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高郵市第一實驗小學 徐懷忠
在素質教育觀念的持續滲透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學更加重視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養成。考慮到學生的認知層次相對較低,思維不夠成熟,教師要立足實際,確定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目標,在此基礎之上助推學生數學思維品質的發展,以便為小學數學教育的長效改革以及學生綜合能力的進步奠定基礎。
為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養成,提高學生思維深度,可以將數形結合作為重要方法和創新思路,讓學生可以在抽象與形象間找到恰當的思考方式,認識到數量關系與空間形式之間存在的關聯,從而促進思維能力探究,獲得知識本質。教師要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畫圖和直觀思考方法,讓學生掌握邊畫圖邊求解的學習技巧,在提高學生思維深度的同時,降低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難度。例如,在教學“長方形的周長”時,就涉及很多需要利用畫圖方法輔助學生解決的數學題,比如:爺爺在長方形土地上種菜,菜地的長度是18米,寬度是9米,一邊靠墻,另外三面圍上籬笆,至少需要多少米的籬笆?如果學生只是依靠閱讀題目的方法找到解題思路是比較困難的,而加上圖片,則能夠讓整個計算過程更加方便有效。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畫圖,邊畫邊思考這道題當中的數量關系以及求解要求,從而發現思路,找到最佳的解題方法。

為了降低數學教學難度,順利達成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目標,教師可以在教學當中設計貼近生活情境的數學問題,鼓勵學生把生活問題轉化成數學問題,運用數學知識進行恰當解答,從而大幅度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在教學“小數乘法”時,為了避免學生在乏味枯燥的環境當中進行機械性計算,教師可以聯系生活情境為學生設置問題:已知一套衣服的褲子是46元,上衣的價格是褲子價格的2.5倍,買下整套衣服需要花多少元?面對這樣的題目,學生就可以聯系自己以往的生活購物情境,思考可以運用怎樣的方法解決問題,盡可能運用不同的思路發現數學題的解決方案,讓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和解題積極性得到大幅度提高。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聯系生活場景自主創編應用題,利用這樣的方式賦予學生更大的自主權,讓學生能夠在自主學習當中獲得更大的發展,順利達成培養思維能力的目標。
為推動數學教育的長效改革和綜合發展,教師在確立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目標的同時,還要思考如何對當前的教育教學進行改革創新,特別是更新教學手段,迎合學生的思維發展規律,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更好的培養與發展。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推廣應用,在小學數學教學當中靈活運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已經成為一項至關重要的方法,在創新數學課堂方面也顯現出了很大的優勢。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形象思維能力強和對形象事物比較青睞的特點引入多媒體教學手段,讓數學問題的呈現更加新穎,提高學生思維能力。例如,在學習“認識鐘表”時,教師就可以用多媒體課件給學生展示不同時間的鐘表,并要求學生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給出的問題,踴躍思考,靈活解答,讓數學思維能力得到更好的鍛煉。例如:請你根據自己找到的規律,畫出最后鐘面的時刻。

數學思維能力培養是小學數學的重要目標,在該目標的指引之下,教師需要對教學結構進行重塑,運用一系列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養成的教學策略完善學生的數學思維品質,充分體現學生在課堂學習當中的主體作用。教師要認真研究數學教學策略,探索學生思維能力發展的方法,讓學生對課上所學內容提起濃厚的興趣,并愿意調動自己的思維進行問題解答,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能夠打破數學學習的乏味性,積累豐富的學習方法和成功經驗。