務器設在美國。2006年,政治異見團體8406發表了《越南自由民主宣言》(Manifesto on Freedom and Democracy In Vietnam),并通過網絡征集118位異見人士的簽名,這是越南第一批呼吁大規模政治改革的集體互聯網運動之一。[10]此后,反政府網絡媒體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在此壓力下,官方主流媒體的影響力被削弱。據估計,2008—2013年,兩個曾受民眾歡迎的國有媒體(Thanh Nien and Tuoi Tre)的發行量和廣告收入下降了三分之二。[11]
此外,西方國家還經常利用宗教勢力傳播狹隘的民族分離主義思想;利用少數民族地區物質和精神生活的匱乏,收買、操縱分離份子進行民族分裂活動;在國際社會向越南政府施壓,企圖達到分裂越南的目的。據越南官方披露,21世紀初在越南西原地區發生的幾次民族騷亂都與西方勢力有關。
3.擴寬與越南的文化交流渠道,輸入非馬克思主義思想
西方國家堅信“一座電臺比一個B-25戰略轟炸機中隊更能有效地對其他國家實施壓力”,[12]加強西方國家與越南之間的文化交流可以充分發揮其文化影響力,影響或改變越南的社會價值觀。為此,西方國家通過多種渠道向越南社會輸入非馬克思主義思想。
在教育領域,為提高教育水平,越南已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教育合作關系,共投資建設約500個與國外合作項目,總投資金額約為44億美元。目前,在越南國內共有5所外資高等教育機構,中、小學程度教育機構有近百所,共有450多個國際培訓課程。2009年,美國成立越南教育基金,每年出資500萬美元資助越南學生到美國留學。據統計,2019年越南留學生的數量已增至17萬,相比于2014年增加了69%,其中赴美留學的人數量約為30000。[13]此外,美國國際開發署還參與越南高等院校的教育改革。美國國際開發署通過與越南政府合作,指導越南高等院校制定改革計劃和標準,定期開展教學方法培訓課程,旨在將其變成21世紀美國海外資助的高等教育系統的榜樣。
2016年,美國財政部通過“富布賴特”基金在胡志明市創辦富布賴特大學,這是越南第一所美國式非營利性的私立大學。該大學的課程體系以及管理系統均是效仿美國式教育體系建立,秉持著美國式教學理念的核心價值觀。
在藝術文化領域,“富布賴特”基金常年資助越南文化界人士赴美訪學交流,鼓勵美國文化藝術團體到越進行表演。有線電視網、亞洲頻道等美國電視頻道在越南落地,美國之音、亞洲自由電臺等也開辦了越語網站和廣播頻道。[14]在宗教方面,西方福音教一直將越共黨員干部的家屬作為重點發展對象,他們用少數民族語言印發圣經,利用各種秘密的方法進行傳教,傳播西方自由主義思想,企圖通過家屬教唆使越共黨員干部脫黨、入教,削弱主流意識形態的群眾基礎。[15]一定程度上給當地造成了社會思想的復雜化。
西方國家意識形態的滲透導致越南社會非馬克思主義社會思潮的泛起,一些民眾盲目崇拜西方資本主義思想和社會制度,忽視越南黨和國家的成績,夸大越南社會治理中出現的問題,并將其歸咎于越南黨和國家的領導。例如,個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傳播政治多元化的思想,抨擊越南的政治制度,呼吁取消社會主義政治思想教育。[16]這些言論引發了社會民眾對黨和國家的不滿情緒,降低了其對黨和國家領導能力與治理能力的信心。
二、西方國家的“民主輸出”政策對越南的影響
隨著世界全球化進程的加深及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西方國家輸出民主的手段更加多樣,形式也更為隱蔽,對越南社會的政治、文化、經濟等方面產生了諸多影響。1994年,越共中央第七屆中期會議首次提出:越南國家正在面臨著經濟發展滯后、和平演變、偏離社會主義方向和貪污腐敗等四大危機。要求全黨對此要加以重視。[17]但西方國家的民主輸出政策依然對越南產生很大影響。
1.引起越共黨內思想路線的分歧
在革新開放的過程中,越共努力探索適合本國國情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每次黨代會的政治決議都會對越南社會主義特征作出新的概括。[18]但是,由于經濟發展、“和平演變”等危機,越共黨內關于革新開放進程的方向問題始終存在分歧,甚至在黨內高層中也出現要求實行多黨制和政治多元化的聲音。
