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德昊,張紹廣,李金澤,盧軼寬,何 濱,阮新芳
(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天津300457)
近年來,隨著渤海油田增儲上產的深入推進,以及對注水精細化管理要求的提升,薄層油藏、低滲油藏、巖性小油藏等非主力油藏實現注水開發顯得越來越緊迫。然而,由于海上油田注采井網不完善、平臺剩余井槽等因素限制,這類非主力油藏的產量遞減快而難以維持穩產,最終采收率往往很低。
BZ油田5井區A2M井是一口多分支井,投產后一直處于衰竭開發,地層壓降已達10MPa,采出程度遠低于總體開發方案設計,亟需實施分層注水開發,補充地層能量。但是平臺沒有剩余井槽,并且無可利用的低產低效井,無法實現新鉆或側鉆注水井。本文對國內外的相關注水技術進行調研發現,現有的同井抽注技術均無法實現分層注水和注入量的控制,為了實現和滿足BZ油田5井區注水開發的設想以及相應的注水管理要求,需要相關注水工藝的技術革新和升級改造。
BZ油田5井區面臨的主要問題及需求:①A2M井長期處于衰竭開發,開發效果不理想;②大泵提液是5井區必經的一個開發過程,亟需補充地層能量;③BZ油田A平臺沒有剩余井槽,且無可利用的低產低效井,無法實現新鉆或側鉆注水井;④隨著渤海油田對注水精細化管理標準的不斷提升,分層注水、不動管柱酸化和測試是大勢所趨。對此,提出通過對傳統自流注水管柱進行改造,來實現分層注水開發和對注入量進行控制的注水開發方案。
水源層的選取條件:①物性好、水體大、能量足;②注入水與地層水配伍性良好;③水源層不出砂。鑒于BZ油田A3井為油田水源井,生產層位Ng、E3d2u為組水層,無出砂井史;A3井與A2M井儲層連通性較好,其原為水源井,水體能量充足,高峰日產水1500m3/d;配伍性實驗評價表明,BZ油田地層水與注入水配伍性良好。A3井滿足作為目標水源層的 3個條件。
注水井位的選取條件:①鉆遇注水目的層位,并有射孔;②遠離生產井,靠近砂體邊界。BZ油田A3井鉆遇E3d2LⅡ和E3d3Ⅱ注水層位(圖1),作為水源井前期關閉注水層位;A3井井位遠離砂體A2M井,靠近砂體邊界。A3井滿足注水井位選取條件。
該方案將“Y”型管柱工藝與傳統自流注水管柱技術相結合,實現水源層的水經電泵增壓后,經旁通管,邊測邊調工作筒調配注水量后,注入至注水層中,如圖1所示。其工藝特點及優勢:①采用傳統管柱工藝,工藝可靠性高;②電泵增壓,注入量可以調控;③可視化調配注水量,調配效率高;④可實現分層注水和不動管柱酸化、測試。

圖1 A3井“Y”管式助流注水管柱圖 Fig.1 Diagram of“Y” tubular flow-assisted water injection string of well A3
按照方案設計,渤海海域第一口“Y”管式助流注水井BZ-A3井于2019年3月正式投注,投注2周后,注水受益井A2M井日產液量即出現緩慢上升;投注2個月后,A2M井含水快速下降,日增油達到20m3/d,井底流壓呈現出穩中有升的態勢。該井助流注水效果如圖2所示。

圖2 A2M井助流注水后產液量變化曲線 Fig.2 Fluid production curve of well A2M after water injection
截至2020年1月,助流注水技術實施后,A2M井地層壓力恢復0.41MPa,累增油0.33×104m3,自然遞減率由2.1%下降至1.7%,如圖3所示。數模預測結果表明,助流注水可使BZ油田5井區累增油2.05×104m3,提高采收率2.3%,創造直接經濟效益約合人民幣0.23億元(按油價30美元/桶),節省新鉆注水井費用0.35億元。

圖3 A2M井助流注水后的生產曲線 Fig.3 Production curve of well A2M after water injection
①首次在渤海海域實現“Y”管式電泵增壓助流注水技術的同時,配合邊測邊調工具,滿足了注入量的“可控、可測、可調”的需求,有效提升了注水精細化管理水平。
②“Y”管式電泵增壓助流注水技術,可滿足注水井分注和不動管柱酸化、測試等需求,有效地拓展了助流注水技術的適用范圍,對海上邊際油田的注水開發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