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樹軍 寇瑤嘉
新時代下,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增長階段。隨著新一輪經濟金融改革步伐加速,農村商業銀行必須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推動自身的改革和高質量發展。面對新時代的新形勢,農村商業銀行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密切關注農村發展中的金融需求和金融工作短板,走優質金融服務的發展路線。而為實現農商銀行的高質量發展,金融審計作為主要的監督力量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在金融審計視角下如何推動農商銀行的高質量發展成為當下的重要研究課題。
金融審計是金融監督的一種體現方式。審計單位對金融機構財會報告、會計記錄與其他財會材料體現的業務開展情況的規范性、客觀性和業績利潤進行核查。依據不同的標準,可以把金融審計分成不同的類型:全面與專項金融審計;內部與外部金融審計;金融機構財務與其他業務審計;委托、報送與現場金融審計。和其它審計比較而言,金融審計有比較突出的延展性、綜合性等層面。
金融機構是在經濟發展中處于重要地位的綜合型部門,和生產、配置、流通、消費等環節均有十分密切的關聯,金融審計通常將整個系統作為審計內容,在出具審計結果、提供改進建議時,也要綜合考量整個系統的狀況。金融單位的業務開展是連貫的,囊括多個層級的,為此,金融審計唯有延展到具有內在關聯的金融業務與相關的經濟行為的整個流程才可以判斷是否存在異常。金融審計的功能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促使金融部門提升物質利潤水平;二是利用自身具有的信息反饋功能,為中央政府制定發展戰略提供可靠依據;三是維護財經紀律的權威性,確保金融資產的完整。
審計在農村商業銀行發展中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一般而言,針對包括農村商業銀行在內的金融機構開展的審計工作主要分為兩類,即審計機構針對金融機構開展的各項審計工作,此為外部審計。另外一種則是金融機構內開展的內部審計工作。目前,針對農村商業銀行審計工作中存在著一些突出的問題,集中體現在:
第一,農村商業銀行內部審計獨立性不足,內部審計工作的實效性下降。農村商業銀行的內審部門是擁有自身獨立性的對農村商業銀行業務進行監控、評估的組織,是農村商業銀行內控體系的主要構成內容。伴隨農村商業銀行金融創新類產品類型的逐漸增多,農村商業銀行和證券、保險、信托等單位的合作逐漸加深,這種情況下無論是內審工作開展的模式還是內審的內容都發生了變化。金融產品創新讓內審的范疇增大,提升了內審工作的繁雜程度。伴隨金融創新產品審計挑戰性的增高,必定會導致審計實效的下降,發現隱藏金融隱患的概率降低,或許導致農村商業銀行遭受經濟損失。
第二,農村商業銀行審計工作的法律依據不完善。《審計法》是各項審計工作開展的重要依據。隨著我國金融改革的不斷深入,現行的法律依據中很多內容已與金融產品創新業務的審計需求不符,為此審計工作者無法依托當前的法制規章高效開展審計工作。此外,其它法制規章也與國內金融發展態勢不一致,一些審計工作的開展無法得到充分的法律依據,影響了相關審計工作的開展。法制規章的健全水平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金融產品創新的發展效率,金融產品創新離不開完善的市場環境的培植,包含市場需求多、投資方投資理念科學、良好的信用體系環境等,而國內當前的市場環境很難達到上述標準,同時對金融產品創新的監控標準也較低,導致了金融產品創新審計有關法制規章健全的效率不足。
第三,審計工作隊伍的專業化水平待進一步提升。農村商業銀行作為金融機構,其涉及到金融創新產品日漸多樣化、業務日漸繁雜化、數據日漸電子化,必定要求審計工作者具有更高的審計水平,掌握更先進的審計方法。當前,審計工作者的職業素養距離金融產品創新審計的實際需求還有較大的距離,熟練開展綜合型、技術型、創新型業務的人才比較匱乏,審計從業者的審計水平亟待提升。過去針對金融產品實施審計的過程中,通常運用賬簿式方法,經過剖析金融單位債務、資產與虧損、收益的變化,資產負債表判斷其是否存在問題。然而金融產品創新包括大量的表外業務,比如保險代理業務、信托投資業務等等,這些業務透明度低、風險高,一旦產生風險,會導致農村商業銀行面臨重大損失,當前的審計方法已不能讓審計所具有的經濟鑒證功能得到全面發揮。