自上個世紀90年代初,越共黨內就存在思想派系斗爭。越共七大召開前,一些越共黨內高級干部曾公開主張西化,否定越南共產黨的領導。1990年1月,時任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的陳春柏在河內市常委會議上公開宣稱,應效仿蘇聯進行民主化、公開化的政治改革,主張經濟改革與政治改革同步進行,放棄無產階級專政。原越南共產黨黨報編輯、南方退伍軍人俱樂部重要成員裴信通過英國BBC、法國國際電臺等海外媒體公開批評黨的社會主義路線,主張建立“民主政體”,建議把“越南共產黨”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分別改名為“越南工人黨”和“越南民主共和國”,舉行民主選舉,建立民族復興政府等。[19]2012年1月,越共十一屆四中全會中明確指出,當前黨內部分人公然與黨組織唱反調,黨內存在“和平演變”和“自我演變”的危機。不少黨員由于受到“和平演變”的影響和市場經濟的沖擊,在思想上已經發生“自我轉變”和“自我轉化”,這些現象已經危及到政權的穩定。[20]2014年7月,受國內“去中國化”示威活動的影響,61名越共退休黨員干部向黨中央提交公開信,要求越南放棄社會主義,不再依賴中國,轉向民族和民主的越南道路。
2016年10月,越共第十二屆四中全會通過了關于《加強建黨整黨,防止和遏制政治思想、道德、生活作風墮落現象,內部“自我轉變、自我轉化”表現的決議》。《決議》指出,當前越共的黨建工作還存在許多不足,一些地方黨組織的領導力和戰斗力低下,大部分黨員干部的政治思想、道德、生活作風正在蛻化。總體來看,當前越共內部“自我轉變,自我轉化”的表現主要有:反對社會主義組織原則,特別是反對民主集中制原則,要求實行“多黨制”;反對社會主義民主制度,要求實行三權分立,發展公民社會;公開批評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否認越共的歷史成就,歪曲黨的革命歷史;利用多種手段,散布政治謠言,引起黨內分歧;反對黨對軍隊的直接領導,要求軍隊國家化;與國外非政府組織勾結,策劃組織反政府活動;歪曲越南黨和國家的外交政策,激發民眾的不滿情緒;反對越共在文化領域的領導作用,傳播歷史虛無主義的文化作品;利用宗教勢力,煽動民族分離主義。可見,越共政權所遇到的壓力非常嚴峻。
2.導致越南社會思潮多元化
由于西方國家“民主輸出”政策的影響,越南非馬克思主義社會思潮泛起。其中具有較大影響的有民族主義、自由主義、民主社會主義,此外新保守主義、生態主義、歷史虛無主義等社會思潮的影響也不斷擴大。這些社會思潮的泛起對越南社會的穩定及越共主流意識形態的傳播均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現代越南民族主義思潮產生于19世紀末,在越南獨立和解放運動過程中發揮了巨大作用。進入21世紀后,越南民族主義思潮逐漸趨于極端化、狹隘化。西原地區少數民族問題的激化,就是民族分離主義極端化的結果。許多外國非政府組織利用多種方式煽動少數民族的極端民族主義情緒,組織民族分裂活動。持反越共立場的海外越僑也利用民族主義煽動民眾反越南政府,這助長了越南極端民族主義的泛濫。
自由主義作為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核心思想,始終是西方國家“民主輸出”政策的重要內容。自越南革新開放起,尤其是提出“革新思想”戰略之后,西方國家利用多種方式向越南社會滲透自由主義思想,對越南文化建設產生了極大的負面影響。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越南國內的“自由派”發表許多自由主義文化作品。如《別了,意識形態》《牽手走過智慧的指路牌》《盲目天堂》等文章、小說,在當時越南社會上廣為流傳,其中《牽手走過智慧的指路牌》被奉為越南知識分子覺醒的“圣經”。[21]同時《前鋒報》《年輕人報》等自由主義新銳報刊蓬勃發展,發表大量自由主義作品,引起越南社會對其經濟改革、政治體制改革、建設公民社會的質疑。
