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余梅 王龍安



摘要:目的:本篇文章目的在于明確心力衰竭臨床治療中,常規治療與急診內科治療實際療效。方法:將醫院在2019年2月~2020年3月接收和確診的96名心力衰竭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把患者分為參照組和實驗組,隨機分配,人數各位48名。參照組心力衰竭患者臨床治療采用常規手段,實驗組加入了急診內科治療方法,主要有厄貝沙坦氫氯噻嗪治療,還結合了美托洛爾治療。在最終對兩個組心力衰竭患者治療成效進行比較,以明確臨床療效差異。結果:臨床差異化治療后,實驗組顯效率和有效率為66.67%和25.00%,明顯高于參照組的35.42%和14.58%。除此之外,實驗組患者在接受治療前后,心功能有明顯改善。以上對比存在明顯差異。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血壓、心率與左室射血分數指標值明顯比對照組更優,兩組對比結果差異相當明顯,具有對比研究意義。結論:心力衰竭患者臨床治療中,采取急診內科治療成果更好,所以可在這類疾病治療中進行臨床應用。
關鍵詞:心力衰竭;常規治療;急診內科治療;療效分析
心力衰竭在老年人群體中,出現率很高[1]。如果沒有及時控制和有效治療,就會使患者深受困擾,同時嚴重情況下還會使其面臨失去生命的風險。臨床治療中采取常規治療,雖然有效果,但是達不到預期。這種情況下應針對心力衰竭患者臨床治療,尋找和研究更為有效的治療方法和措施。實際治療中在常規治療以外,加入急診內科治療方法,運用厄貝沙坦氫氯噻嗪治療,還結合了美托洛爾治療,效果更為顯著。本文主要針對兩種治療療效進行探究,希望對心力衰竭臨床治療有參考價值。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醫院在2019年2月~2020年3月接收和確診的96名心力衰竭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患者分為兩組,參照組和實驗組各48人。對照組患者年齡在55~84歲之間,中位數(64.63±3.64)歲;男性29例,女性19例;病程最短4個月,最長不超過5年,中位數(3.25±1.35)年。觀察組患者年齡在54~87歲之間,中位數(65.58±3.84)歲;男性30例,女性18例;病程最短3個月,最長不超過6年,中位數(3.34±1.27)年。本次研究將存在其他干擾結果病癥篩除在外,比如心源性休克。針對患者基本情況比較,差異沒有統計必要。
1.2 方法
參照組心力衰竭患者臨床治療采用常規手段,主要包含了控制食用鹽的含量,要求患者保證休息時間和質量。在治療中對患者進行靜脈注射,主要為利尿劑,安排患者吸氧,還有就是運用藥物,通常會使用洋地黃強心苷。
實驗組在常規治療情況下,加入了急診內科治療方法,主要有厄貝沙坦氫氯噻嗪治療,還結合了美托洛爾治療。聯合治療的過程中,必須要控制好藥物劑量。剛開始服用美托咯爾,每天服用兩次,劑量應為12.5毫克。7天為周期,對使用劑量合理的調整,根據患者情況,但是需要確保的是,劑量不能大于50毫克。患者服用厄貝沙坦氫氯噻嗪一天一次,每次服用一片。一般情況下,服用療程是按星期計算,一個療程為12周。
1.3 治療評價標準
針對心力衰竭患者臨床治療,采用常規治療和急診內科治療后,需要對療效進行評價[2]。療效對比主要牽扯到治療效果顯著、治療有效等。顯著標準是患者心功能,從原來的的一級,有顯著的提升,在兩個以上;有效則表現在有改善,心功能等級有提升,但是只提升一個級別;無效則意味著治療對患者沒有起到任何作用,心力衰竭依然是原來的樣子,心功能未有變化。總有效率計算方法為療效顯著占比+治療有效占比。
統計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血壓、心率與左室射血分數指標[3]。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數據的計算借助SPSS23.0軟件,計數資料表達為n(%),組間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表達為均值±標準差(±s),以結果為P<0.05表示兩組對比結果可以構成顯著性差異。
2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臨床療效
常規治療和急診內科治療后,依靠專業統計軟件,對相關數據整理和分析。最終結果如下:從這個結果中可看出,心力衰竭患者臨床治療中,采取常規和急診內科治療,療效差異比較大。常規治療總體有效率為50.00%,而急診內科治療整體有效率達到91.67%,遠超常規治療。實驗組急診內科治療中,治療成效顯著人數多,達到了32人,占比為66.67%,參照組治療顯著只有17人,占比為35.42%。除此之外,實驗組有效治療人數也要多于參照組,而且治療無效非常少,只有4人,而參照組高達24人。