伴隨金融產品創新業務的快速崛起,類型各樣的新產品大量誕生,從而增加了金融審計工作的復雜程度。在此背景下,通過對當前農村商業銀行審計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簡要分析,重點從金融審計視角出發對發揮金融監督作用,促進農商銀行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路徑進行探索,具體如下:
完善金融審計法律法規,助力農商銀行健康發展
審計領域的法律法規、金融領域的法律法規是開展銀行金融審計工作的基礎性工具,也是金融審計工作人員必須具備的知識儲備。在金融創新層出不窮,金融領域法律范圍日漸廣泛,內容日漸復雜的背景下,為推動農村商業銀行的高質量發展,一方面要進一步完善金融審計的法律法規,通過廢除、修改、補充和制定等方式,進一步完善金融審計的法律體系,確保有法可依。另一方面,則應從法律層面明確金融審計的重要地位,引起審計機構、金融機構以及審計人員對金融審計工作的重視。此外,應對金融審計法律法規進行完整的梳理,幫助審計人員樹立起整體概念。在開展針對農商銀行的金融審計工作時,必須建立在完善的法律法規基礎之上,為農商銀行金融審計工作提供法律依據,助力農商銀行高質量發展。
明確金融審計工作的重點,提升農商行金融審計實效性
在開展針對農村行業銀行的金融審計工作時,必須充分考慮到農村商業銀行的金融業務的復雜性、金融產品與服務的多樣性等因素。在基礎上,農商銀行金融審計的重點應當集中于如下幾個方面:第一,農村商業銀行落實國家相關政策,服務“三農”方面的政策落實情況的跟蹤審計,側重督促和推動相關決策的落地生根,不斷地農商銀行等金融機構服務區域農村經濟發展的能力,在充分發揮審計的重要作用前提下,不推動金融體系改革的進一步深入。第二,重點關注農村商業銀行服務解決“三農”問題過程中面臨的風險和隱患等。通過采取有效的審計途徑實現對風險的有效監控,揭示和防范,穩定且有序的促進風險識別、防范以及化解相關工作的有效落地。第三,重點懲治違法違規行為,打擊農村商業銀行運營過程中出現的各種違規違法問題。
創新農商銀行金融審計方式,切實提升農商銀行金融審計實效
為了有效的提升農村商業銀行金融審計的實效,發揮金融審計在監督和促進農村商業銀行的健康發展的重要作用,必須要對農村商業銀行的金融審計方式予以優化和創新,具體而言:第一,應當注重對金融審計資源的深度整合。大數據技術與現代信息技術在推動金融審計創新中發揮重要作用。因此,在農商銀行金融審計的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現代計算機技術,大數據技術等實現金融審計資源的高效整合,更加全面開展金融審計工作。第二,增強理論研究,以金融審計理論和業務的創新帶動金融審計實踐的創新。第三,運用網絡化審計法,對農村商業銀行涉及的海量數據,使用數據挖掘、多角度分析、查閱分析等多樣化的技術方式,切實提升農商銀行金融審計實效。
加強金融審計專業隊伍建設,提升審計人員金融審計工作能力
在新形勢下,加強金融審計隊伍建設是提升審計人員金融審計工作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促進農行銀行高質量發展過程中金融審計工作對審計人才的現實要求。第一,聘請高校教師、跨學科專業人士、金融機構高管到審計部門舉辦講座,以提升審計工作者職業技能水平,并豐富實踐經驗。第二,改變審計思想,用“開放、創新”的眼光看待新產品的誕生與成長過程,深化責任認知與風險認知,保持敏銳性、整體性、前瞻性等專業思維,且依據金融發展態勢轉變審計思路,讓審計預警功能更全面的發揮。
審計工作者應當改變審計思想,變革審計方法,科學對金融產品創新進行審計,第一時間發現異常且采取恰當的應對舉措。應當對過去的審計活動加以梳理歸納,關注國際上審計有關發展動態,用開放的理念汲取科學的審計經驗,從而提升審計人員金融審計工作能力,降低農村商業銀行遭遇風險的幾率,提升農村商業銀行在市場中的競爭地位。總之,我們相信伴隨審計工作網絡化進程的增快,云審計技術、數據挖掘和分析技術等先進的信息技術會逐漸運用到金融審計中,推動金融審計工作高效發展。
[本文系基金項目:陜西省社會科學基金(2019 年):現代產業體系建設背景下陜西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研究(立項號:2019D017)研究成果。]
(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王淑云.區域金融風險控制中的國家審計價值與地位研究[J].中國內部審計,2020(08):86-89.
[2]曹軼.商業銀行大數據審計分析的難點與對策[J].中國內部審計,2019(03):40-43.
[3]柳徑.審計如何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更好發揮作用[J].審計月刊,2020(07):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