受蘇東劇變影響,社會民主主義思潮傳入越南。上世紀90年代,越共官方曾派出代表團赴西歐和北歐進行考察,了解瑞典和芬蘭的社會發展模式。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后,英國宣揚的“第三條道路”在越南曾一度得到追捧。越南社會民主主義者宣揚的“非思想化”道路,強調在革新開放進程中要擺脫各種思想束縛,不應將革新思路禁錮在“教條”科學社會主義理論中,現代資本主義制度更有利于越南的經濟發展。在當時越南引起了較大反響。
這些社會思潮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對越南主流的意識形態構成嚴重的威脅,對越共意識形態執政資源建設產生巨大危害:第一,削弱了主流意識形態的辯護功能,使越共執政的合法性和權威性遭到質疑;第二,削弱了主流意識形態的思想整合功能,動搖了越共執政的思想基礎;第三,削弱了主流意識形態的文化吸引功能,導致越共在文化領域的領導力下降。
3.越南社會中反政府活動增多
澳大利亞越南問題學者卡萊爾·泰耶認為,進入21世紀后,越南國內反政府勢力主要有知識分子精英、抗戰時期的退伍老兵和部分農民。這三部分人有時單獨行動,有時又相互配合。在外國非政府組織的支持之下,他們已經成為西方國家對越南實行“民主輸出”政策的主要力量。[22]正是在這些勢力的干預下,越南社會公開的反政府活動時有發生,嚴重地影響了越南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20世紀90年代,越南國內爆發過多次范圍廣、影響惡劣的反政府活動。1993年5月,越南順化爆發了自越南統一以來最大的反政府示威活動。大約4萬名越南獨立統一佛教教會的教徒走上街頭示威游行,反對越共的宗教政策,要求恢復所謂的宗教自由。示威教徒與警察爆發沖突。1997年5月,太平省北部爆發了農民抗議事件,示威持續了數月之久,波及多個省份。同年11月,越南天主教教徒又在南部發起反政府的示威游行,并與越南警察發生沖突。
進入21世紀后,越南西原地區在2001年和2004年爆發兩次規模較大的民族騷亂,有數萬名少數民族民眾參加。許多當地的黨政機關被打砸,一些公務人員在平暴過程中受傷。越南政府后來不得不抽調大批黨員干部深入到基層做解釋工作,甚至調集軍警才使騷亂得以平息。2010年,河內周邊又爆發了由于教會土地被征用而引發的教民與政府的沖突。2011年,越南北部山區發生數千名赫蒙族群眾圍攻政府事件,最后越南政府動用直升機驅趕才平息暴亂……總之,自革新開放以來,越南國內較大規模的反政府活動頻繁發生,多數反政府活動都伴隨著打砸搶,嚴重影響越南的經濟發展,破壞了越南的社會穩定,丑化了越共在民眾心中的形象。而反觀這些反政府事件的背后,或多或少都有西方國家或組織的身影。
三、越南的應對措施
面對西方國家不斷深化的“民主輸出”政策,越共并沒有固步自封,反而積極改善與西方國家的關系,擴大交流合作。越共認為,開展積極主動的外交,既有利于革新開放事業,又能夠營造和平穩定的外部環境。同時,越共通過努力加強自身各方面建設,積極應對“和平演變危機”。
1.堅持革新開放,展現社會主義制度吸引力
長期的落后狀態使越南深刻認識到“發展才是硬道理”。1986年,越南實行革新開放政策,堅持社會主義方向不動搖,不斷增強國家的綜合實力,努力滿足人民對物質文化生活需求,從而增強人民對越南社會主義制度的信心,進而抵制西方國家的“和平演變”。上個世紀90年代初,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陷入低潮,越共黨內外也暗流涌動,一些人也對共產主義信仰產生動搖。在緊要關頭,越共七大召開,發布了《沿著社會主義道路,繼續把革新事業推向前進》的報告,明確提出堅持社會主義道路。此后,越共中央的多次文件和會議都重申,要堅定并創造性的根據越南實際運用馬列主義和胡志明思想。
在經濟建設方面,越共穩步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建立社會主義定向市場經濟體制,支持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大力引進外資,積極推動對外貿易的發展,實現了由封閉經濟向開放型經濟轉型。革新開放30多年,越南的經濟快速增長,經濟實力顯著增強。2001—2019年越南的GDP平均增長率達6.46%,產業轉型升級計劃穩步推進,產業結構合理化程度顯著提升。在政治改革方面,越共堅持推進政治體制革新進程,不斷完善民主制度。通過廢除領導干部終身制、健全黨的集體領導制度、實行中央委員和重要領導干部差額選舉和信息公開等制度,越共不斷推進黨內干部隊伍年輕化,改變先前僵化低效的政治模式,提高了黨的執政能力。