2.2 治療后心功能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以后,實驗組和參照組患者心功能情況有較大差別。實驗組48人中,心功能等級在一級的,共有12人,占比達到了25%,參照組患者中心功能等級在一級的,沒有一個人,具有較大的差別。實驗組患者心功能,等級在二級的最多,有16人,占比為33.33%;參照組心功能二級患者有7人,占比為14.58%,依然與實驗組有較大的差距。實驗組患者心功能三級和四級分別有12人和8人,占比為25.00%和16.67%;參照組這兩個等級人數為26人和22人,占比為54.17%和45.83%。從這個結果可看出,實驗組采取急診內科治療后,患者心功能等級大部分在一級和二級,而參照組正好相反,患者心功能等級基本上都在三級和四級。這也就意味采取急診內科診療辦法,患者心功能改善和提升情況更好,也意味治療更為有效。
2.3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血壓、心率與左室射血分數
實驗組治療后的舒張壓、收縮壓、心率及左室射血分數分別為(79.74±10.42)mmHg、(123.14±10.64)mmHg、(86.35±8.59)次/min、(43.56±5.74)%,對照組治療后上述相應的指標值分別為(69.23±9.84)mmHg、(112.53±9.56)mmHg、(96.73±9.56)次/min、(30.64±3.81)%,兩組對比結果差異相當明顯,且具有臨床統計學應用意義,具體可參考表3。4212BE0D-2DCF-4BAB-984A-FD5886F89DC4
3討論
心力衰竭疾病的產生主要受到心功能障礙影響,該綜合征是老年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比較典型的臨床表現為呼吸困難。有研究者認為該疾病的治療主要以改善患者心肌代謝為主,讓其心肌舒張與收縮功能得以改善,從而穩定患者心肌活動,對心衰起到有效的緩解作用[4~5]。
人們一旦出現心力衰竭,不但會對身心健康產生消極影響,還會威脅生命安全。疾病會引發呼吸困難,研究得出結論是。在臨床治療中改善心功能和心肌代謝,可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6]。常規治療基礎上采用美托洛爾,能夠比較好地遏制茶酚胺。減少其釋放以后,患者心臟負荷就會減輕,也能有效地防止心肌損傷,達到良好的保護作用[7-9]。另外,治療中運用厄貝沙坦氫氯噻嗪治療法,通過采用利尿劑和拮抗劑,聯合美托洛爾治療,可有效改善心臟功能,與常規治療相比,效果更為顯著。從研究結果表明,實驗組治療后總有效率更高,心功能情況更好,血壓、心率與左室射血分數現在改善。因此,針對心力衰竭臨床治療,在符合要求情況下,可選擇急診內科治療方法[10]。
綜上所述,臨床上對于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療中急診內科治療效果遠優于常規治療,臨床治療效果更高,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孔恩軍,徐燕,王堅,等.常規治療與急診內科治療心力衰竭臨床療效比較[J].母嬰世界,2019,000(004):71.
[2]孔恩軍,徐燕,王堅,等.常規治療與急診內科治療心力衰竭臨床療效比較[J].母嬰世界,2019(4).
[3]鄭旭東.老年重癥心力衰竭急診內科治療效果分析[J].心理醫生,2017,23(29):67-68.
[4]李長友.常規治療與急診內科治療心力衰竭臨床療效比較[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6(31):43-43.
[5]張安強.中西醫結合治療在急診內科的重癥心力衰竭老年患者中應用價值研究[J].當代醫學,2017,23(25):119-121.
[6]劉從波.急診內科治療老年重癥心力衰竭療效觀察[J].心理醫生,2017,23(20):105-106.
[7]張玉潔.老年重癥心力衰竭急診內科的治療方法與治療效果分析[J].中國農村衛生,2020,12(22):95-95.
[8]吳昌桓,戴思平,林月雄.探究老年重癥心力衰竭急診內科的治療方法與治療效果[J].當代醫學,2020,26(17):129-130.
[9]喬玉海.老年重癥心力衰竭急診內科治療臨床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2017,27(16):196-196.
[10]劉姣.對重癥心力衰竭患者給予急診內科急救治療的方法及效果探究[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70):32,35.4212BE0D-2DCF-4BAB-984A-FD5886F89DC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