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生偉
習總書記2013年出訪中亞和東南亞國家時,提出了 ” 一帶一路 “ 的戰略構想。而在海上絲綢之路的經濟帶當中東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樞紐,它是 ” 一帶一路 “ 戰略的必經之路,同時也是我國各產品出口貿易的關鍵點。因為從地理位置進行分析,東盟各國家與中國毗鄰具有非常好的地緣優勢,而且他們與中國同為發展中國家,在實際的消費需求方面與中國存在很大的契合度,所以兩者之間的合作潛力非常大。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汽車已經成為人們的日常必需品,汽車市場的發展對于中國以及東盟區的各個國家來說,都具有非常大的發展潛力。所以本文在針對汽車出口的相關問題進行研究時,以 ” 一帶一路 “作為研究的背景,探討 ” 一帶一路 “ 國家在出汽車出口方面的技術壁壘和相關的解決對策。
應受疫情的影響,我國的汽車市場銷量受到了阻礙,存在產能過剩的問題,而且汽車的消費結構正面臨著關鍵的升級階段,所以國外的傳統出口市場也面臨著重新洗牌。在受到國際經濟影響,以及美國總體經濟下滑的多種因素影響之下,傳統的出口市場已經不能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而且實際的需求在不斷地變弱。從出口地區的數據和指標來看,東盟地區的歷史增長速度相對較快,2020年1月到9月份我國出口東盟地區的汽車數量達到10萬輛左右,同比增長了45%,而且僅越南一國的出口量就達到4萬輛左右,占到整體出口量的40%。
從地理位置的角度進行分析,東盟是在南亞古代文明核心的區域,也是東亞文化區的交融地帶,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關鍵點。從經濟貿易往來的角度進行分析,東盟是中國三大貿易伙伴之一,是第一大貿易伙伴及出口市場的來源地。從國際戰略合作的角度進行分析,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相對較快,但是國際化水平仍具有極大的發展空間,所以在市場發展的過程當中,國際戰略合作的空間也非常大。此時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發展對于中國以及東盟各國家的經濟發展而言,都可以起到積極的作用,甚至能夠在很大一定程度上帶動各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它是世界上第三大區域經濟合作區,涵蓋了19億人口,GDP達到60,000億美元,是就目前為止世界人口最多的自貿區,同時也是一個由發展中國家共同組成的最大自貿區。
東盟包含10個國家,他們分別是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文萊,菲律賓,越南緬甸,柬埔寨,老撾。以上10個國家除了新加坡以及文萊之外,其他都是發展中國家。而且從目前我們收集到的情況來看,東盟包含的各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正處于關鍵階段,所以經濟發展的速度相對較快,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經濟發展遠沒有達到較高的水平,所以各個國家在進行社會發展的過程當中,經濟發展的重點,放在工業農業以及服務行業上。東盟國家的人口超過6億人口,但是通過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可以發現每1000個人當中,汽車的使用量只有44輛,遠遠低于國際平均水平。從東盟國家汽車產業發展的情況來看,各國家的汽車保有量受到本國家居國民收入水平基礎設施建設人口規模的影響,所以產業的發展率相對較低。
通過對東盟的汽車出口貿易總量的數據進行分析,可以發現我國汽車出口“一帶一路 ” 國家面臨的主要技術性貿易壁壘問題,主要有以下4個方面的內容:東盟的汽車技術性貿易壁壘,東盟各國的市場準入制度與技術法規體系,俄羅斯的多項汽車認證項目及技術法規, “一帶一路 ” 沿線其他國家的汽車技術壁壘。我國汽車出口最大的市場是東盟各國,而東盟各國的汽車貿易技術壁壘來源于本國市場準入的政府管理機構,因為他們在汽車的相關產業強制性認定以及國家標準方面具有較大的話語權,汽車在進入到東盟各國市場之前,多需要由目的國出具相應證書,才可以正式銷售。就目前為止,各國家的技術發展水平存在較為明顯的差異,而且對汽車的需求不一致,除了新加坡對汽車的車型認證及批準制度相對比較完善之外,其他國家差異性較大,甚至會出現傳統的“臺臺檢”制度,對每一臺車的質量進行檢驗,這一檢測方式速度相對較慢,而且不同國家的檢測標準也存在較大的差異。所以從該現象來看,汽車出口 “一帶一路”國家的貿易壁壘問題難以解決。