不斷健全“社會主義法權”,加大力度整治腐敗。越南國內貪污腐敗和官僚主義問題一度較為嚴重,引起民眾的嚴重不滿。為此,自上個世紀80年代起,越共采用多種手段整治腐敗。首先,采取“運動式”反腐方式,清理不合格黨員。1986年12月至1990年9月,越共開展“純潔黨組織”的反腐敗運動,倡導黨員干部活動公開化、民主化,克服官僚主義。[23]2006年11月,越共開展為期5年的“以胡志明為道德榜樣工作和生活”的運動。其次,實施“制度式”反腐,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和廉政制度機制,全面深化反腐敗斗爭。越南頒布《干部、公務員法》《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法》《反貪污法》《預防和反對腐敗法》等多部法律。2005年,越南成立中央反腐敗指導委員會,使反腐斗爭已經步入法制化、制度化的軌道。此外,建立“監督式”反腐機制,從源頭遏制腐敗問題。同時,越共積極推進官員財產申報、國會代表質詢和信任投票、新聞監督等多種監督機制,從根源上遏制腐敗。
2.采取多種措施,抵制西方國家的“和平演變”
在反“和平演變”的主戰場,越共利用法律手段嚴厲打擊各類反政府活動及非法的非政府組織,回擊不實的反政府言論,維護了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上個世紀90年代,越南國內暴力示威游行頻發,嚴重危害了越南社會穩定與經濟發展,給越共造成了巨大的政治壓力。1995年,越共中央召開七屆八中全會,著重討論了應對“和平演變”的問題。隨后,成立了以時任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陶維松為領導的“反和平演變領導小組”,領導全黨的反“和平演變”工作。一方面維護社會穩定,另一方面向民眾做安撫和解釋工作。對穩定越南國內局勢起到了積極作用。[24]
1999年,越南頒布《刑法典》,明確規定了危害國家安全的非法行為及政府維護國家安全的合法手段和形式。進入21世紀后,越南公安部承擔了打擊“和平演變”活動的主要工作。越南公安部的官方網站會及時發布“反和平演變活動”的相關信息,公布已被確定的“和平演變”組織和主要成員的相關信息,積極回應各種污蔑、毀謗越南政府的不實言論,揭露了“和平演變”組織的真實面目。
加強對新聞媒體的管控,嚴厲打擊各種危害社會主義政權和國家安全的非法宣傳行為。隨著互聯網的廣泛應用和自媒體快速發展,越南政府除了加強對傳統媒體進行有效監管外,更對互聯網和自媒體加大管控力度,以防西方國家的“和平演變”。2006年,越南政府頒布了《文化和信息活動法令》,將傳播“反動意識形態”、否定黨和國家革命成就的行為列為犯罪;2015年越南政府又頒布72號法令,禁止利用互聯網和在線信息反對越南社會主義民主共和國、危害國家安全、破壞社會穩定和民族團結,禁止宣揚民族和宗教仇恨,禁止宣揚與民族傳統相抵觸的各種行為。[25]通過對網絡輿論和新聞媒體的規范和監管,越南國內各種違法輿論宣傳行為得到了遏制。此外,越南政府還采取積極的宗教措施,防止西方勢力利用宗教問題進行“和平演變”。
3.加強政治思想教育工作,駐牢反“和平演變”的思想防線
為解決越南在意識形態領域面臨的危機,增強民眾的馬克思主義信仰,改變社會思想混亂的現狀,越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全社會加強思想政治教育,防止外部的“和平演變”和內部的“自我轉化”。
革新開放以來,越共高度重視黨內外民眾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抵制西方國家的“和平演變”。越南宣教部門通過多種方式宣傳越共的社會治理理念,及時披露國內外重大事件的相關信息,有力地駁斥了西方國家散布的有關于越南社會治理的不實言論。為了加強對民眾的思想政治教育,越南政府對國內民眾進行系統的、分層次的思想政治教育。此外,越共始終堅持馬列主義、胡志明思想,不僅政策制定以此為指導,而且作為各種具體行動的指南,從而增強了民眾的馬列主義思想理念。為了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越共政府利用一切契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如每逢革命紀念節日,越南政府都會舉辦重大的紀念活動。此外,越南積極推進“愛國競賽”運動,通過樹立愛國模范對民眾進行愛國主義教育。[26]
