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淮陰中學 王從慧
高中數學涉及很多模型,授課中應針對性地引導,使學生掌握數學建模的基本技能,為建模能力的提升做好鋪墊。一方面,為學生講解何為數學模型、建模的步驟、不同數學模型的特點,使學生儲備豐富的建模專業知識,保證建模的正確性;另一方面,教師可通過故意示錯,引導學生關注建模時應注意的細節。

高中數學建模對學生的各項能力要求較高,教師在授課中應注重建模例題的篩選與講解,并與學生一起分析,使其更好地掌握建模的方法。一方面,在課堂上向學生展示優秀習題,鼓勵學生根據所學嘗試著進行建模;另一方面,與學生一起分析建模時的關鍵點,構建對應的數學模型,詳細地板書建模過程,使學生體會正確的建模思路與方法。同時,要求學生明確自身建模時存在的問題,并積極糾正。
例如,在教學“數列”知識時,為使學生體會數列模型的構建過程,掌握數列模型構建方法,可為學生講解以下例題:某地區為改善生態環境開展植樹活動,要求每年的植樹畝數以相同的數目增長。同時,受自然因素的影響,每年都有相同畝數的土地沙化。其中2017年、2018年、2019年新植畝數分別為1000畝、1400畝、1800畝,對應沙地的畝數分別為25200畝、24000畝、22400畝,則到哪一年可將荒沙地綠化完?

授課中教師應制訂學生建模能力培養目標,按部就班地開展訓練活動。一方面,結合教學進度以及教學課時,做好數學建模專項訓練活動安排;另一方面,注重提升學生的訓練體驗,既要提高學生建模的自信心,又要鼓勵其總結建模經驗以及不足。

綜上所述,教師在授課中應制訂明確的教學目標與詳細的培養計劃,既要注重建模知識的灌輸,又要通過建模例題的講解,使學生親身體會建模過程,掌握建模方法,同時注重建模訓練,順利地完成學生建模能力培養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