“一帶一路” 沿線各個國家的技術壁壘,對中國汽車出口產生較大的影響及具體影響的內容主要包括:中低端市場與較高標準技術壁壘并存,降低我國汽車競爭優勢;區域間技術標準缺乏,不利于汽車產業優化升級;部分國家不規范管理制度與隱性壁壘,增加我國汽車出口的風險;技術壁壘新規頻繁出臺,加大我國車企應對難度。現在東南亞大多數國家的經濟水平以及汽車產業發展都處于比較滯后的狀態,這也使得我國在對東盟進行汽車產品出口時,需要以中低端產品為主并充分發揮出價格的優勢。據目前我們了解到的情況來看,東盟各個國家的汽車產業發展水平未能跟上國際化的水平仍然處于較為落后的狀態,而且在技術壁壘影響的背景之下,國外汽車產業無法真正進入到這些國家中,所以出口產品的價格優勢不能得到發揮。沿線各國家教口的技術壁壘,使得我國汽車企業的出口成本非常大,這就將其經營的利潤空間不斷的壓縮,本來價格就不高的汽車產品在價格優勢方面就明顯降低。
構建科學合理的技術貿易壁壘預警機制
“一帶一路” 沿線國家存在地區復雜,汽車產品法規標準多元化的特點,所以在進行國際化貿易的過程當中,我國汽車企業需要對存在的技術貿易壁壘進行針對性解決。我國的相關研究機構、汽車企業,以及驗證標準管理部門需要聯合起來建立與汽車產品相關的技術貿易壁壘,交通功能模塊的網站,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汽車貿易壁壘動態措施進行實時發布,從而為國內各汽車企業的發展提供準確的資料。
加快推進與國際化接軌的標準化戰略
與國際汽車產業的標準以及技術法規等多項內容相比,我國目前的相關標準和法律法規仍然存在滯后性的問題。在相關法律法規以及制度無法得到有效完善的背景之下,國內產業的發展也會受到極大的制約,所以國內汽車企業的發展速度未能與國際化接軌。標準化戰略的有效實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我國汽車企業與國際化接軌的速度,也能夠解決汽車企業標準化戰略問題。所以我國相關管理部門在針對其車企業的發展進行管理,是需要根據不同企業的發展現狀以及該行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標準化發展戰略,是戰略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從而在根本上促進企業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
加強與沿線國家的合作,推動汽車產品與技術的發展
我國車企出口的經濟價值和效益并不是非常高。針對這一情況國內的汽車企業應該加強與各個國家企業政府之間的合作,深入了解一帶一路市場沿線國家的政策變化情況,并在了解政策變化的前提下,與不同國家的車企進行有效合作。我國在政策方面對企業參與一帶一路戰略的政策具有較大的優惠,所以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汽車企業應該積極的推動對外的投資以及加強與不同東盟國家的資源合作,在沿線個國家進行海外的散件組裝生產基地和產品生產的投資。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有效解決技術貿易壁壘的相關問題,還可以有效推動中國品牌汽車與國際工程項目的合作,使兩者都能達到共贏的目的。
優化產品結構,不斷提高產品質量,打造品牌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對于日常生活當中各種產品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作為日常的必需品以及一種較大資金投入的產品,在進行汽車產品選購時,更多的人會注重產品的質量以及性能。受到市場經濟影響疫情,影響各個行業的產品生產,工作難度越來越高,特別是汽車企業在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方面出現大幅度增高的趨勢,價格優勢的戰略無法滿足行業的發展。同時日車企或韓車企,在東盟地區的合資產品價格波動并不明顯。從該情況來看,中國汽車企業需要在產品的質量,品牌知名度,管理模式以及售后服務方面進行深入的研究,并根據市場發展的實際需求進行不斷的創新,從而推出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以優質的品質以及優質的品牌占據市場分量。
加強與政府的合作,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共建
東盟各國家的汽車企業以及我國的汽車企業,在零部件的制造工作方面,不同的國家都占有不同的優勢,而且在銷售渠道方面也各有各的特點,我國的汽車企業比較適應東盟區域本土化發展的需求。所以在進行實際發展的過程當中,汽車企業應該認識到加強與東盟各國家汽車企業以及行業的溝通和交流是非常必要的,通過合資建廠或聯合開發經營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彌補各國在汽車產品方面的不足,從而真正地將產品的競爭力進行大幅度的提升。當然汽車企業也應該與中國政府或東盟各國家當地政府的相關職能部門保持密切的聯系,對各國的政策變化進行深入的了解,從而及時地調整自己的運營方案。
(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