越共采取多種積極措施,以提高廣大黨員干部的思想覺悟。一是加強對黨員干部政治思想的培訓。目前,越南共有700多所不同層次的政治教育院校,負責對各級黨員干部進行社會主義理論培訓。此外,越共黨內定期開展專項座談會、思想交流會等活動宣傳黨的思想、方針、政策;二是發揮先鋒模范的正面引導作用。自2007年起,越共在全國開始推行“學習和踐行胡志明道德榜樣活動”。2018年10月,越共十二屆八中全會又通過了“關于發揮黨員干部,特別是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委員的先鋒作用”,號召各級黨組織的最高領導要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提升黨組織的凝聚力和號召力;[27]三是嚴肅黨風黨紀,堅決遏制和防范黨員干部的思想、道德和生活作風的蛻化,樹立良好的黨員干部形象。
在高等教育領域,越南政府確定馬列主義、胡志明思想為越南政治教育的指導思想。《越南教育法》規定,越南的教育要以社會主義思想為基礎,堅決禁止利用教育從事危害國家,分裂國家的活動。[28]2004年,越南教育培訓部規定《馬列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越南共產黨史》和《胡志明思想》為所有高校的必修課程。2013年,越南政府決定免除馬列主義、胡志明思想專業高校學生的全部學費。[29]越南教育培訓部還成立了多個公立教育監督機構,負責全國的高等院校教育質量監管。教育監督機構其中一項重要的任務是,促進各高校采取措施,提高學生對政治思想教育的興趣,堅定廣大青年學生的社會主義理想信念。[30]
4.打造越南特色民族文化,增強民眾的民族認同感和自豪感
西方價值觀念的涌入,不僅對越南青年人的思想觀念產生了巨大的負面影響,而且對越南民族文化造成了巨大沖擊。對此,越南政府指出,盡管21世紀以來,越南文學藝術作品的數量大幅增加,但是越來越多的作品未能展現出民族先進性和獨特性,有些作品還帶有誤導性意識形態的內容,不能引導青年人踐行社會主義價值理念。2010年7月,越共頒布了《防止有害文化產品的入侵,破壞社會道德》的第46號決議,對“有害”文化入侵做出了工作部署:一是通過大規模的群眾文化運動反對“有毒”文化產品;二是提高政府相關部門對文藝作品的監管效率及其政治方向的監控能力;三是建設良好的文化環境,以防止“有害”文化的影響。2014年6月,又頒布了《建設和發展越南特色文化,實現越南可持續發展》的第33號決議,明確強調要建設具有越南特色的現代文化,創建符合越南民族文化傳統的新價值觀,增強文化在社會生活中的引領作用。培育民眾的愛國主義精神、民族自豪感,樹立越南特色文化的核心價值觀。[31]2020年9月,越南宣傳部門領導在座談會中表示,第46號指令頒布十年來,越共的政治思想宣傳和教育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未來將要針對西方意識形態滲透的新手段及46號指令實施方面的不足來部署下一步計劃。[32]
除頒布法令和指導文件以外,越南文化部門還策劃組織有關于越南民族文化的科研項目和研討會,培育良好的文化氛圍,反對不合時宜的風俗習慣,促進越南青年形成正確的文化價值觀。越南特色文化的建設既滿足了國家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也有助于提高民眾的思想水平和責任意識,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國家的“和平演變”。此外,越南文化部門與越南祖國陣線、各級黨政機關和各類群眾組織合作開展教育實踐活動,以推動民族特色文化建設。
面對西方國家的“民主輸出”政策的影響,采取了多種手段進行防控。盡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然面臨較大壓力。目前,一方面,西方的“民主輸出”使得越南社會“西化”意識增強,導致越共對國家政權安全產生憂慮;另一方面,越南政府又渴望得到美國等西方國家在經濟和軍事上的幫扶,而加強與這些國家的合作,這種矛盾心態必然增加了越共反對西方國家“和平演變”的困難。2020年12月,美國國際開發署發布《與越南合作發展戰略(2020—2025)》合作計劃,其新的目標是幫助建設開放、繁榮、安全、應對自身發展挑戰更加有效和包容的越南社會。[33]可見,未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會進一步擴大對越南的“民主輸出”,越南反對西方國家的“和平演變”戰略也會有所加強。
注釋
① 由西貢政權統治時期的軍人、知識分子組成,總部在美國加州,在英、法、德、澳等西方國家設有分支機構。
② 總部在泰國曼谷,由美籍越南人創立,在美國、澳大利亞等地都設有秘密聯絡處或培訓基地,受美國、法國等多個西方國家的資金資助。
參考文獻
[1] 1993—2001 Remarks Announcing the Normalization of Diplomatic Relations With Vietnam[EB/OL].(1995-07-11).https://www.presidency.ucsb.edu/documents/remarks-announcing-the-normalization-diplomatic-relations-with-vietnam.
[2] Country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Strategy for Vietnam 2014-2019[EB/OL].(2013-10-08).https://2012-2017.usaid.gov/sites/default/files/documents/1861/CDCS_Vietnam_2014-2019_final.pdf.
[3] Danilovic V,Clare J.The Kantian liberal peace(revisited)[J].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2007(2):397-414.
[4] Aspects of an American Campaign for Democracy, Freedom in the World: political right and civil liberties1985-1986[M].New York:geeenwood press,1987:199-231.
[5] Rustow D A.Transitions to democracy:Toward a dynamic model[J].Comparative politics,1970(3):337-363.
[6] 2020 Vietnam country report—freedom in the world[EB/OL].(2012-04-22).https://freedomhouse.org/country/vietnam/freedom-world/2020.
[7] Vietnam: Crackdown on Peaceful Dissent Intensifies[EB/OL].(2020-06-19).https://www.hrw.org/news/2020/06/19/vietnam-crackdown-peaceful-dissent-intensifies.
[8][9] Simon Kemp.Digital 2020:Vietnam[EB/OL].(2020-02-18).https://datareportal.com/reports/digital-2020-vietnam.
[10] Zachary Abuza:Stifling the Sphere: Media and Civil Society in Vietnam, international forum for democratic studies[EB/OL].(2015-10-18).https://www.ned.org/stifling-the-public-sphere-media-and-civil-society-in-egypt-russia-and-vietnam/.
[11] Nguyen Cong Khe.A Free Press for Vietnam[EB/OL].(2014-11-20).https://www.nytimes.com/2014/11/20/opinion/a-free-press-for-vietnam.html.
[12][14] 蔣國學,杜升.后冷戰時期美國對越南影響分析[J].和平與發展,2014(3):90-102,115.
[13] Number of Vietnamese Students in the US Rebounds[EB/OL].(2019-05-07).https://blog.thepienews.com/2019/05/number-of-vietnamese-students-in-the-us-rebounds/.
[15] 梁炳猛.越南西原地區民族分離主義問題研究[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5(3):95-98.
[16] [越]魏太郎.謹防當前教育中的曲調[EB/OL].(2019-04-04).http://cand.com.vn/Chong-dien-bien-hoa-binh/Canh-giac-truoc-nhung-luan-dieu-xuyen-tac-tren-linh-vuc-giao-duc-hien-nay-539443/.
[17] [越]范必勝.繼續革新黨在新時期的思想與理論工作[J].共產主義,2013(853):35-39.
[18][19] 潘金娥.當前越南共產黨面臨的問題與挑戰[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4(6):101-107.
[20] 越南共產黨第十一屆四中全會會議決議:關于當前黨的建設的一些緊迫問題[EB/OL].(2012-01-16).https://cn.dangcongsan.vn/.
[21] 閆杰花.嬗變與趨向:革新以來越南三大社會思潮縱觀[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17(4):168-173.
[22] Carlyle A.Thayer.Political Legitimacy in Vietnam: Challenge and Response[J].Politics & Policy,2010(3):423-444.
[23] 陳明凡.應對“四大危機”中的越南共產黨[J].理論探索,2010(3):62-65.
[24] 覃寶先.東盟國家形勢回顧與展望[J].東南亞縱橫,1996(2):42-45.
[25] Zachary Abuza.Stifling the Sphere: Media and Civil Society in Vietnam, international forum for democratic studies[EB/OL].(2015-10-18).https://www.ned.org/stifling-the-public-sphere-media-and-civil-society-in-egypt-russia-and-vietnam/.
[26] [越]阮富仲:深入貫徹并踐行胡志明愛國競賽思想,大力切實創新競賽運動和獎勵工作,力爭奪取更多的巨大成果[J].共產主義,2018(908):45-49.
[27] 蔣海蛟.越共十二大以來越南政治思想工作探析[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9(4):71-77.
[28] 廣西社會科學院編.越南國情報告(2014)[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367.
[29] Vietnam Offers Free Degrees in Marxism[EB/OL].(2013-08-15).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13/aug/15/vietnam-free-degrees-marxism-leninism.
[30] [越]馮春迓.加大教育質量監測力度以提高高等教育質量[J].共產主義,2016(885):35-39.
[31] 培養越南人民全面發展以滿足可持續發展的要求[EB/OL].(2020-08-04).http://tuyengiao.vn/van-hoa-xa-hoi/van-hoa/xay-dung-con-nguoi-viet-nam-phat-trien-toan-dien-dap-ung-yeu-cau-phat-trien-ben-vung-129021.
[32] 新形勢下防止有害內容的文化產品滲透破壞社會道德[EB/OL].(2020-09-08).http://tuyengiao.vn/nhip-cau-tuyen-giao/chong-su-xam-nhap-cua-cac-san-pham-van-hoa-co-noi-dung-doc-hai-gay-huy-hoai-dao-duc-xa-hoi-trong-tinh-hinh-129595.
[33] Vietnam country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strategy(2020-2025)[EB/OL].(2021-04-22).https://www.usaid.gov/vietnam/cdcs.
[責任編輯:張學玲]
收稿日期:2021-03-01
基金項目:研究闡釋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研究”(20ZDA017)
作者簡介:陳憲良(1972—),男,黑龍江富錦人,哈爾濱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吳 霞(1993—),女,黑龍江富錦人,西南交通大學希望學院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